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
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材解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口号及抗击八国联军的有关史实。2.通过对“扶清灭洋”、义和团失败等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梳理八国联军、义和团、清政府之间的活动,学会整理历史发展线索的方法。2.通过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会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帝国主义侵略者凶恶而贪婪的本质,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重要根源之一,从而增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警惕性,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2.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教学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高,以至于有人说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2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讲授新课]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展示材料:“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展示图片:义和团成员思考:义和团为什么迅速在山东兴起?为什么会不到三月就“遍地红”?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的猖獗。(3)发展原因:清政府的招抚、利用。3.展示材料: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兄,大清一统靖江山—-《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评价这些主张?(扶清灭洋)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进步性: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对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积极的作用。局限性:“扶清”反映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带有迷信等色彩,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灭洋”又表现出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二、抗击八国联军1.八国联军侵华讨论: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3(不同意;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其侵华的直接原因。)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如下问题:爆发时间:1900年6月初参与国家:英、法、美、俄、德、意、日、奥(奥匈帝国)统领: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展示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侵华的情景。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列表归纳战役结果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撤回天津大沽之战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围攻西什库教案和东郊巷使馆区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炮轰紫竹林租界新课标第一网新|课|标|第|一|网天津保卫战聂士成壮烈殉国,天津失陷北京保卫战北京陷落展示相关图片,体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史实。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结合课本明确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展示材料:“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讨论: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受?(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4.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展示图片,充分体现侵略者的罪恶。4三、《辛丑条约》的签订列表归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讨论:《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讨论后教师总结: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展示慈禧太后图片和回京时的情景及“相关史事”总结展示: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秋瑾《宝刀歌》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西方侵略者,但《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惊破了奴才梦的中国人怎样才能挽救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深渊的中国?苦难深重的中国如何才能摆脱屈辱、走向自强?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应该做出怎样的抉择?板书设计5达标测评巩固新知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B)A.清政府的统治腐朽B.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2.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B)A.西方侵华史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D.中国人民探索史3.“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与这一规定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21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