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教学设计###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通过学习,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以及产物。B.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C.通过学习,了解及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2.过程与方法A.学生能通过实验的操作及演示,直观体会到那的物理性质以及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并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以及相关的反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钠的学习,学生能发现并不是所有金属都是质硬的,深刻理解所有事物都不是绝对的。B.通过实验的操作,学生会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钠与水、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产物及化学方程式。B.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C.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关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教学难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以及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掌握。三.教学过程1.钠的物理性质的讲述【教学情境】我们都知道很多金属都是质地坚硬的,但不知道金属钠的质地会是坚硬的吗?金属钠又有哪些性质呢?下面咱们就来学习一下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前演示切割钠的实验,大家来观察现象,并总结钠的物理性质。【教师讲述】钠的物理性质有:钠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熔点低,密度小于水。长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2.钠的化学性质【教学情境】既然钠的物理性质已经有一些让我们出乎意外了,那么钠的化学性质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钠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吧。【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刚刚切开的钠的表面的颜色,推测一下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变化,从而进一步猜想生成了什么物质。【教师讲述】那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方程式为4Na+O2=2Na2O,而钠在点燃条件下会点燃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方程式为2Na+O2=Na2O2。【学生活动】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请同学们归纳那溶于水的现象,并推测可能生成的物质有哪些。【教师讲述】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解释:①金属钠浮在水面①密度比水小②熔成闪亮的小球②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③小球向各方向迅速游动,③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发出嘶嘶声,最后消失。④溶液变成红色④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反应:2Na+2H2O=2NaOH+H2↑3.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教学情境】上面咱们知道了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可以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那么它们又有怎样的性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通过PPT演示氧化钠、过氧化钠分别与水、二氧化碳的实验,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以及推测可能的产物。【教师讲述】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Na2O+CO2=Na2CO3Na2O+H2O=2NaOH可见过氧化钠的稳定性强于氧化钠:2Na2O+O2=2Na2O24.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教学情境】大家知道厨房里用的小苏打吗?又有人听过苏打吗?那有人观察过它们的样子吗?它们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学生活动】教师演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并归纳现象,推测生成的产物。【教师讲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2.热稳定性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3.与酸或碱溶液的反应CO32-+H+=HCO3-HCO3-+H+=H2O+CO2↑总反应式CO32-+2H+=H2O+CO2↑碳酸氢钠与酸或碱都能反应HCO3-+H+=H2O+CO2↑HCO3-+OH-=H2O+CO32-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关系Na2CO3通过加酸﹙H2CO3、H+﹚可转变成NaHCO3NaHCO3通过加碱﹙NaOH、OH-﹚可转变成Na2CO3【课后作业】钠及其化合物的对应练习册。四.教学反思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实验现象,使其更加深刻地掌握了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多的运用实验可能会使学生感到乏味,针对此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采取更多形式来教学,完善此不足。
本文标题:教学设计###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7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