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国外中小学德育世界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日益严重的道德问题,已经使各国认识到加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美国,人们把缺乏道德认知的人称为“德盲”,并认为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负面效应。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把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一、当代世界中小学生道德危机及其根源(一)当代世界中小学生道德危机及其根源1、中小学生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各国所出现的中小学生道德问题多种多样,主要有:(1)十年犯罪率上升,而且朝着低龄化方向发展,这已经成为令全世界瞩目而又难以解决的严重问题。青少年犯罪率,美国常年保持5%上下,英国约3%-4%。2010年,美国10岁到24岁人群的犯罪率为每10万人中7.5人,达到30年来最低水平。然而就整体而言,自2000年来该比率的下降速度有所减慢。青少年犯罪率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曾大幅度上升,在1993年达到最高。自此之后,该比率持续下降。但是枪械使用涉及约80%的谋杀案,被认为是造成10—24岁青少年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自2000年起,该比率的下降速度减慢,每年仅下降1%。2012年中国青少年犯罪比例:大概数据为18%以上.、团伙犯案85%以上、14-16岁80%以上.。全国约有2820万名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又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其中“有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115万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达25万人,其中有16万人在18岁至25岁之间。日本青少年色情犯罪率较高。日本警察有一个数据,2012日本全国青少年的色情犯罪案件同比增加了9.7%。这项统计从1996年开始进行统计,创下了最高的记录,青少年的色情犯罪受害者一共有1264人,而小学生所占的比例是高达56.3%。低龄少年受害的倾向进一步加剧。(2)校园暴力事件增多具有严重暴力色彩的日本影片《大逃杀》对日本青少年产生了恶劣影响。据统计,在过去10年间,日本的校园暴力事件上升了5倍,日本媒体甚至将校园比作“战场”。与此同时,14岁以下的低龄犯罪上升速度更快,到去年为止已占日本全部青少年犯罪的近一半,30%的中学生称自己平均每月都会遇到其他学生“突如其来的狂暴行为”。日本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令人忧虑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与日本当今的“不良流行文化”有关,一些漫画、游戏和影视剧中含有的暴力内容,很可能导致原本心理健康、性格开朗的青少年竞相模仿,最终走上邪路。1989年日本女子高中生水泥被杀埋尸事件,是指发生在1988年11月至1989年1月,在日本东京都足立区绫濑的绑票、禁锢、强奸、谋杀和尸体遗弃的严重罪案的通称,震惊整个日本社会的真实杀人事件。亦称“绫濑水泥杀人案”。由於案件严重,加上涉案者当时均未成年,而且犯罪历时长,对当时的社会造成极大的打击。因为这是(日本)第一次用水泥弃尸,所以之后渐渐开始有人加以模仿。被害人埼玉县17岁女高中生古田顺子的遗体,在东京都江东区若洲内(现若洲海浜公园敷地)被人发现以水泥密封在圆柱油桶内。凶手是四名16到18岁的高中辍学学生,将被害人监禁41日,期间施以强奸、殴打、焚烧等暴行至死。(3)奉行实利主义,缺乏公民责任中小学生道德危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缺乏远大理想,对社会和未来抱冷漠态度,信奉“个人生活至上”、“金钱至上”的准则。在美国,根据1989年的盖洛普民意测验,18岁到29岁的青年人中,89%的人说他们这一代人比20年前的同龄人要自私,82%的人说他们更多地追求物质利益。日本对中小学生的生活和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都在追求享用高级物品,羡慕“消极的行乐主义者”、“逃避现实的游手好闲者”。日本教育界曾用“五无主义”来描述当代日本中小学生的处世态度,“五无”即无力气(怕苦、怕劳动)、无关心(极端个人主义)、无责任、无感动(对事实冷漠)、无礼貌。(4)人生态度消极,自毁行为上升当代学校中,不少学生缺乏朝气,精神空虚,对人生感到迷惘和绝望,自甘堕落。主要表现在:a.青少年吸毒现象突出。b.少女怀孕问题严重。在美国,每年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了妈妈。根据1988年的联合国报告,美国是发达国家中19岁以下的怀孕率和堕胎率最高的国家之一。c.青少年酗酒问题令人堪忧。d.青少年自杀上升。案例:一言不和,16岁少年网吧举刀杀人2013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相约”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与胡某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二)中小学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1、社会方面社会是儿童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之一,而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造成了种种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一方面,大工业造成都市人口膨胀,社区空间相对狭小,供儿童自由游玩的场所减小。人们居住在封闭的高层建筑中,邻里之间儿童伙伴关系的疏远、冷淡。这种环境显然不利于儿童活泼的成长,社区的德育功能被大大削弱了。另一方面,由于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的泛滥,日益发达的大众媒介中充满残暴、凶杀、色情等不良刺激,使儿童不知不觉受到不良影响。据统计,每个美国小学生每周要看30个小时的电视,平均每个孩子到18岁时会目睹20万个暴力事件,4万个性刺激镜头,且性暴力镜头越来越泛滥。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往往缺乏道德判断,很多人会认为暴力是成人生活中正常的组成部分。而美国学者通过对5-7岁男孩的行为进行追踪调查后发现,儿童的暴力电视镜头越多,他们的生活中越富有侵略性。2、家庭方面家庭的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有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德国家庭、妇女与青年部长施密特女士在一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讨会上如此讲到。德国教育专家的一个共识是,家庭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父母作为孩子第一教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德国的大部分家长都能自觉履行家教职责,注重言传身教。家庭是孩生活的起点,父母是孩子最初、最直接的教师。因此,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道德有明显缺陷的孩子几乎都来自父母不和的家庭,父母离异是引发青少年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父母职业状况的变化引起的对孩子关心体贴的减少也是引发孩子出现道德问题的原因。现在,家庭关系成了快节奏生活的牺牲品。另外父母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方法也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道德问题。3、学校方面学校教育的失策也是中小学学生出现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学校过分重视科技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德育在有些学校几乎荒芜,只是科技教育的点缀。东方国家在历史上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功能,现在经强烈地感到轻视德育的严重后果。例如,日本在二战后很长时间,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按“智德体”的次序,结果出现了1951年和1964年两次青少年犯罪高峰,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道德水平普遍下降,犯罪率日增。日本决定把培养目标的次序改为“德智体”。另一方面,学校在道德教育上存在偏差。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在内容、方法上都与青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实际需要格格不入,显得过于保守、机械。一些国家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冲突,如美国奉行以个人功利为核心的价值观,许多学校不主张向学生教授特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这导致学生自由放任无度,道德水平下降。现在的中小学生比较抢到个性发展,敢于向权威挑战,但有些学校在道德教育上仍然采用道德说教式的灌输方法,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时效性差。此外,教师素质不高也带来了学校道德教育上的问题。可见,中小学生的道德危机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治本的德育必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但面对当前中小学生道德危机的挑战,学校不可能袖手旁观,必须为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以及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树立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二、培养人的道德主体性: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基本走向为了解决中小学生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各国都要求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这促进了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各种道德教育理论学说。有代表性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有:1、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最有影响的一种道德教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特等。案例:科尔伯格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十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而这点药他竟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一共才借得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欠。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竟撬开商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讲完这个故事,主试就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等等。儿童对科尔伯格所编制的两难故事中的问题既可做肯定回答,又可做否定回答。科尔伯格真正关心的不是儿童做出哪一种回答,而是儿童证明其回答时提出的理由。因为在科尔伯格看来,儿童提出的理由(即儿童的推理思路)是根据其内部逻辑结构而来的,所以,根据儿童提出的理由就能确定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科尔伯格采用纵向法,连续测量记录72个10--26岁男孩的道德判断,达10年之久。此后又将研究结果推广到世界各国去验证。最后于1969年提出了他的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分为3个水平6个阶段的理论。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有:(1)提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这是该理论的核心。科尔伯特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第一水平为前世俗,包括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第二水平为世俗水平,包括人际协调取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阶段;第三水平为后世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阶段。六个阶段分别为:◆避免受罚◆获得奖赏和他人喜欢◆被他人认可◆避免遭到法定权威的训斥◆对社会公正保持尊敬的欲望◆对品德原则的遵从,避免自我谴责2.价值观澄清理论价值观澄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西方道德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种道德教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拉斯思、西蒙、哈明、凯钦鲍姆等。这种道德观体现为:(1)人本身就有自己的价值观。只不过没认真加以辨析,没有引发出来向公众袒露而已。(2)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自主的价值观选择和行为能力的发展。教师注意不能把成人的价值观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学生以选择和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3)价值观澄清过程分为三部分七个阶段,第一部分为选择,包括完全自由地选择,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选择,对每一个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之后进行选择等。第二部分为赞赏,包括喜爱做出的选择并感到满足,乐于向公众宣布自己的选择等二个阶段。第三部分为行动,包括按做出的选择行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等二个阶段。这七个阶段只有完全被经历后才算真正澄清并获得了价值观。教师在每一阶段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在没有外部压力、暗示的状态下回答,问答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独立地作出决定。3、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实质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道德教育领域的衍伸,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其心理学的研究中结合道德教育实践阐发的一系列教育见解。因此,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也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物。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即充分发挥人的天资、潜能,促进自我的生成完善。自我实现的人并不是利己的,而是利他的、献身的、超越自我的、社会性的人。(2)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应信
本文标题:国外中小学德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6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