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物流学概论(崔介何第五版)第10章区域物流资料
物流学概论第十章区域物流第一节区域物流第二节城市物流第三节经济带物流第一节区域物流一、区域物流的概念(一)区域物流的含义区域物流是指全面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以大中型城市为依托,适应区域环境特征、提供区域物流功能、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空间结构和服务规模,实现有效组织与管理的物流形式。区域物流有以下含义:(1)区域物流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2)区域物流是适应区域地理环境和经济特征建立的物流系统;(3)区域物流应具有广阔的物流空间结构和物流服务规模;(4)区域物流应设有完整的物流网络体系、区域物流信息支撑体系和区域物流组织运作体系;(5)区域物流应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的总和。(二)区域物流的本质区域物流的本质是协同合作。协同即“共同工作”,是对系统的各种因素和属性之间的动态良性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程度的一种反映。1.区域物流协同合作的微观含义各经济地区范围内,市场组织依托于区域性物流网络及资源以此来保障物流活动满足特定区域、特定消费者的服务需要。2.区域物流协同合作的宏观含义在物流产业层面,区域物流意味着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物流企业通过协作、兼并等手段,实现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3.经济空间的协同合作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进行空间协调,以及经济、社会、自然等要素相互作用,反映在地域空间层面则是物流经济客体在地域上的具体空间位置关系、集聚程度、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等空间结构演变。(三)区域物流发展的必然性1.区域物流发展是全球流通产业革命的必然结果2.物流区域化在区域发展中起助推器和开路先锋的作用3.从国内区域经济自身发展来看,区域物流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区域物流模式(一)基于产业聚集区的区域综合型物流模式(二)基于产业链(集群)的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型物流模式(三)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的物流模式(四)基于区域交易市场的商贸型物流模式三、区域物流规划(一)区域物流规划的概念区域物流规划就是在正确认识区域物流规模、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中长期)区域物流发展的目标、区域物流资源的建设、区域物流发展战略与对策等进行的系统设计。1.区域物流总体规划区域物流总体规划是指对一个行政区域或若干行政区域联合体的物流发展所进行的总体规划。区域物流总体规划是最基本、最高层次的区域物流规划,也是其他区域物流规划的基础。2.城市物流规划城市物流规划是指在一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根据现有的物流状况及未来的物流发展需求,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经济、交通、环境等各方面,合理配置城市物流资源。3.物流园区规划物流园区规划是指在区域物流总体规划、城市物流规划的基础上,对某个物流园区的物流发展所进行的规划。一个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往往存在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因此,物流园区规划从属于城市物流规划,是城市物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3.理货和配货(1)加工作业。通过配送中心的加工,能够提高商品的价值,提高产品利用率,方便客户的使用、便于货物的配送。(2)拣选作业。拣选作业就是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客户的订货通知单,从储存的货物中拣选客户所需要的货物。(3)包装作业。为了便于运输和识别各个用户的货物,有时还要对配备好的货物重新进行包装,并在包装物上贴上标签。(4)配装作业。为了充分利用载货车辆的容积和提高运输效率,配送中心常把同一条送货线路上不同用户的货物组合配装在同一辆货车上。于是,在理货和配货流程中还需要完成组配或配装作业。4.出货流程(1)装车。装车要按送货地点的先后顺序组织,先到的要放在混载货体的上边或外面,后到的要放在下边或里面;要做到“轻者在上,重者在下”。(2)送货。配送中心送货一般有固定的线路和时间,有时也有随机地送货,不受时间和线路的限制。第二节城市物流一、城市化与城市物流(一)城市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被人们称为城市化。(二)城市物流城市物流可表述为:在一定的城市行政规划条件下,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城市发展特点而组织的区域性物流,其研究目标是实现一个城市的物流合理化问题。(三)城市物流的特征1.城市物流的繁杂性2.城市物流密度大、流量多3.城市物流节点多、分布广二、城市物流系统的功能1.城市运输中的主要方式——公路运输2.城市物流的主要运作方式——配送3.城市物流与实现“零库存”目标4.城市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物流信息系统(二)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1.组建区域物流规划小组或委员会2.收集基础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实地调查3.数据处理与分析4.进行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定位5.制定各种发展目标6.提出措施7.整理、归纳规划内容,形成规划草案8.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征求各方意见9.完成区域规划方案三、城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一)城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层次结构用“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来建设城市现代物流,组成多层次物流构成服务体系是城市现代物流系统建设的合理途径。城市现代物流体系的层次结构如图10-1所示:图10-1城市现代物流体系的层次结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中心(二)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是指“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GB/T18354-2006)。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货物集散功能2.货物中转功能3.配送功能4.流通加工功能5.口岸功能6.商品检验7.物流信息服务8.物流咨询与培训9.商品展示的商流功能10.电子商务的辅助功能(三)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指“从事物流活动且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GB/T18354-2006)。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2)物流功能健全;(3)集聚辐射范围大;(4)存储、吞吐能力强;(5)对下游配送中心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四)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指“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GB/T18354-2006)。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2)配送功能健全;(3)辐射范围小;(4)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四)配送中心表10-1配送中心的类别分类方法配送中心类别分类方法配送中心类别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制造商型配送中心按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食品配送中心批发商型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零售商型配送中心医药配送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化妆品配送中心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储存型配送中心家电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电子配送中心加工配送中心书籍配送中心按配送中心所处的位置划分供应型配送中心服饰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汽车零件配送中心生鲜产品处理中心第三节经济带物流一、经济带(一)经济带的概念经济带是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经济带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1)在理论上,经济带的内涵界定属于城市群的理论范畴。(2)经济带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带状地域经济单元。(3)在经济带内,不同等级、规模、性质的城市构成城市网络。(4)经济带突出表现为其发生、发展的支撑条件是发达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二)经济带的特点1.客观性2.区域性和带状形态3.多元性和多层次性4.开放性5.发展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三)发展经济带的意义(1)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区域发展整体布局,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培育区域经济带和增长极;(3)有利于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带动落后、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4)有利于扩大地区对外开放,加强经济带有机衔接,完善全方位开放格局;(5)有利于加强全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流域可持续发展,探索跨省、区生态建设新模式。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地理图如图10-2所示:图10-2京津冀地理图(一)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沿革1982年,《北京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首次提出“首都圈”概念。2004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达成旨在推进“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廊坊共识”。2004年,商务部和京、津、冀等7省区市达成《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2005年,北京出台城市规划提及京津冀的协调发展。2006年,国家发改委开始编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2013年5月,习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京津冀一体化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10月25日,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审议并同意《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任务分工方案(送审稿)》。(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是交通一体化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先领域。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主要思路为:在重大节点基础设施上取得突破,在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上取得突破,在统一运输管理政策上取得突破。三地交通一体化的蓝图,被归纳为“二环、八通、四联、八港、八枢纽”。(三)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前景现已按确定的方案和任务有序推进并要实现三个突破:(1)在重大节点基础设施上取得突破,制定重大建设项目目录清单;(2)在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上取得突破,着力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运输管理协同,推进区域交通信息服务对接,力争实现区域公交“一卡通”等;(3)尽快在统一运输管理政策上取得突破,全面梳理交通运输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强政策设计的统一性和针对性。经过京津冀三方共同努力,到2020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将实现全面对接,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河北与京津所有通道全面连通,建成环渤海乃至全国第一大港口群,形成多功能网络化航空运输体系,实现协调一致、规范有序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安全智能、低碳环保的交通发展模式,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三、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国务院于2014年9月12日发布了《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长江经济带地理图如图10-3所示。图10-3长江经济带地理图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建设情况如下所示。表10-2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建设情况(一)发展要求1.为内河经济带建设提供支撑2.为东中西协调发展奠定基础3.为陆海双向开放创造条件4.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示范(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表10-32020年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量预测1.建成畅通的黄金水道2.建成高效的铁路网络3.建成便捷的公路网络4.建成发达的航空网络5.基本建成区域相连的油气管网6.基本建成一体发展的城际交通网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发展目标如表10-4所示:表10-4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网发展目标(三)打造长江黄金水道1.全面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化治理2.统筹推进支线航道建设3.促进港口合理布局4.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5.扩大三峡枢纽的通过能力6.增强长江干线过江能力(四)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1.强化铁路运输网络2.优化公路运输网络3.拓展航空运输网络4.完善油气管道布局5.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
本文标题:物流学概论(崔介何第五版)第10章区域物流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0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