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10经济学梁婵娟2010307001621、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东莞、肇庆、珠海、江门九市,土地面积为24437平方千米,不到广东省土地总面积的14%人口总数4283万人,占广东省人口总数的61%2011年,珠江三角洲的地区生产总值达43720.86亿元,占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82.17%,【引入——珠江三角洲】图1珠江三角洲地图按照经济水平的差异,可将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大致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广州和深圳.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省会城市,而深圳市是经济特区城市.第二组为佛山和东莞.佛山市是广佛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莞市是“世界工厂”的核心城市第三组为中山、惠州、江门、珠海和肇庆.。【引入——珠江三角洲】图22000-2008年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珠三角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图31979~2001年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演变图1979年的26.9%2001年的6.0%年均下降近一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持续快速下降。【珠三角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图31979~2001年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演变图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在45%~50%之间上下震荡【珠三角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图31979~2001年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演变图1979年的27.9%2001年的44.9%年均增长近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增长。【珠三角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图31979~2001年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演变图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经历了从显著上升到缓慢回落的过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2001——至今?【珠三角产业结构演变趋势】010203040506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图32001~2011年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演变图【分阶段看珠三角产业结构演变】图31979~2001年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的演变图1.改革开放试点阶段(1979~1983)•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使得大批劳动力得以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促使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珠三角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为探索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积累了经验•更成为引领整个珠三角对外开放、解放思想的先行示范。农村体制改革的成功试点深圳、珠海2个经济特区的设立这一时期,珠三角社会经济的初步发展、特区的示范效应以及香港的试探性投资,则为珠三角在下一阶段启动工业化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打下了良好基础。2.经济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2年)开放范围由点及面1984年5月,邓小平的第一次“南巡”表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和窗口取得了初步成功。1985年珠三角开放区的批准建立,表明区域开发和开放政策开始“由点到面”。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这一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也正式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村转向城市、由试点转向了全面推广。投资环境快速改善、内外资金的大量涌入珠三角各级地方政府纷纷以经济特区为榜样,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一方面,各地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而实现了地方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初步转型。工业总产值保持着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也保持着年均26.7%的高速增长。2.经济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2年)香港制造业赖以高速增长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已逐渐丧失,制造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客观要求愈益迫切。珠三角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拥有丰富廉价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且投资环境大大改善香港在珠三角的投资由试探性投资转变为大规模、全方位的进入,大量中小型的香港制造企业将劳动密集型生产或工序大规模迁入珠三角。“前店”—香港概念店图“后厂”—深圳工厂图3.调整发展阶段(1993~至今)这一阶段前期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过热现象。仅1993-1996年四年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就达331.4亿美元,是前12年的两倍多。出现了经济泡沫,“房地产热”、“开发区热”。1997年后,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外来投资的持续增加,香港和澳门的相继回归,大大加快了粤港澳一体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珠三角步入稳定发展新时期。同时,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其发展动力由期以外资推动为主,逐渐向内外力共同作用,以内生型自主推动为主的方向转变。香港与珠三角的关系也已由原来的单向辐射演变为双向互动,协作共荣。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1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3【珠三角产业结构内在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种植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林业、牧业、副业的比重下降的比例较少,下降比例均未超过1.5个百分点;三角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其它四业相比,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2传统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以电子通信、家电、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领头的新兴产业及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工业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不断增长。1995~2000年,传统产业中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行业的产值在工业总产中的比重均有所下降,电子信息业的产值比重则上升11.4%,2000年珠三角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7%。从20世纪80年以来,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却明显下降。(从1980年的46.04%2000年的25.54%)与此相对应,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却明显上升,上升了将近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3【参考文献】[1]吴梅.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J].PioneeringwithScience&TechnologyMonthly,2006.06[2]程玉鸿、许学强.珠江三角洲三次产业演变及广州区域地位的变化[J].经济地理,2003.25[3]罗丰、张争胜、沈璐璐、郝鹏翔.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份额转移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1.02TheEndThankYouForListening!
本文标题: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192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