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笔顺教学一、笔顺教学的重点•笔顺是汉字笔画书写的先后顺序。汉字笔顺的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先横后竖”原则•从“十”和“木”这两字来看,比较好理解。•但是,如果按照此原则,•“王”:“横—横—横—竖”的书写顺序。•“土”和“士”:“横—横—竖”的顺序,•“上”:“横—横—竖”的顺序。•所以,在笔顺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对汉字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将拆分出来的部件的笔画,•按照相离、相接和相交进行分类。相离的笔画•可采用自上而下的规则,如,“二”、“三”;•或采用从左到右的规则,如,“川、儿、心”。相接的笔画•可以采取从上到下的规则,•如,“丁、了、工”;•也可以采取从左到右的规则,•如,“午”的头;•也可以采取先撇后捺的原则,•如,“人、入”。相交的笔画•如果是横竖相交,按照先横后竖的原则,如,“十、七”;•如果是撇和捺相交,按先撇后捺的原则,如,“义、文”;•如果撇、捺和横相交,先写横,后写撇、捺,如,“力、丈、大、夫”。相接+相交•如果一个字既包含相接笔画,•也包含相交笔画,•应把该字拆分到相交笔画这个层次,然后再按照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原则书写。相接+相交•例如,“王”字,先拆分成“一、十、一”三部分,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原则,书写顺序为“横—横—竖—横”;•又如,•“丰”字就是一个笔画相交的字,•按照先横后竖的原则,•笔顺应为“横—横—横—竖”。•再如,•“士”字可以拆分为“十、一”两部分,•按照从上到下的原则,•正确的书写笔顺为“横—竖—横”。合体字•对于合体字,也应先进行结构拆分,•再对拆分出来的部件再进行笔画的拆分,保留相交笔画,按照上述笔顺规则书写构字部件,•最后,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内、先外后内再封口的原则,•把部件的笔顺综合起来。半包围结构•在合体字中,值得一提的是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分为五种情况:•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边未包围•下边未包围•右边未包围•一是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如,“匈”和“厌”,•应采用先外后里的顺序;•二是左下包围结构,•如“远”,•此时应按先里后外的顺序,•先写“元”,再写走之旁;•三是上边未包围的,•如“山”,应按照先里后外的顺序,•写成“竖—竖折—竖”;•四是下边未包围的,•如“同”,应按照先外后里的顺序;•五是右边未包围的,•如,“医”,•按照先上后里再左下的规则,•笔顺是•“横—撇—横—横—撇—点—竖折”。“先中间后两边”•“先中间后两边”的原则适用范围比较小,如“小、水、办”等笔画较少的的独体字。•“川、班、谢”等也可分为三部分,•但它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书写。•“火”是先两边后中间。•汉字的笔顺规则不多,•但具体分析起来,情况比较复杂。有些字,笔画相同,字形相似,•但笔顺不同。•如,“力”的笔顺是“横折钩——撇”,•“九”的笔顺是“撇——横折弯钩”,•这是受到笔势的影响。•“力”的横折钩的钩是向内的,也就是说,钩提笔后,笔势指向撇的起点,这时,撇书写起来很方便、自然;•而“九”的钩是向外的,钩提笔后,笔势并不指向撇的起点,因此,先写撇,后写横折弯钩。笔顺易错的字•匕•丸•万•及•乃•门•与•为•长•火•可•北•女•……笔顺易错的字匕:撇——竖弯钩丸:撇——横折弯钩——点万:横——横折钩——撇及:撇——横折折撇——捺乃:横折折折钩——撇门:点——竖——横折钩女:撇点——撇——横与:横——竖折折钩——横为:点——撇——横折钩——点长:撇——横——竖钩——捺火:点——点——撇——捺可:横——竖——横折——横——竖钩北:竖——横——提——撇——竖弯钩二、笔顺教学方法•(一)展示•1.笔画跟随:把汉字在书写过程中每增加一个笔画所出现的字形依次呈现,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这是汉字笔顺教学最为常见的方法。•2.笔顺标注法•笔顺标注:在每一笔画的起点标注该笔画在该字书写过程中的序号。笔顺标注法(二)笔顺的练习•1.口述法•口述法:让学生按照笔顺说出汉字笔画的名称。•2.标注法•让学生按照笔顺,在每一笔画的起点标注该笔画在该字书写过程中的序号。•3.指认法•让学生指出(说出)某一笔画是第几笔,•或者该字的第几笔是哪一笔画。(二)笔顺的练习:指认法(二)笔顺的练习:判断•4.判断正误法•让学生利用汉字笔顺规则,•判断汉字笔顺的正误。(二)笔顺的练习:解释•5.笔顺解释法•教师展示不同的笔顺,学生分析正确书写顺序的原因。汉字书写基本功一览表•一、汉字笔画名称表•二、汉字笔顺规则表•三、笔画易错的汉字表•四、笔顺易错的汉字表•五、汉字间架结构表•六、部首名称表
本文标题:笔顺--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3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