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复习
1/5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3、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4、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②被除数÷商=除数5、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6、循环小数问题: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7、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3.轴对称图形的法:(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平移: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2.平移的基本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3.平移图形的画法:(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并标上相应字母。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2/5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一百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共25个。把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平行四边形底=面积÷高a=S÷h平行四边形高=面积÷底h=S÷a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他们的面积也是相同的。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因此:三角形面积=底×高÷2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三角形底=面积×2÷高a=S×2÷h三角形高=面积×2÷底h=S×2÷a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因此:梯形面积=底×高÷2=(上底+下底)×高÷2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b)h÷2梯形高=面积×2÷(上低+下底)梯形上底=面积×2÷高—下底梯形下底=面积×2÷高—上底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也就是分数具有相对性。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像241,551这样的分数叫作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1。带分数的读法:241读作:二又四分之一。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3/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不为0)。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1、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2、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3、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1、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2、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3、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分数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组合图形面积: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4/5《期中复习》知识清单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根据,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然后根据除数是的除法进行计算。2、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3、减法的性质:4、(1)、乘法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a×﹙b÷c﹚=5、我们只在(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6、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数:2、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一定是。7、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的倍数。8、一个数的倍数是的;因数是的。(填“有限的”或“无限的”)9、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题型精讲例1、2、玩具厂购买一批布,原来做一个玩具熊需要0.8米,可以做720个。后来改进技术每个节约用布0.2米,这批布现在可以做多少个?同类练习1、列式计算:一个数的1.5倍是3.1与0.4的差,求这个数。例2、一个小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增加了69.84,这个小数原来是多少?5/5同类练习1、一个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所得的数比原来小51.102,这个小数原来是多少?例3、用2、5、0、6四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两位数。1.组成的数是偶数。()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3.组成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类练习1、按要求在□里填数:①3□6是3的倍数,□里最大填()。②17□是2的倍数,□里最大填()。③25□是3和5的倍数,□里最大填()。④84□是2、3和5的倍数,□里最大填()。例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数:(6分)20=()+()=()+()+()39=()+()=()-()同类练习1、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偶数还是质数456+782()1025+6487()104+513()15+16+17+18()
本文标题: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知识点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1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