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册)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听赏、活动三个部分。其中唱歌是主要的内容。各部分在各年级的教学时间上所占的比重应有所不同。唱歌教学主要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唱歌教材根据四年级的教学要求、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来选择。以反映少年儿童精神面貌和生活的歌曲、优秀的传统歌曲、适合于少年儿童歌唱的我国民歌及适量的外国歌曲作为基本教材,以配合形势和具有地方特点的歌曲作为补充教材。通过示范歌唱(或利用唱片和录音)使学生感受到歌曲的完整艺术形象,通过对歌曲的介绍分析和处理,生动地揭示歌曲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具体内容为:一、歌唱技巧1、在唱高音时注意气息的控制,保持声音的圆润。2、唱由两个不同节奏的声部构成的二部合唱,并逐步做到声部均衡和谐。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1、懂得3/8和6/8拍的强弱规律;认识变拍子。2、认识装饰音、变音记号并懂得其唱法。3、视唱并听记短小的乐曲。4、认识常见的西洋乐器,学习一些关于管弦乐队的简单知识。简介几个外国著名的音乐家。5、欣赏我国优秀歌剧的选段。冀教版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册)教学进度(共30课时)一、春天在哪里(4课时)二、绿色家园(4课时)三、怀念与崇敬(3课时)四、放飞爱心(3课时)五、影视金曲(5课时)六、大自然你好(5课时)七、八音盒(3课时)八、童心放歌(3课时)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欣赏《新春乐》教学内容:单元主题诗欣赏《新春乐》教学重点、难点:欣赏小提琴齐奏《新春乐》,感受乐曲明朗质朴的民间音调以及它所描绘的人们欢度新春佳节时的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教具准备:磁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新春乐》音乐进教室。2、新学期谈话:希望小朋友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上好每一堂音乐课。首先挑选唱歌优秀的同学参加合唱队。二、欣赏《新春乐》1、导入: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过年的?2、你们知道在中国过年的传统习俗是什么吗?(学生交流中国过年习俗)3、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描绘中国人过年习俗的小提琴独奏曲《新春乐》,请同学们一起来感受一下。4、初听之后问:这首乐曲表现了几种情绪。5、唱一唱两个主题的主旋律。6、复听,感受两种不同的情绪。师:乐曲《新春乐》中欢乐喜悦和委婉抒情两个鲜明主题的情绪区别,乐曲以它那明朗、朴素的民间音调,描绘了人们在欢度新春佳节时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7、完整欣赏,说说演奏形式。三、拓展活动。1、西方的“新年音乐会”上庆祝新年的音乐多用谁的作品?用什么乐器、乐队表现?(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或者“波尔卡”,管弦乐队演奏)2、中国民间(尤其是北方)庆祝新年的音乐大多数用什么样的乐器?(锣鼓、唢呐等打击、吹管乐器为主)四、总结: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过年总是非常喜悦的,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多了解一下中西放不同的过年习俗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欣赏《渴望春天》教学内容:欣赏《渴望春天》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⑵学习体会作曲者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笑面人生的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歌曲《渴望春天》及音乐知识。能够有情感、有表情地歌唱。教具准备:磁带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既轻快、活泼,又不过分张扬;曲式结构单纯、紧凑,恰倒好处,没有一个多余的音符;音乐素材的运用节省而富于表现力,第一、二、四乐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三乐句则运用变化音、离调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动乐句的发展,典型的启承转合句式,从而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结构上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和弦的选择以主、属和弦为主,色彩明亮,手法简练,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通过自己准确、流畅、自如、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和弹唱,通过音乐的声音手段恰如其分地将他们再现出来,从而将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义深刻而有意味地传达给学生。二、引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一年四季里面,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啊?为什么?(学生回答,组后老师点评)刚才那首歌里的小鸟,在哪个季节里出现的最多?(春季)师:春季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春天不仅仅是春暖花开,万物成长,春天更代表着什么?(生机、希望)所以,春天是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都期盼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渴望春天吧。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13页,我们先来听一遍这一首好听外国歌曲《渴望春天》。2、师:歌曲听完了,请问同学们,曲作者是谁啊?哪个国家的人?(学生回答)。然后教师简介曲作者,同时给学生观看其视频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其中的春天气息。再来听录音范唱(要求学生轻声地跟着哼唱),并讨论该曲的特点是什么?(抒情、愉快、流畅)4、熟练歌曲①提示学生在欣赏时注意表现音乐的基本情绪。(要地欢快、明亮、活泼、流畅)②学习该曲结构:a+a1+b+a2三、小结: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真正的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和人们的喜悦心情,我们都喜欢春天,因为春天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和生机。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同学们要抓住美好的春天般的青春年华,为自己的美好将来去努力奋斗。让我们在热情洋溢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课后小结:第三课时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内容: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台湾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2、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的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创编葡萄成熟以后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教学重点、难点:表现歌曲、创编歌词教具准备: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听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自由律动进教室。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欣赏的歌曲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名歌?2、请大家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台湾方面的知识。3、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教师简介台湾。师:在我国的东南海域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台湾四面环海,四季如春,水稻、甘蔗、樟脑是台湾的“三宝”。台湾还是世界闻名的蝴蝶王国。台湾不仅以它独特的风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它的文化底蕴也相当的丰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热情奔放、活泼风趣的台湾民间歌舞《杵舞》。二、多媒体播放舞蹈《杵舞》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同欣赏了一段具有特色的台湾民间歌舞《杵舞》。那台湾名歌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台湾名歌《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三、多媒体播放flash歌曲《蜗牛与黄鹂鸟》。1、听时:请大家想一想,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2、听第二遍时,请大家用拍手、摆动身体等动作来感受歌曲的活泼风趣的情绪。3、请大家随范唱轻声学唱歌词,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活泼风趣的情感。四、合作创编与表现1、请大家讨论歌中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演唱时在音色和语气上有何区别?2、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唱歌曲。3、分组讨论:创编葡萄树成熟以后的歌词。4、交流演唱学生创编的歌词。5、师:同学们编得可真好,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蜗牛的什么精神呢?请学生来总结。总结:时间过得可真快,下节课我们还要表演我们心目中的《蜗牛与黄鹂鸟》,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台湾校园歌曲的大点播,你们说好不好。最后:在《蜗牛与黄鹂鸟》的歌声中结束教学课后小结:第四课时歌曲《春风》教学内容:1、唱歌《春风》2、音乐知识:民歌3、欣赏民歌。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自信地和同学们一起,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春风》;能够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正确的反应;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2、能够参照课本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民歌的基本含义。3、在欣赏民歌的活动中,能尝试为不同类型的民歌进行分类,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各类民歌最突出的特点。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1、导入,简介:《春风》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旋律轻快、活泼,充满着天真浪漫的儿童情趣。2、学唱旋律:(1)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乐句的起句规律,做到起唱准确。(2)唱准切分音以及“#1”。(3)防止在同音反复的地方赶速度,唱出强弱规律,并根据歌曲乐句的句法换气。3、朗读歌词,注意读通顺、连贯。4、学唱歌词。5、对歌曲进行分析与艺术处理。三、活动与练习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春风》。课后小结: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听赏《荫中鸟》《采茶扑蝶》教学内容: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了解竹笛,并对笛子的音色及奏法有个初步的了解。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并通过模仿、对比欣赏加深学生对乐曲情感和意境的理解。3、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象力。4、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感受笛子的表现力及乐曲的情绪和艺术情境。教具准备: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各种鸟的图片、磁带。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笛子?会吹笛子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出示各种笛子(梆笛、曲笛、长笛、竖笛),并让学生触摸试吹。(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自己见过的笛子、会吹的笛子及教师出示的笛子实物,使学生初步了解笛子家族的种类。)2、教师出示各种鸟的图片教师依次出示翠鸟、鹧鸪、麻雀、画眉、知了、琢木鸟、鹦鹉、布谷鸟、杜鹃、极乐鸟。指名说一说:你认识这只鸟吗?你能模仿它的鸣叫声吗?(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鸟名、模仿鸟叫,可以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3、那么你们听过由我们中国的笛子演奏模拟的各种鸟叫声吗?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欣赏一首笛子名曲——荫中鸟。二、展开教学1、认识中国竹笛刚才我们看了许多笛子,下面老师将向大家详细介绍我们中国的竹笛。竹笛:古时候称作横吹,它是由竹制的吹管乐器,笛上开有吹孔、膜孔和六个按指孔。竹笛又分为梆笛、曲笛两种。那么这两种笛子的区别在哪儿呢?首先它们在外形上是梆笛略短。曲笛稍长。其次它们流行的区域不同。梆笛流行于北方,因常作为梆子戏的伴奏而得名。曲笛流行于南方,因常作为昆曲的伴奏而得名。再有它们的音色也有所不同。梆笛音色高亢明亮。曲笛音色柔和秀丽。2、介绍笛子的演奏技巧:教师边介绍边吹奏常见技巧如:花舌音(*)、滑音()和颤音(tr),让学生也试一试、吹一吹,以激发兴趣。3、师:说了那么多,看了那么多,现在我们就开始欣赏这首动听的乐曲吧。初听乐曲一遍(全曲)讨论:全曲总体印象——欢快、活泼、高兴地、形象地、有变化地、热烈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出全曲留给你的印象)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再完整地听一遍,并请在你认为能分段的地方举手示意。提示介绍引子:单独欣赏引子部分,试着听辩引子处运用了笛子怎样的演奏技巧?(颤音)肯定同学们的分段。4、分段欣赏(1)听赏第一段师提出要求:第一段主要表现了什么?节奏如何?使你联想到什么?(讨论后得出:第一段主要表现了鸟儿在树林里尽情玩耍、对歌的情景。节奏跳跃、欢快。使人联想起鸟而在树荫中穿梭飞舞、蹦跳戏耍的情景。)(2)听赏第二段师: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从这段音乐中你都听到了些什么鸟叫?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了什么?(讨论后得出:从这段音乐中好象听到了翠鸟、画眉、布谷、鹦鹉、知了、杜鹃等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鸟叫声,它们的叫声有的清脆,有的明亮、有的浑厚,有的低沉……。这段音乐主要描写了百鸟争鸣的景象。)师:同学们想一想这些逼真的鸟鸣都得益于什么?生:因为笛子的丰富演奏技巧,所以把鸟鸣声表现的惟妙惟肖。(3)听赏第三段师:你听出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联系吗?还记得我们把这种乐段通常叫做什么吗?这一段又有什么寓意呢?(讨论后得出:第三段和第一段基本相同。只是在结束时,把原来的旋律略加改变,并提高八度演奏,使全曲在异常欢快的气氛中结束。寓意鸟儿在蓝天中翱翔,迎接明天的美好生活。像这样的变化重复,我们通常叫做再现。)5、完整再听赏全曲一遍。同学们可以随音乐自由地表现鸟飞、鸟叫。进一步感受乐曲带给你的美。三、对比欣赏《采茶扑蝶》四、总结:师:通过今天这节音乐课,同
本文标题:冀教版四年级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82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