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真题(1)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错误。教育的发展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教育的发展也受社会发展的制约。(2)知识越多,能力越强错误。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越多,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但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能力高低不成正比。(3)接受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错误。接受学习是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学习,也可以是机械学习。(4)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错误。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论,道德是连续的按照不变的顺序由低到高逐步展开的过程,各阶段的时间长短不等,个体道德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习俗水平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5)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正确。遗传素质具有先天的稳定性,也具有随环境影响而改变的可塑性。遗传因素可以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等而发生改变(6)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错误。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7)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错误。行为改变不全是学习的结果,一些由本能、疲劳、成熟等引起的行为改变,就不是学习的结果。(8)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错误。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动机,还有利于生命潜能的发挥。(9)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错误。教育目的的确定虽然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同时也要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10)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错误。德育过程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端。(11)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持错误。工作记忆也叫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信息在头脑种保持1分钟以内的记忆,其保持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2.5-20秒。(12)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错误。学生的学习成绩除受智力水平影响以外,还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努力程度等。(13)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错误。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在不同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要求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并且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程度不同。(14)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指传授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则是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15)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错误。程序教学是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16)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错误。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是正迁移。可能是正迁移,也可能是负迁移。(17)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错误。教育目的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代表国家或社会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要求。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形成的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教育目的在不同学校的具体化。(18)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错误。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二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19)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大错误。液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文化教育的影响较小(20)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错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呈倒U曲线关系,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学习效率最高。动机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21)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不属于基础教育错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学期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其中,普通中小学教育包括普通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而普通中学教育又包括普通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22)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正确。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23)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错误。道德认识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需要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的参与,并不是有了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24)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错误。学习是指个体由于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都是比较持久的。(25)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错误。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大类型,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26)直观教学即是手段,也是目的错误。直观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27)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错误。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是不同概念。注意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分散指由于个体劳累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而消极的。(28)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错误。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到底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其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的一致程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对非正式群体要正确引导。(29)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错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本身有着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30)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错误。教育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31)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错误。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心理定势的积极影响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会束缚我们的思维,给解决问题带来一定下消极影响。(32)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错误。德育过程不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中,学生受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影响。品德形成过程,学生会受各种因素影响3,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一致。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形成的品德可能与社会要求不一致(33)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错误。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社会要求之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希望他们朝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因此,无目的无意识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不能说是教育。(34)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错误。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四方面:1,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3,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4,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5)逆向迁移都是负迁移错误。逆向迁移和负迁移是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学习迁移类型。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是正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迁移。逆向迁移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可以是正迁移也可以是负迁移。(36)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错误。遗传只是为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能力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的影响。(37)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方向错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改变其方向。(38)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错误。直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是教学目的。(39)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无关错误。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中。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40)负强化就是惩罚错误。负强化是除去厌恶刺激从而加强行为发生的频率。惩罚是给予厌恶刺激从而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全真模拟(1)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是班主任工作错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有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2)德育原则也叫德育规律,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错误。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原则带有主观色彩,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或提出的(3)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正确。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建立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4)教学中的“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正确。教育者一定要注意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5)美育是指艺术教育错误。美育是指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6)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错误。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属于品德修养指导法。(7)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均属于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三者是并列的关系错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属于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三者使步步具体化的关系,即课程标准使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8)德智体劳等全面发展意味着均衡发展错误。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在不同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要求每一个人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并且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程度不同。(9)正迁移就是顺向迁移,而负迁移就是逆向迁移错误。正迁移、负迁移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进行划分的顺向迁移、逆向迁移是根据迁移的方向不同而划分的正迁移可以是顺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迁移负迁移可以是顺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迁移(10)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习中建立起来的正确。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11)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强度的提高而提高错误。学习效率与学习动机强度成倒U型曲线任务难度较低,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偏高。任务难度较大,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偏低。任务难度中等,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中等。(12)备课就是写教案错误。备课包括三项工作:1,备教材,即专研教材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3,备教法,即设计教学方法(13)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正确。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证明,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14)有了科举制度就有了班级授课制形成错误。科举制是在隋朝开始施行,而班级授课制是清朝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15)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智力、体力和道德的平均发展错误。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智力、体力、道德等的全面协调发展,并不是平均发展。(16)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错误。行为变化除了由学习引起之外,还可以由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引起。(17)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正确。体现了教育过程中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即只要进行了教学,就会产生某种教育影响(18)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正确。贯彻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师: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
本文标题: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02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