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11页)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其中卷面5分);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卷面分总分(一)(二)(三)(四)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6题23分)1.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2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1)。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学而》)(3)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4),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澄清(chéng)发髻(jì)看护(kàn)B.着落(zháo)伦敦(dūn)镶边(xiāng)C.倜傥.(dǎng)狭窄(zhǎi)暖和(huo)D.害羞(xiū)水藻(zǎo)更换(gēng)3.【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过几天是家父八十大寿,请你到时赏光..。总分总分人七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11页)B.久仰..大名,今日见到您真是三生有幸啊!C.我因事不能参加您的生日会,还望见谅..!D.遇到困难请尽管提问,我们将不吝赐教..。4.【答案】D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3分)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5.B6.《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6分)“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1)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分)(2)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2分)(2)《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散文提到谋死隐鼠一事,你知道鲁迅的隐鼠究竟是怎么死的吗?。谋死隐鼠的这篇散文是《》(2分)6.(1)《五猖会》,作者儿时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拦。(2)阿长藤野先生(3)被阿长踩死的《狗·猫·鼠》得分评卷人第二部分(7——21题47分)(一)古诗鉴赏。(7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七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11页)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A.诗歌首句交代了诗人观海的地点,显示出“君临天下”的威严气势。B.“山岛竦峙”一句中“竦”与“耸”同义,为“高”的意思。C.本诗结尾两句,与正文的内容有直接关系,起深化主题的作用。D.建安文学时的“三曹”包括本诗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8.诗中用一“观”字统领全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2分)9.试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分)7.C8.自己的雄心壮志9.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0.解释加点词语。(4分)①相委而去.____________②下车引.之____________③及.事讫_____________④须期乃.入____________七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11页)1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3处,3分)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甲、乙两文告诉给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1)舍弃,丢下(2)拉(3)等到(4)才11.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12.①正午已过,(朋友)仍没有到,太丘就丢下(他)而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②儿童们回答说:“听说使君到来,我们很高兴,所以来这里欢迎。”13.做人要讲信用。启示: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成人要为儿童做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答出一点,意思对即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哪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七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11页)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上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14.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的?请举例简要分析。(4分)15.结合语境体会妈妈的两句话,分别感受到了妈妈怎样的心情?(4分)(1)“孩子,你在哪里呀?”(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16.读一读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每句话那个词应该加重语气,将其填写在括号里。(2分)(1)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2)你会嗅到这才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14.(4)是个天真活泼、可爱机灵、懂得爱妈妈的孩子。从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跳舞”,“暗暗地在哪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不告诉你,妈妈”等处看去他的天真活泼,可爱机灵;从“开放花瓣儿”“让妈妈”“嗅到这花香”,“将小小的影子”投在妈妈的书页上,为妈妈照亮等处看出他懂得热爱妈妈,七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11页)15.(4分)(1)找不到孩子的焦急心情。(2)看到孩子时的惊喜心情,虽有责怪,却体现了妈妈对孩子时时刻刻的关爱。16.(2分)(1)看(2)我(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泥泞迟子建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缘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②然而春风来了,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中容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撒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美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现。③纯美之极的事物是没有的,因而我还是热爱雪。爱它的美丽、单纯,也爱它的脆弱和被迫的消失。当然,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④小巷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狗将它们的爪印带回主人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泥水“呜呜”地哭,而母亲却快意地笑起来……⑤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⑥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⑦泥泞使我联想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柴可夫斯基、托尔斯泰、普希金就是踏七年级语文试卷第7页(共11页)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⑧如今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若隐若现,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入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来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碾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人民跋涉其中的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⑨我们不会永远回头重温历史,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17.本文题为“泥泞”,为何开头却花了不少笔墨写雪?(4分)18.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⑧自然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19.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结合文意分析。(5分)七年级语文试卷第8页(共11页)20.泥泞不能“刻意”制造,但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在泥泞中跋涉一回”?请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答案】1.开头写雪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2.与上文“遭遇那种久违的泥泞”形成对比,强调泥泞能使人牢记曾经的苦难和屈辱,重温民族艰辛的历史。3.有乡村质朴自然的生活气息,它造就了“跋涉者”(磨砺和锻炼人),使人坚韧顽强,泥泞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4.在顺境中过分闲适安逸时;在面对生活茫然无措、麻木不仁时,在思想失去激情贫乏苍白时,对历史遗落淡忘时。15.我开始“不喜欢”“不关心”仙人掌的原因是什么?(3分)16.文中说“谁想夏天以后,竟发生了奇迹。”联系
本文标题: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7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