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达标检测试题教案
1钠及其化合物(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D)A.小苏打可用于生产玻璃,也可用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B.过氧化钠可用于食品、羽毛和织物等的漂白C.医用酒精、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使用含有氯化钠的融雪剂会加快桥梁的腐蚀【解析】:常用于生产玻璃的是碳酸钠,A错误;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因而具有漂白性,但不可用于漂白食品,B错误;医用酒精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而消毒,并非是将病毒氧化,C错误;氯化钠溶液可以充当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使桥梁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从而加速腐蚀,D正确。2.取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B)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③燃烧时火星四射④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⑤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⑤【解析】:由于其着火点高于其熔点,所以对钠加热过程中先熔化,后燃烧,燃烧产物为淡黄色的Na2O2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3.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解析】:某些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有颜色,A、D不正确;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存在形式(化合态或游离态)无关,同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相同,B正确。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透过蓝色钴玻璃,C错误。4.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都属于碱性氧化物B.都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C.水溶液的成分相同D.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同的盐【解析】: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Na2O2与H2O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Na2O、Na2O2与CO2反应均生成Na2CO3这一种盐。5.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①变灰暗――→②变白色――→③出现液滴――→④白色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2B.④只发生物理变化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D.②变白色主要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解析】: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Na――→①O2常温下Na2O――→②H2ONaOH――→③吸水潮解NaOH溶液――→④吸收CO2Na2CO3对照选项分析判断,D项正确。6.将Na2O2固体投入FeCl2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D)A.溶液呈无色B.溶液呈棕黄色C.有气泡产生D.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由于Na2O2有强氧化性,因此无法得到Fe(OH)2,当Na2O2少量时,溶液中有Fe3+,显黄色;当Na2O2足量时,溶液为NaOH和NaCl的混合溶液,无色。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A.都正确B.②③④C.②③D.④【解析】: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①错误;NaHCO3与CaCl2溶液不反应,②错误;钠在常温下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Na2O,③错误。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晶体析出【解析】:注意反应物的量对反应产物和现象的影响,同时要注意反应过程的分析。CaCO3与CO2反应生成Ca(HCO3)2,再加入NaHCO3不反应,溶液没有明显现象,A项错;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仅生成NaHCO3,无CO2放出,B项错;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因NaHCO3的物质的量多,所以放出的CO2多,C项错;D项,发生的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NaHCO3的溶解度较小,故有NaHCO3结晶析出,D项正确。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D)A.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gB.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C.取a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g固体D.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3【解析】:A、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A不选;B、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bg固体是氯化钠,利用守恒法可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B不选;C、Na2CO3和NaHCO3都与Ba(OH)2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Ba2+BaCO3↓、HCO3+OH-+Ba2+H2O+BaCO3↓,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BaCO3,所以可以计算出Na2CO3质量分数,故C不选;D、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也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不能测定含量,故D错误。答案:D10.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A)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④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A.只有①④B.只有③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③④【解析】:①中有H2、Fe(OH)3生成,④中有O2和Cu(OH)2生成;②中无气体无沉淀,③中只有沉淀生成。1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选项客观事实理论解释ANa+比Na原子稳定Na+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有8个而Na原子只有1个B熔融状态下NaCl能导电而NaCl晶体不能导电熔融状态下的NaCl中存在离子而NaCl晶体中没有离子C钾原子比钠原子更易失去电子钾的核电荷数比钠的多D纯碱溶液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色纯碱能电离出OH-而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解析】:8电子原子结构为稳定结构,A正确。12.右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C)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4【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防倒吸,所以导管不应该插入水中,而且因为C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而在溶有氨气的碱性溶液中,通过反应有较大的溶解度,所以应该先通入氨气,再通入CO2。13.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C)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解析】:Na2O2的电子式为Na+[··O······O······]2-Na+,故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A错误;生成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质量不同,B项错;由得失电子守恒知两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C项正确;Na2O2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SO2易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原理不同,D项错误。14.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C)A.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解析】:Na2O2的电子式为Na+[··O······O······]2-Na+,故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A错误;生成相同量的O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质量不同,B项错;由得失电子守恒知两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C项正确;Na2O2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SO2易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原理不同,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8分15.(11分)纯碱在工业上非常重要。(1)取一定量纯碱细小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可以得到颗粒较大的晶体A。烧杯温度升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上述烧杯中得到干燥纯净的晶体A,实验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可重复使用)。①蒸发结晶②放入干燥器中③转移到过滤器中④用水洗涤2~3次⑤用乙醇洗涤⑥加热灼烧(3)取13.92g晶体A,进行热重分析,直到质量不再改变,生成物质Z,具体数据如下:物质样品AT1℃时得到物质XT2℃时得到物质Y600℃时得到物质Z质量/g13.9211.757.456.36通过计算确定样品A的化学式是________。【答案】:(1)发生反应:Na2CO3+nH2ONa2CO3·nH2O,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热量。(3分)(2)③⑤②(3分)(3)Na2CO3·7H2O(5分)5【解析】:(3)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物质乙为Na2CO3。设样品A的化学式为Na2CO3·nH2O则Na2CO3·nH2ONa2CO3+nH2O106+18n10613.926.36(106+18n)∶106=13.92∶6.36解得n=7,故A的化学式为Na2CO3·7H2O。16.(16分)为了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假设杂质只有碳酸钠)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好仪器,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Q内发生反应生成________种气体,其中的反应有________个为氧化还原反应。(2)为测定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O4前必须关闭________(填“K1”、“K2”或“K3”,下同),打开________。(3)当上述反应停止时,将K1、K2、K3均关闭,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________,为何要缓缓打开K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时,量筒Ⅰ中有x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mL气体,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用含x、y的式子表示,上述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6)在读取Ⅰ和Ⅱ中的体积时要注意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1)21(各1分)(2)K1、K2K3(3)气球Q慢慢变小,气体进入量筒Ⅱ中(4)碱石灰(1分)控制气体的流速,使CO2被充分吸收(5)78y53x+25y×100%(6)恢复
本文标题: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达标检测试题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28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