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2016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专 题 篇ReportsonSpecialSubjects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祝华新 潘宇峰 陈晓冉摘 要: 2016年国内网络舆论场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政府对互联网的管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网上对政府决策和公共治理的“吐槽”大幅减少。“小粉红”群体崛起,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体制的捍卫;而基于网络直播平台的“网红”越发流行,标志着新生代网民政治参与兴趣消退,而转入自我表达和娱乐的心态。关键词: 舆论圈层 问答型社区 客户端算法 小粉红 网红 意见人士2016年,网络舆论场对政府决策和公共治理的吐槽大幅减少,网络922作者皆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社会蓝皮书“公知”①作为一个群体已告式微。与此同时,年轻的一代网民对于政府和体制更为拥戴和支持,对网上杂音群起而攻,构成了正面舆论的强势。2016年以北京雷洋案②为代表,一线城市居民和中等收入阶层在一些突发事件和股市、住房、教育、个税等热点问题上展现出焦虑不安情绪,他们对于社会走向产生观望心态,成为舆论场的一股暗流。2016年网络舆论场还有两个特征,其一是在部分网民中产生意识形态分歧和争论,需要弥合撕裂、凝聚共识;其二是港台问题和国际话题受到网民强烈关注,境内外舆论呈现冲撞之势。一 2016年网络舆情基本特征2016年,是互联网上表层杂音渐消、深层潜流涌动的一年。网民关切点的转换,提示当下社会生活基本面已发生微妙变化。(一)政府对互联网的治理保持持续高压态势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依法关闭了上百个传播歪曲党史国史的公众账号,对论坛、微博等平台上歪曲党史国史的内容也进行了查处。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网络安全法》,从专业角度界定了网民的权利和义务。它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同时,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不得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宣扬恐怖主义、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等。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重点,从敏感议题、重点网友转向网络平台,“重基本规范、重基础管理,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网站主体责任”。032①②公共知识分子,近年来在网络语境中含贬义。北京居民雷洋2016年5月7日晚离家后失联,警方指认其涉嫌嫖娼,非正常死亡。在舆论压力下,检察机关介入调查。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二)“正能量”宣传在社交媒体中赢得话语权在网上正能量宣传方面,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58家网络媒体参加“长征路上奔小康”活动,相关网络新闻共有215万篇,微博话题“长征路上奔小康”“筑梦长征路”等总阅读量超10亿次。红军“半床被子”的故事在社交媒体上打动年轻网友。2016年10月,由中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反腐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网等设立视频专题页面,累计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外媒对“中国现代史上最强反腐手腕”也给予高度评价。(三)舆情热点向城市居民群体转移2016年的舆情事件,更多地涉及城市居民、中等收入阶层关注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人格尊严和法治保障。如教育类舆情(如常州“毒土地”事件、北京等多个城市“毒跑道”事件、湖北江苏“减招”风波)、医疗类舆情(如广州医生陈仲伟被患者杀害、大学生魏则西之死、山东非法疫苗案)、金融类舆情(如股市“熔断”、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案)、各城市新一轮楼市调控、网约车合法化进程、如家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等。这些提示舆情事件有从利益受损群体向国民主力阶层扩散的趋势。比较典型的是,城市居民在雷洋案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担心“今天不关心雷洋,下一个遭遇不测的就是自己”。而事关收入多寡“年收入12万元以上被定为高收入群体,要加税”的传闻,也引发城市居民吐槽。(四)“广场式舆论”与“茶馆式舆论”背离近年来,在微博、BBS、新闻跟帖等公开的“广场式舆论”中拥护政府和体制的声音占了上风;对公共治理的“吐槽”下沉到微信群、线下私人聚会等小众、私密的“茶馆式舆论”中。在当前的社会转型中,如适度包132社会蓝皮书容网民公开发声,让网络反映基层治理存在的矛盾,提出意见诉求,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广场式舆论”风平浪静不一定就能高枕无忧,还需要仔细体察“茶馆式舆论”的潜流和线下的社会问题,毕竟直面矛盾、解决问题才是釜底抽薪的舆情应对法。(五)全民法治意识增强,对热点案件的关切不减从2016年7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所有公开开庭的庭审活动原则上均通过互联网直播。司法体制改革迅速推进,重审疑案,平反冤案,得到舆论广泛好评。网民关注多年的聂树斌案,由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6月决定依法提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天津非法维权律师审判案,给“法律人共同体”带来一定冲击,但案件的全程微博图文直播,使国内舆论场上正面的声音起到覆盖作用。外媒记者从一开始的“不相信有料”,变为主动紧盯官微“找料”。2016年初,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广州与新闻媒体座谈时,提出司法机关要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共同建设法治社会的命运共同体。以微信公众号“@长安剑”为代表的政法新媒体,提供权威信息源,推动舆论场理性监督政法热点事件,而非发动情绪化的“舆论审判”,促成网络舆情“拨云见日”而非“煽风点火”。(六)在网络热点问题上,意识形态因素凸显近年来,网上对于改革前和改革后两个历史时期存在理解上的分歧。在市场取向的改革中利益受损的人群,表现出对计划经济时代的怀念。面对中国社会贫富分化的现实,网络舆论场上强调公平的左翼声音要大于强调个人自由的右翼。2016年7月,《炎黄春秋》杂志的主管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宣布改组杂志社领导班子,撤销原社长杜导正职务,派人进驻并编辑新刊,引发知识界的关切。从“毕福剑饭桌妄言”事件以来,网络舆论场产生诸多分歧和争议。232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目前,社会治理对右翼表述的管理敏感而主动,对左翼表述则缺乏明确边界,尤其要警惕“极左”思想与民粹的勾连,使舆论压力溢出互联网,在街头寻求表达渠道。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进入攻坚克难时期,需要官民之间、社会各界对变革的节奏和力度达成共识,同时克服来自“左”“右”两个方向的杂音干扰。(七)境内境外舆论场交互,民意隔阂需要沟通化解由于经济不景气、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影响,港台青年对前途感到悲观失望。2016年大年初一夜里,香港旺角因无牌小贩与到场取缔的食物环境卫生署人员发生冲突,香港本土派人士赶来,演变成骚乱。而此前铜锣湾书店事件,各方对“一国两制”的前途深表关切。2016年10月,香港特区立法会两名候任议员在宣誓仪式上刻意以侮辱性词语称呼中国,并展示标语宣扬“港独”,引起轩然大波。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释法”,明确规定不依法宣誓即丧失公职资格,表明中央政府坚决遏制“港独”的立场。台湾方面,在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1月20日晚,大陆有2400万注册用户的百度贴吧“李毅吧”发起“帝吧出征”行动。网友集体“翻墙”登录“脸书”(Facebook),到蔡英文和台湾深绿媒体账号下发帖抗议,表达对国家统一的支持和捍卫,8小时内刷出40000条评论。两岸青年网友的“表情包”大战,以各自的美食、美景和“感人的诗歌”来过招。这样的隔空对话对于两岸渐行渐远的民意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两岸三地的社交媒体对于民意的表达,特别是年轻人的社会化,影响较大。台湾《中国时报》评论称,大可不必担心两岸网友的对立,反而应鼓励更多民众参与其中,只有这样,过去对两岸民情差异无感的人才会想去正视问题,同时,若能怀着善意和幽默的心情看待,则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谅解氛围。过去一年,中外关系呈现波诡云谲的局面。南海仲裁案中,中国网络舆论同仇敌忾,坚决支持政府“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的立场,与西方332社会蓝皮书舆论分庭抗礼。《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最终裁决”出台前后连发两条微博,以“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为标签,配发一张包含南海诸岛的中国地图,共转发528万次,收获评论19万条,被点赞约132万次,24小时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27亿次。二 2016年舆论压力的量化分析本报告对本年度蓝皮书覆盖时段(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内每月热度排名前50的600件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试图刻画过去一年的互联网舆论压力状况。表1 2016年20件热点舆情事件单位:千篇,%热度排名事件报刊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微信APP热度1杭州G20峰会3616026595472800327328997622南海仲裁事件184411617006533076240037797373雷洋事件16223756664346752921193933742016年美国大选954435203574546158318192485王宝强离婚事件4222075572453285175318690926魏则西事件10216914034001041195810690677女排奥运夺冠“女排精神”成舆论热点941276202112673118917988768网络直播带动“网红”57240822021056122913686089A股熔断机制实施四天后暂停732033448453182529518577102016年全国多省份暴雨洪灾87126213610413267443840411山东“问题疫苗”事件5311701569316894625828512各地网约车新规出台291004796515756446808213校园“毒跑道”引舆论关注24424936426420761785414杨改兰案与《盛世中的蝼蚁》引争议23496110897959517773815赵薇新片《没有别的爱》引风波053301054712144525376874322016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续表热度排名事件报刊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微信APP热度16北京如家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12294402557114712740417朴槿惠“闺蜜门”13316170121604610712318江苏、湖北等地高考减招风波081715313111016107705819帝吧表情包大战0421349209929115704520“连云港反核”群体性事件051294126137119046736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2015年热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入对新闻客户端的数据考察,制定了新的舆情热度指标。具体包含报刊、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微信、App七类媒介形态,并运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邀请近20名舆情研究领域的专家针对七大形态的权重进行赋分。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每一热点事件的舆论倾向性做了量化处理。事件中针对官方的正负面舆论倾向对应的具体含义为:1—极端负面,2—较为负面,3—中性,4—较为正面,5—极端正面。综合计算事件的热度和舆论倾向性,得到最终的舆情压力指数。当舆情压力指数为正时,负面舆情占主导,当舆情压力指数为负时,正面舆情占主导。本报告将热点事件分为公共管理、社会矛盾、公共安全、企业舆情等八大类别,可以看出:①2016年的舆情热点事件讨论热度较2015年有明显下降,时政话题的网民关注度的持续低迷,使得舆论场的整体压力有所缓解。②公共管理依然是舆情事件最多
本文标题:2016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1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