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這個是一個介紹香港的飲食文化的一個報告,內容講述香港的街頭小食至到酒樓的一盅兩件的歷史、西方飲食的引入,報告由簡易的語句編成,相信看完整個報告之後,相信會對香港的飲食文化亦會有相當的認識。引言P.2街頭風味P.4小販攤檔P.5大牌檔P.6西餐故事P.7速食文化P.8食品工業P.9食源新走勢P.10時節美食P.11一盅兩件P.12圖片P.13-16感想P.17組員的話P.18-19組員P.20完P.21香港開埠後,中上環的大街小巷都有販賣粥粉麵飯、涼果、糕餅等食檔。二十世紀初,生活水平不高,街頭食檔非常普遍,由木箱、攤檔和帳篷組成條條「食街」。戰後,街頭食檔迅速發展,政府把街頭食檔規範化,發牌准許以「大牌檔」形式販賣熟食。中上環、灣仔、油麻地等區,出現了很多大牌檔。街頭食檔的聚集,不能不提「大笪地」。十九世紀末,「大笪地」是最先在上環水坑口形成,是平民百姓的娛樂活動區,其後搬到上環碼頭,而油麻地的廟街也興起另一個「大笪地」。1956年,政府停止簽發新的「大牌檔」牌照,並禁止牌照轉讓。1970年代,政府為求改善市容,興建熟食中心,同時禁止流動熟食小販在街頭擺賣,上環大笪地也因土地發展而終結,「大牌檔」和街頭食檔於是逐漸消失。二十世界上半葉,流動熟食小販早已遍佈大街小巷。1960年代以後,更集中存人多熱鬧的地方如戲院、泳池、遊樂場和學校擺賣。早期販賣的食品有釀製水果、涼果、花生和「和味龍」;而砵仔糕,魚旦,熱蔗、牛雜、棉花糖亦是常見的販賣食物。過去流動小販所賣的食物今天已登大雅之堂,成為酒樓美食,部分食物則在店舖售賣,反映街頭小吃在香港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大牌檔」即街頭熟食攤檔。有說由於牌照較其他小販牌照大,而攤檔於街上一排並列,故稱之為「大牌檔」或「大排檔」。戰後「大牌檔」盛極一時,為普羅大眾提供廉價食品。由於「大牌檔」是流動的,攤檔都裝上大鐵輪。早期的大牌檔由木造,1960至1970年代,改以鋅鐵搭成。今天,在中環一帶仍有個別的「大牌檔」營業,可讓我們一嚐「大牌檔」風味。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西餐開始出現。西餐廳多設於大酒店內,服務對象以外國人為主。其他著名的西餐廳有杏讌樓西菜館和威士文餐廳。二十世紀初,香港已開設不少以高等華人為對象的西餐廳,如華樂園、威靈頓餐室,馬玉山餐室等,同時,其中安樂園最聞名,售賣的汽水、雪糕、麵包、西餅等廣受歡迎。1930年代,著名的太平館由廣州遷至香港開業,而戰後各區大量開設西餐廳,俄羅斯菜也登陸香港,皇后飯店,車厘哥夫、雄雞飯店等為其中的表表者。1950年代以後,亦有專賣東南亞食品餐廳。時至今日,餐廳已不再局限英式餐廳,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餐廳比比皆是,面茶餐廳更大行其進。香港曾有公司專包伙食,供應午餐給辦公室和工廠等。其後經濟發展,生活節奏急速,外賣及快餐開始萌芽。1968年,大家樂開業是首間本地售賣快餐的公司;1970年初,美心和大快活相繼開業;1973年第一間美式快餐店家鄉雞曾登陸香港,其後捲土重來;1975年美式快餐集團麥當奴在香港設舖。此後,美式和本地的快餐店因應急速的生活節奏而薘勃發展。這種只為果腹的快速飲食摸式,成為了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其它如即食麵、薄餅都是大受歡迎的速食食品。現在即食食品更進軍傅統食品市場,點心、雲吞、甜品、粥、飯都在工廠製造,運往超級市場和便利店發售。二十世紀初香港的食品工業,如醬油、涼果,餅食、汽水發展蓬勃。經歷了近百年歲月,由於市場和人客口味的改變,部份傳統食品工業已經式微。但一些老字號卻能推陳出新,迎合時化需要,配合現代化管理和機械化生產,聘請專業設計公司改善企業形象,採用新穎的包裝設計和店舖裝飾。醬油月餅過去數十年發展急速,今天香港已再無稻田,90%的魚產已非在本港水域捕獲,養蠔業亦不復從前,魚塘更已建成高樓。稻米、蔬菜、禽畜及魚業等多為入口,要吃真正「香港製造」的漁農產品已不容易了。以前市民習慣在街市買蔬菜、肉類及鮮魚等;雜貨舖則提供罐頭、油、米及調味料等貨品;辦館和士多則售賣零食;煙、酒和汽水等。現在的超級市場為市場提供一站式購物服務,快捷方便。隨著舊區的雜貨舖和士多已漸漸消失。每逄農曆新年,年長一代愛在家中炸油角和做糕點等食物,一家人相聚吃團年飯;端午節時必備糭子;中秋節則吃月餅。新界保存更多習俗,節慶食品別具特色。新年前夕,多自製炒米餅等。每逄正月慶賀添丁,部分鄉村備有「燈粥」、「燈酒」,邀請鄉人慶祝。此外,新界鄉村每逄節日喜慶、鄉約活動、祭祀祖先,多會共聚「吃盆」。「盆」即盆菜,盆內盛各款食物。村民或聚於祠堂,或在山頭席地而坐,舉筷齊上,飽餐一公頓。長洲每年的太平清醮,必備數十萬個「幽包」,部分在店舖賣,部分在醮場砌成包山,酬神祭祀,待醮會後派給鄉民。現在節日氣氛,未及從前熱鬧,但富有特色的食物,仍依舊吸引本地及海外遊客。所謂「一盅兩件」便是上茶樓喝茶,一邊品茗一邊享用點心,香港人俗稱「飲茶」。「一盅」是焗盅,或稱蓋碗,意即用蓋碗泡茶,舊式茶樓侍應拿著大水煲為茶客添水,現在大部份的茶樓都已改用茶壺取代蓋碗,然而蓋碗的設計古雅精美,已成為特色收藏。「兩件」是指點心,如蝦餃、燒賣等。香港賣點心的方式獨特有趣,以前點心員用布帶縛著點心盤掛在胸前叫賣「點心」,後來才有滿載不同種類的點心手推車在茶樓出現。除了點心,茶樓還供應多款名茶給茶客選擇,如普洱、壽眉、香片等,不過「企堂」問到茶客要喝甚麼茶的時候,「唔該普洱……」是最熱門答案。傳統觀念的普洱茶不但止渴清滯,更不會澀口傷胃,所以廣受茶客喜愛;加上普洱茶耐放,耐泡,茶樓老闆可大量入貨儲存,一般家庭存放亦頗方便,自然倍受歡迎。近年陳年普洱更成為收藏對象。著名的老號餅茶,例如同慶、同興和同昌等,已是近百年之珍品,真是名符其實「可喝的古董」。舊時的木櫃舊時「大牌檔」和「酒家」的擺設經過這次生活敎育課後,我們深深感受到中國飲食文化的偉大,不但擴闊我們每個人對中國歷史的知識,更明白到中國飲食文化對我們現時及往後的影響都有重大的關連,體會我們所擁有的一齊一齊,都是中國文化所給予的~興粥粉麵店相似的有「茶餐廳」,但「茶餐廳」提供的食品多是西式的。而在「茶餐廳」「出產」的港式食品有很多,如把咖啡和奶茶混合而成的「鴛鴦」﹑沒有菠蘿的「菠蘿包」﹑和雞尾毫無關連的「雞尾包」等。「乾炒叉燒意」就是一個揉合中西式口味的例子。除了在食店提供的食品外,還有很多街頭特色小食,魚蛋﹑砵仔糕﹑燒香腸﹑雞蛋仔﹑燒賣﹑花生醬薄餅……一陣香味飄散,令人不得不掏出錢包來購買‧街頭小食有它的特色。街頭賣的燒賣沒有蝦肉和豬肉等餡料,用的是魚肉。這種燒賣沾上醬油來吃,別有一番風味。街頭小吃的質素不甚講究,卻產生了特別的風味。(香港的美食種類繁多,各處都有不同特色的食品。香港真不枉為「美食之都」啊﹗)麵食就是更有特色了,「雲吞麵」﹑「車仔麵」都是受歡迎的。雲吞與中國的北方的餃子相似,麵粉皮裡裹著鮮蝦和豬肉碎等。雲吞加上一碗湯麵,就成了一碗簡單而可口的美食。「車仔麵」的配料則沒有硬性規定,通常是依食客的選擇而加入的。常的配料有魚蛋﹑肉丸﹑豬皮﹑蘿蔔﹑豬紅等。「車仔麵」用的麵也有很多選擇,有油麵﹑米粉等。香港的美食種類繁多,各處都有不同特色的食品。(香港的美食種類繁多,各處都有不同特色的食品。香港真不枉為「美食之都」啊﹗)姓名學號工作工作林文博2E(15)資料搜集資料整理譚進熙2E(31)資料搜集封面設計黃韋衡2E(27)資料搜集排版方偉俊2E(10)資料搜集/黃鎮河2E(32)資料搜集效果設計周頌勤2E(6)資料搜集排版邱嘉駿2E(38)資料搜集/
本文标题:香港的美食种类繁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7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