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艺术欣赏教学教案第一讲艺术欣赏引论【教学要求】通过本章使同学了解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及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思想有一个概括的认识。【教学内容】(一)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重点介绍艺术欣赏的特点:1.感觉与认识,感情与理解的统一,潜移默化过程。2.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寓教于乐。3.体现美感中反映与再创造的统一。(二)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主要介绍艺术美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1)艺术形象对现象的再现;(2)艺术家对现实的感受、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3)艺术家的精湛技巧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完美的结合。(三)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1.在艺术欣赏的实现中提高欣赏能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的学习,包括艺术的一般规律,部门艺术的特征、形式法则等。3.提高文化全面素养,丰富生活阅历,是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前提条件。具体教学内容如下:一、艺术欣赏的本质▲艺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实现艺术的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是对某种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是实现审美教育必不可缺的过程。这里我们要理解的两点:1.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2.艺术是人的精神粮食,是满足个体与社会的审美精神生活需要,是人自然全面发展的需要。艺术本身就是目的,享受与创造、娱乐与教育密不可分地包含在艺术活动之中,艺术欣赏就........................................是实现着种反作用的必要环节。..............艺术新撒谎能够在本质上看是对审美主题的提高,属于人类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二、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首先要明确的是两者的含义,艺术欣赏在上面已经说道了,现在先明确艺术创造的含义。▲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表现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离开了艺术语言,便谈不上美的创造和欣赏。掌握几个名词的意思。1、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艺术语言的要求:(1)准确地体现本门类艺术的特点;(2)表现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2、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概括性。艺术形象的一般构成规律:典型与意境。3、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4、艺术意蕴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它是一种艺术境界。艺术意蕴即典型与意境的审美内涵。艺术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验和领悟。对艺术意蕴的把握是一个领悟的过程。5、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即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发现,是艺术家创作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提倡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6、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这些艺术派别的形成有时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宣言;有时是不自觉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组合在一起。这些艺术派别有的局限于一种艺术门类或体裁,有的则包括不同艺术门类或体裁的艺术家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等等。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关系:作者/艺术家作品/艺术品欣赏者创作主体创作客体欣赏主体欣赏客体(对象)“第一次创造”“再创造”重点: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再创造。艺术欣赏不同于艺术创作的创造,它虽然也是艺术活动的一种形式,但它实际上并不创造新的物化的艺术作品,而只是以艺术作品这种创造物为前提进行想象中的创造。艺术欣赏者以艺术作品为审美对象,通过体验、玩味、沉吟等欣赏行为展开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把作为物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接受者头脑中的意象。这些意象并不是艺术作品的被动反映,它已经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所以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创造性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创造世界上并不存在的新事物,而艺术欣赏的创造只存在于欣赏者自己的脑海当中。正因如此我们把艺术创作称为第一次创造,而艺术欣赏是相对于艺术创造的“再创造”。三、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艺术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应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二者相互区别而又密切联系。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四、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1、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2、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3、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4、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思考题1、怎样理解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它与艺术作品的创造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2、要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你认为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3、艺术欣赏的本质是什么?第二讲建筑艺术欣赏【教学目的】1.了解建筑艺术的艺术特点。2.把握建筑艺术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意义。3.具体鉴赏作品中的美学特征。4.了解建筑的艺术风格。【教学重点】本章重点,在于:1.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的基本概;2.掌握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能针对著名建筑作品进行一般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教学难点】建筑风格与作品的分析。一.建筑艺术语言建筑: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是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一)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1.建筑艺术语言的双重性(1)物质性(使用功能)具有物质使用功能,它的存在受制于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2)精神性(审美功能)要满足人们对美的渴望,这种渴望促使它成为真正的艺术。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⑴最底的层次: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在安全感和舒适感上面。例如:仓库和车棚。(“建筑美”)⑵中间层次:体现美的形象。重在“悦目”。例如:医院。⑶最高层次:创造某种情绪氛围,表现出一种有限向性的情趣,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重在“赏心”;例如:美术馆。————(“艺术美”)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不是再现生活,而是创造某种情绪和氛围,激发情感。所有的艺术都表现出艺术家对生活的判断和艺术家的感情,但由于各门类艺术所掌握的物质材料和创作手法的不同,在表现手段上就有明显的区别。按照这个区别,艺术可分为:1.再现性艺术通过以客观生活的艺术再现为手段的间接表现,例如:写实性美术作品、戏剧、电影和叙事诗等。2.表现性艺术不通过忠实的再现生活而直抒胸臆的直接表现,代表有:建筑和音乐。△注:艺术表现情感只是“情感”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而不是这一个人或者那一个人由于某种具体的事而触发的具体的情感。(四)建筑艺术语言(★重点)1.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有“面”和“体”(体形和体量)的形成处理这样的语言。(造型艺术语言)2.具有中空的空间(或在室内,或在许多单体组合成的室外),因此拥有空间构成的语言艺术。(空间构成艺术语言)3.具有时间艺术的特征,拥有群体组合的语言艺术。——————(群体组合艺术语言)4.结合其他艺术如壁画、雕刻、陈设、山水、植物配置以至文学,共同秩序成环境艺术,因此拥有环境语言的艺术。——————(环境语言艺术)具体的艺术语言为:(1)面:建筑物各个面的处理具有造型艺术的图案美。(2)体形:和体量一在一起,是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3)体量:体量的巨大是建筑不同与其他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4)空间:空间的形状、大小、方向、开敞或者封闭,明亮或者黑暗都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5)群体:这是建筑艺术之所以大大优越于一般的工具、用具和结构较为简单的其他艺术门类的地方之一。(6)环境:环境艺术是一个触动时间、空间、自然、人文、建筑和个门类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通过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等多种因素的协调统一,通过充分调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环境雕塑、环境绘画、建筑小品、工艺美术、书法以至文学的作用,才能够形成建筑艺术特有的空间造型美。二、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1、了解形式美的法则:如,对称、主从、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明暗虚实、质感、色彩等等。多样统一的美的规律在造型艺术上的具体体现。多观察与分析,主动与对象对话。对其他艺术门类欣赏体会的借鉴。2、具备一定的建筑学知识:艺术美、生活美、技术美、环境美,美与善、美与真的统一。3、处于情绪意境之中:通过对形式美的欣赏,积极进行物我双方的交流和再创造,达到与建筑艺术作品整体形象的共鸣,发挥想象力。5、发掘建筑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联系作品所处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广阔文化环境去认识作品。三、建筑艺术作品欣赏1.西方建筑风格介绍⑴古希腊建筑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古希腊的发展时期大致为公元前8~前1世紀,即到希腊被罗马兼并为止。古希腊建筑的结构属梁柱体系,早期主要建筑都用石料。限于材料性能,石梁跨度一般是4~5米,大不过7~8米。石柱以鼓状砌快垒叠而成,砌块之间有榫卯或金属销子连接。墙体也用石砌块垒成,砌块平整精细,砌缝严密,不用胶结材料。虽然古希腊建筑形式变化较少,內部空间封闭简单,但后世许多流派的建筑师,都从古希腊建筑中得到借鉴。⑵古罗马建筑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寺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⑶罗曼建筑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似罗马建筑等。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罗曼建筑承袭初期基督教建筑,采用古罗马建筑的一些传统做法如半圆拱、十字拱等,有时也用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用拱顶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结构屋顶,对罗马的拱券技术不断进行试验和发展,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推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为拉丁十字。出于向圣像、圣物膜拜的需要,在东
本文标题:艺术欣赏教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7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