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关于大学生国学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1)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实践调研报告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调研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阅读国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负责人:刘丽婷所在院系:11工商管理1班任课教师:周敏华日期:2012-12-15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践教学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科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实践情况简表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题目关于大学生阅读国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实践时间2012-11-27至2012-12-15实践地点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实践方法线上、线下问卷调查、走访同学、查阅书籍和资料指导教师周敏华实践教学成绩实践小组成员(不超过6人)实践内容摘要大学生对于国学的了解情况及其阅读现状大学生国学阅读不足问题的研究分析大学生阅读国学的出发点、目的和态度阅读国学对于当代大学生是否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国学近年的兴起对于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主要实践收获1、能够了解到国学的含义和时代精髓2、认识到了当今大学生们的文化缺失和国学精髓阅读的现实可行性、必要性3、认识到国学精髓的普及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对于当今加强大学生文化修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促进作用4、认识到了大学国学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应努力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经典文化,大学生要时刻以主人翁精神,接受社会和人民的考验,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3腹有诗书气自华——关于大学生阅读国学现状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沉淀,是在不同民族的碰撞与融合中形成的异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当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在文化多样化与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不少专家学者都在呼吁着国学的兴起,但是,目前国学的兴起情况仍不容乐观,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国学都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在日常的阅读中,对于国学的关注程度是相对较低的。国学的概念对于国学,一般的定义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理应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和外在条件,对国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国学得到传承和弘扬。国学的精髓概括而言包括见贤思齐立德修身忠孝天下以下,是我们小组的调查情况,希望可以引起大学生对于国学的阅读兴趣,共同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兴起和昌盛。二、调查内容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性别比例和年级大学生对于国学的了解情况对于阅读国学的兴趣度、障碍以及是否有阅读的习惯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否涉及国学、由哪种途径了解到国学4大学生对于国学的了解情况是否与西方文化冲击有关大学生阅读国学的出发点以及目的大学生对“学国学吃亏”这一观点的看法阅读国学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大学生对于国学逐渐兴起的态度你对大学增设“国学门”这一学科的看法三、调查目的开展此次调查为了达到以下目的:4、大学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国学也正在兴起,如何普及国学的学习与阅读、将国学融入大学生的课程里仍是一个重要且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努力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经典文化,时刻以主人翁精神,接受社会和人民的考验,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四、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63名本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44名外校的同学)四、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报告数据收集和分析主要采用了通过问卷星网站()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和通过平面媒体进行线下问卷调查的方法;定性方面:对身边的同学进行访谈和书籍、资料的研究。两种方法结合最终形成报告。五、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8日—2012年12月15日六、调查结果分析(一)样本(受访大学生)的分布状况1、来源地和专业分布:本次调查我们利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动员我们的高中校友们调查了107名大学生(包括线上67名线下40名),其中有100名来自于广东、1名来自于四川、1名来自于澳门、1名来自于湖北、1名来自于广西、1名来自于陕西和1名来自于湖南的大学生朋友;同时,我们调查的大学生们专业的涉及范围也很广,包括了管理类、电子通信类、建筑工程类、外语类、社会学、政治法学类、医学类、会计和生物技术等等;1、能够帮助大学生们了解到国学的含义及其时代精髓2、帮助大学生们认识到当今自身的缺失、了解到国学精髓阅读具有现实可行性、必要性3、帮助大学生认识到国学精髓的普及教育对于时代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今加强大学生文化修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促进的作用;从而鼓励大学生们学习国学、阅读国学。5受调查大学生的年级分布1386710102030405060708090100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人数2、性别和年级分布:由我们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男生占了总人数的42%,而女生则占了58%,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是较为合理且具有代表性的。而年级分布绝大部分是大二的同学,达到86名,仅有13名大一新生、7名大三学生和1名大四学生。不过这对我们的调查客观上影响并不大。(二)样本的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1、大学生对于国学的了解情况及其阅读现状随着当代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进行阅读的媒介多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电子书的出现、快餐文化的普及以及社会的高负荷运转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现在的人们很少有时间坐下来耐着性子慢慢看书。当代大学生们忙于“搞关系”、“赚学分”、“找兼职”课余阅读时间也在不断地“缩水”甚至消失,更别说阅读我们的国学经典了,因此我们进行了此次的社会调查:受调查的大学生性别比例42%58%男女调查对象对国学的了解程度12%76%12%知道有模糊的概念完全不了解6从上表可看出,受调查的大学生们对问题“在此次问卷前,你原本了解国学吗?知道国学是什么吗?”的问题中,大学生对国学有模糊的概念的人数比例高达76%,其中完全知道并了解国学的仅占了总调查人数的12%、而完全不了解国学是什么的比例的也占了12%。而下图是关于“你平时有阅读关于国学方面书籍的习惯吗?”的统计结果,结果中显示,仅有9.35%的调查人群表示有阅读国学方面书籍的习惯,然而有90.65%的人群表示“偶尔会涉及到一点”、“完全没有”阅读国学方面书籍的习惯。从上面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不被重视但日益严重的问题——“大学生们不了解国学、对国学的涉及和阅读不足”,从另一个更深层的角度看待,这关乎了我们大学生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育,也是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继承、社会主义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2、“大学生不了解国学、对国学的涉及和阅读不足”的问题分析一方面,我们阅读某样书籍的前提是要对它产生想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针对这一状况对大学生们设立了“你对国学经典类书籍的兴趣度是?”的问题,而从下表的结果显示,有35%的大学生表示“不感兴趣”,58%的大学生表示“有些兴趣”,仅有7%的大学生表示9.35%66.35%24.30%0.00%20.00%40.00%60.00%80.00%人数1情况是否有阅读国学方面书籍的习惯完全没有偶尔会涉及到一点有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类书籍的兴趣度35%58%7%不感兴趣有些兴趣很有兴趣7“很有兴趣”,从我们的调查中可知道,能够很有兴趣并主动接触国学书籍的同学是少之又少的,但是从“有些兴趣”的人数可看出大学生对于国学经典书籍的兴趣度仍是比较乐观、且具有开发潜力的。在另一项“作为大学生的你,进行国学阅读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中,有62名大学生表示“缺乏兴趣”、次之是“缺乏时间”、“缺乏途径”和“缺乏方法”,还有其他“没有好的书本推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兴趣是大学生对于国学阅读不足的主要原因。为什么大学生们对国学的兴趣如此之低呢?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对国学的不甚了解有重要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为何大学生对国学知识不甚了解。从大学生的课程上看,当代大学生们在面临专业选择时,动机大多是要“热门”、“就业率高”、“回报率高”等的专业类型,对于需要下苦功、埋头搞研究、搞学术的专业都被大学生们自动过滤和放弃掉。如今更是缺乏专攻于某一文化经典的学子们,在我们一项“你的专业是否涉及国学?有的话,是多还是少”的问题中,数据显示,70%的大学生表示专业“没有”、“基本没有”涉及到国学,19%的大学生表示一般,仅有11%的大学生们表示专业涉及大学生们专业涉及国学的多少多11%一般19%基本没有37%没有33%多一般基本没有没有大学生们阅读国学主要障碍6228854010203040506070缺乏兴趣缺乏时间缺乏途径缺乏方法其他原因人数8到“多”的国学内容。大学专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大学生知识获取类型和知识的总积累、也影响了我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向。除了大学生专业的问题外,与我们大学生们父辈、长辈的传承、教育也有重要的联系,在我们“通常情况下,你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到国学的呢?”仅有7人表示是由“家庭教育、父母的教导”而了解到国学的,这说明在中华经典文化、文学的继承上,存在着长辈不了解,后辈不主动求解的问题。虽有49人表示“课堂上课堂上,老师的教导”,但客观上,当代大学生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国学知识只是浅显易懂的一小部分,而且绝大部分同学课上难以集中精力听讲,而对于部分在自身接触书籍、网络时了解到国学的同学也存在了解不够全面、深入的问题。考虑到大学生生活的社交、生活、文化环境后,我们还进行了一项“你觉得大学生对国学的不甚了解,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有关系吗?”,数据显示,有50.47%的同学表示“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大学生接触的、参与的基本都是西方礼仪、文化,部分中华文化已被社会和人们丢失和淘汰”,次之是44.86%的大学生表示“一般般,在大学生活中,这些文化现象都是大学生们自己的选择”,仅有4.67%的大学生觉得“没有关系”。你觉得大学生对国学的不甚了解,与西方文化的冲击有关系吗?看法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有很大关系,目前大学生接触的、参与的基本都是西方礼仪、文化,部分中华文化已被社会和人们丢失和淘汰54人50.47%一般,在大学生活中,这些文化现象都是大学生们自己的选择48人44.86%没有关系,另有原因5人4.67%大学生们了解国学的途径74921300102030405060家庭教育,父母的教导课堂上,老师的教导图书馆的书籍中电视、网络等媒体人数系列19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思潮等的确会被时代所淘汰,但是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沉淀,是在不同民族的碰撞与融合中形成的异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而作为新时代的开拓者的我们,更加不能抛弃优秀的中华文化经典。应时刻谨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时刻警惕西方文化的侵蚀,巩固中华文化的根基。(三)样本的进一步分析1、大学生阅读国学的出发点、目的数据显示,有50%的大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的出发点与目的是“对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大有裨益”,26%的大学生是为了“写文章或报告时能‘吊吊书袋’”、其余14%是“无聊时的休闲派遣”和10%“应家长、教学要求,被逼无奈”。从中可以看出,普遍的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到国学对于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不过仍是有部分大学生是为了应付课程教学作业。2、阅读国学对于当代大学生是否有现实意义据有关报道,某些省份省教育厅要求加强对传统文化等专题教育内容的管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一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复旦教授钱文忠则称,按国学经典标准培养孩子,到社会上90%要吃亏。学国学是否会吃亏呢?基于此,我们对大学生们也设立了以下这项问题“现在网上有‘学国学吃亏’这一观点,你认同吗?”大学生对网上“学国学吃亏”这一观点的看法看法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认同,国学谈的忍让、不争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下会吃亏5人4.67%中立
本文标题:关于大学生国学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2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