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职业教育学》课件(第一、二章)
职业教育学(绪论、第一、二章)主讲教师:程琳(2012-2013第二学期)教师简介程琳,七零后,祖籍湖北,出生在革命老区陕北,喝小米粥长大;长在古城咸阳,在天津读大学,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工作!副教授、高级经济师、高级物业职业经理人、区级特色专业主持人;广西天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二级资质)总经理、桂林山水职业学院教师、CIPM近二十年工作经验,先后在国企、台企、民企及高等职业学院工作;人生格言:唯有投入、才能深入;只有付出,才能杰出!尊严来自于实力!绪论职业与教育链接:我国教育体系简介职业与教育1、上大学是为了什么?2、将来你想从事什么职业?是职业学校老师?还是其他?3、你最羡慕的职业是什么?4、有哪些职业是原来有而现在没有的?请同学们想想、说说。。。。(可以寻找一下自己的记忆;或回想一下在影视或文学作品中知道的现已经消失的职业)新的职业:形象设计师、宠物健康护理员、会展策划师、智能楼宇管理师、礼仪主持人、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等;已经消失的职业:补锅匠、修钢笔、流动照相师傅,流动理发师傅、脚夫等;职业与教育一、什么是职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一种工作被定义为职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目的性:以获取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2、社会性: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4、规范性: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5、群体性:职业必须有一定的从业人数。简而言之,职业为从业人员提供了主要的生活来源,职业必须是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可的社会工作类别。职业与教育“学生”是不是职业?二、职业的起源、演变和发展1.职业的起源: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分工,进而产生了职业;(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分离;(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3)生产进步促进手工业发达、商业出现;(4)职业的出现;2.职业在我国的演变与发展:(1)职业出现在奴隶社会;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进步及细化;但总的发展是很慢的;(2)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较慢;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三十年来职业演变发展较快,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职业与教育职业与教育到底有多少种职业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8大类、66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后又有增加,目前共2028个细类(职业)。八大类为: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前三类是目前比较热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商业、服务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职业与教育三、什么是教育?1、基本概念:教育学中的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广义的教育是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教育始终贯彻着人类进步过程的始终。职业与教育背景:我国的教育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萌芽了,到春秋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老子、韩非子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2、现代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我国教育体系: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覆盖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4、教育内容: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及公民道德教育。5、教育方式:学校教育为主,辅以各级各类培训。6、我国教育的发展特征:全面均衡发展。7、我国近现代比较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陈鹤琴等。知识链接:我国教育体系简介按层次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中等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专科层次: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层次:普通本科教育、本科职业教育(发展中)、成人本科教育研究生层次:硕士、博士我国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流程图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本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生职业教育中等及高等成人教育开始发展正在探索普通本科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专教育研究生教育博士后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初中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逐渐成熟已经成熟研究生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普通高专育研究生教育博士后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职业与教育的概念与作用,了解了它们的发展。那什么是职业教育?它有什么特性与作用?我们国家现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接下来我们要一起探讨的问题,让我们进入第一章的学习!第一章职业教育的概念与功能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第二节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一、什么是职业教育?各种说法:1、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百度)2、职业教育是专门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达到职业资格的获得、保持或转变职业生涯质量的获得与改进的教育。(国家教委相关文件)3、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或者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辞海)。。。。。。职业教育是指适应个体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职业道德的综合教育活动。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最早在春秋时期叫百工教育)。教材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在第28页。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二、职业教育的特性1、职业性:“职业”是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职业性集中体现为就业导向性。职业教育以学生能够就业,并能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实践中得到发展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教学环境强调与真实的环境相同或相似。所以有人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实习等都与社会职业需要及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有关;黄炎培曾说: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二、职业教育的特性2、社会性: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密切、更直接,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有着深深的社会烙印,如国家倡导职业教育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从职业人到社会人。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二、职业教育的特性3、实践性: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紧密,故职业教育必须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劳动组织方式变革、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使教育过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应联系学生实际,联系专业实际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以知识为中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个人感受)。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二、职业教育的特性4、大众性:职业教育的人民性。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工农商学兵、妇女、残疾人、农民等都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职业教育以服务民众为宗旨;将中国从人口大国建设为人力资源强国,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责任重大,这是职业教育大众性的有力体现;5、终身性:社会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知识更新很快,职业人需要不断地学习;职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三、职业教育的功能1、政治作用: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职业教育也是如此;我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是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因此,职业教育从政治角度看,它起到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作用。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三、职业教育的功能2、经济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同样很发展得很好,如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都需要大批的技能型人才,而这些人才都需要职业教育来培养;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离不开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得好,将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制约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我国是在十六大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1.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2.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三、职业教育的功能3、社会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已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仍存在很多社会问题;三农问题、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这些问题是否能很好处理,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职业教育恰好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较大的作用;职业教育发展好了,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也就可成为现实;因此,职业教育发展得好,将促进社会稳定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农村、农业、农民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三、职业教育的功能4、科技、文化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职业教育的发展可推动科技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促进优秀的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的产生;行业、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行业与企业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5、对人的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职业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经过职业教育的学生,提高了文化素养,学到了职业技能,培养了职业精神,形成和塑造了职业人的素质,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知识链接——黄炎培其人: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1917年5月,以黄炎培为主的职业教育前辈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办学实践,为我国职业教育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特性与功能黄炎培重要的职业教育观点:黄炎培在《实施实业教学要览》中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作用:“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职业教育的目的:“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为“劳动者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
本文标题:《职业教育学》课件(第一、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6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