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研究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研究姓名:李新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指导教师:梁建文;刘运平20070601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研究作者:李新献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卫红.刘云东.WangWeihong.LiuYundong武广客运专线满足无碴轨道控制测量的方案探讨-铁道标准设计2006,(z1)通过对武广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分析和客运专线对无碴轨道测量控制网的要求,探讨满足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的解决方案,对目前正在施工的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无碴轨道施工控制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期刊论文王卫红.刘云东.WangWeihong.LiuYundong武广客运专线满足无碴轨道控制测量的方案探讨-铁道勘察2006,32(5)通过对武广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分析和客运专线对无碴轨道测量控制网的要求,探讨了满足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工程平面、高程测量控制网的解决方案,对目前正在施工的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无碴轨道施工控制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期刊论文曾宗根.ZengZonggen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技术(上)-铁道建筑技术2005,(3)简要论述了国内外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发展趋势,介绍世界上各种无碴轨道结构形式和发展方向,以及无碴轨道工程的技术特点和技术经济性;并结合我国秦沈客运专线桥上2种无碴轨道的建设经验,对我国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设计与施工、机械设备开发、成套技术引进提出思考和建议,可供无碴轨道设计与施工等参考.4.学位论文赵坪锐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2008随着我国客运专线的大量兴建,无碴轨道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但各型无碴轨道的设计不尽相同,没有形成统一的无碴轨道设计理论。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无碴轨道及相关工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试验研究,初步建立了统一的无碴轨道设计理论,并成功应用于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武广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试验段及250km/h双块式轨道、板式轨道设计参考图的设计中。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了无碴轨道列车荷载应力计算方法针对无碴轨道的结构特点,建立弹性地基上的梁板模型计算列车荷载应力,其中钢轨以Euler梁模拟,承载层以弹性薄板模拟,扣件、中间层及地基的弹性支承均以弹簧模拟,采用有限单元法实现。素混凝土或水硬性支承层宜采用折减弹性模量进行计算,以反映开裂对其抗弯刚度的影响。支承层弹性模量越高、厚度越厚、层间连接越强、裂缝间距越密,开裂后的弹性模量折减程度越高。对不同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和遂渝线实测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和参数的正确性。应用模型对板式轨道、双块式轨道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轨道板、底座板厚度对板式轨道承载层荷载应力影响较大,结构优化时,应着重在降低轨道板厚度、增加底座板厚度方面进行;底座板宽度宜按照45°荷载扩散角确定;尽量延长底座板长度,并在端部设置传力杆,以改善基床的受力条件;双块式轨道中结合式双层结构的应力水平较分离式双层结构低,在满足双块式轨枕埋置宽度的基础上应采用较窄的道床板宽度。(2)建立了无碴轨道温度应力计算方法根据连续式无碴轨道的裂缝发展特点,推导了连续式无碴轨道的温度应力、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参数分析。为控制连续式无碴轨道的裂缝宽度在容许范围内应将裂缝控制为不稳定裂缝型式。此时钢筋最大应力由混凝土抗拉强度和配筋率控制,最大裂缝宽度则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以及配筋率有关,均与降温幅度无关。采用C40混凝土时,为满足0.5mm的裂缝宽度要求,配筋率应达到0.73%以上,钢筋直径宜在18~25mm间选择。采用高标号混凝土道床板、低标号混凝土支承层以及滑模施工或涂层钢筋时,应对应提高道床板配筋率。综合考虑国外无碴轨道、路面工程温度梯度取值以及遂渝线实测无碴轨道温度场,提出了我国无碴轨道温度梯度建议值。以板式轨道为例,研究了不同约束条件和CA砂浆弹性模量情况下的轨道板翘曲应力,得出无碴轨道翘曲应力可按无限大板进行计算的结论。(3)研究了基础变形对无碴轨道的受力影响将路基不均匀沉降和桥梁挠曲变形假设为正弦和半波正弦曲线,利用考虑基础变形的梁板有限元模型和简化的刚性基础、弹性基础模型对比分析了无碴轨道承载层附加弯矩,研究认为对于正弦型基础变形引起的无碴轨道附加弯矩的计算可采用刚性基础法进行。对于刚度较大的单元式道床板,不均匀沉降限值应适当提高,以保证自重作用下不产生空吊。梁端位移对无碴轨道扣件系统的受力影响较大,特别是错台高度、梁端转角和胶垫刚度。综合考虑列车荷载、错台等因素,从保护扣件受力的角度提出了不同胶垫刚度时的梁端转角限值。梁端位移对无碴轨道上抬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采用大抗拔力扣件系统时,需在梁端部位加强无碴轨道与桥梁的联结。(4)初步建立了我国无碴轨道设计理论与方法将无碴轨道设计分为功能设计与结构设计两部分。功能设计主要用于确定轨道的结构组成和施工方法等,使之满足高稳定和高平顺要求;结构设计则主要根据列车荷载、温度变化及基础变形及其共同作用确定承载层结构配筋等,使之满足强度与耐久性要求。在对国内外无碴轨道总结分类的基础上,对无碴轨道及主要部件进行了功能分析,提出功能设计的概念以保证无碴轨道的高平顺和高稳定性。对于使用寿命要求60年的无碴轨道结构,应保证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始终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宜采用以容许应力法为基础的结构设计方法。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可能会开裂,开裂之后抗弯刚度的降低将引起荷载作用下弯矩的改变,引入结构系数以反映此影响。以双块式轨道为例进行了路基和桥梁上单元式、连续式无碴轨道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算例表明,对于单元式无碴轨道,配筋受列车荷载弯矩控制,而连续式无碴轨道配筋则受降温和混凝土收缩控制。(5)建立了无碴轨道落轴试验模拟模型,对无碴轨道动力特性进行评价以弹性地基上梁板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无碴轨道落轴试验模拟模型,对板式轨道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扣件刚度对各部件加速度影响显著,为降低系统的振动水平,应采用较低的扣件刚度。CA砂浆弹性模量对轨道板和底座板加速度影响较大,底座板加速度明显低于双块式轨道支承层,且频率较低,说明CA砂浆具有一定的隔振作用,为降低下部基础的加速度水平,应采用弹性模量较低的CA砂浆。路基面支承刚度主要影响底座板的加速度,但影响程度较小。为降低系统振动水平,轨道板厚度宜取为0.2m左右,底座板厚度宜取为0.3m。5.期刊论文王中和.李成栋.WangZhonghe.LiChengdong关于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工程定额测定的探讨-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7,22(6)简要介绍无碴轨道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对于客运专线应用中的单元板、纵联板、双块式几种类型无碴轨道施工工艺进行了说明.此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无碴轨道定额测定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内容进行了阐述,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无碴轨道工程定额测定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确定无碴轨道成本进行了探讨.6.期刊论文吴明友.WuMingyou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和铺设条件评估关键技术-中国铁路2006,(10)高平顺性和高精度是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建设的突出特点,对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研究和制定工程测量与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标准,认为工程测量与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是无碴轨道客运专线铁路的关键技术,建立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为一体的高精度测量网,对线下构筑物进行监测和评估是十分必要的.7.期刊论文李伟.LiuFengkui.乔盼.LiWei.LiuFengkui.QiaoPan郑西客运专线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研究-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8,23(4)郑西客运专线渑池至灵宝段路基上采用了结构上具有高度整体性的双块式无碴轨道,其道床为现场混凝土浇筑.这种型式的无碴轨道具有便于施工、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刚度均匀性好、结构耐久性强和少维修的特点.此文重点介绍双块式无碴轨道在郑西客运专线渑池至灵宝段路基上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研究表明,该施工工艺和方法适用于工点类型多,结构复杂的路基.8.学位论文秦文权客运专线复合地基上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与计算分析研究2008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大力发展无碴轨道是我国新建客运专线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无碴轨道由于受自身结构的限制,对路基沉降控制非常严格,要求路基工后沉降不能超过15mm,甚至要求地基为“零沉降”,可以说,客运专线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的核心问题就是沉降控制。本文以我国武广客运专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沉降的控制与计算问题,开展了以下的工作:(1)根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的基本特点,对土质路基上铺设无碴轨道的技术要求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和施工。(2)按照相关试验规程和施工规范,通过开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以检测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并通过路基试验段填筑工艺性试验与路基沉降的现场监测,对武广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进行施工控制分析。(3)从CFG桩复合地基的工作特性和加固机理出发,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并重点探讨了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有关方法。(4)结合武广客运专线里程DK1268+599.38~DK1268+913路段地质资料,运用FLAC有限差分程序,将桩和土按不同的材料考虑,分别计算CFG桩加固前后路基的沉降大小,分析了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采用正交分析法分析了CFG桩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程度,并根据不同桩长、桩距条件下路基沉降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该路段CFG桩的合理桩长与桩间距。(5)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预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等时距的灰色GM(1,1)模型和灰色Verhulst模型,分别对武广客运专线DK1268+769、DK1268+787与DK1268+835三个典型断面的路基沉降进行实例预测,并运用相对误差法对预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分析了灰色理论模型对客运专线路基沉降的预测效果。9.期刊论文王延民.奚正兵.WANGYanmin.XIZhengbing客运专线隧道无碴轨道底板施工技术-隧道建设2008,28(2)无碴轨道底板作为无碴轨道下部基础的主要承载层,其施工质量要求很高,结合隧道作业空间狭小的特点,如何快速、优质完成底板的施工,便成为客运专线隧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通过对大别山隧道无碴轨道底板施工的介绍,以此期望为其它客运专线隧道底板施工提供经验及借鉴.10.会议论文钱振地.刘中华.胡国钰.徐振龙客运专线桥上板式无碴轨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本文是客运专线桥上板式无碴轨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客运专线桥上采用板式无碴轨道是一种新型轨道形式,它能提供稳定的道床结构,是一种高平顺、少维护线路.通过秦沈客运专线双何特大桥首座曲线桥上板式无碴轨道施工,总结其不同于常规工程施工特点,从轨道板、CA砂浆研制,到现场底座混凝土施工、轨道板安装及CA砂浆灌注做简要介绍。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ac8850d-8164-45a2-95f5-9dd70154d637下载时间:2010年8月19日
本文标题: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3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