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精学精解表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精学精解表章条每条的内容精学精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党内法规,制定本条例。本条指出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与依据。第二条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党组织应当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党性,提高素质,认真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条明确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地位与作用。第三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党员队伍。本条提出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第四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将严的要求落实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接受教育管理;(二)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党性教育和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党员遵守党章党规党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党员教育管理质量和实效,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四)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支部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作用。本条规定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遵循的4项原则。章数条数每条的内容精学精解第二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五条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自觉学懂弄通做实。本条提出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这个任务的总体要求。第六条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精神、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政治自觉、理论自信、情感融入。建立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的党员教育教材体系。[1]教育引导党员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2][1]指出了指出学什么,建立什么样的党员教育教材体系。[2]怎么结合学的具体内容要求。本条提出了学习的具体内容要求,指出学什么,建立什么样的党员教育教材体系,怎么结合学的具体内容,是对第五条的内容具体化第七条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组织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采取集中轮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组织生活、在线学习培训等方式,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推动党员学深悟透、入脑入心。本条明确规定了党员学习教育方式、机制与成效。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党员,形成什么样的机制,达到什么成效。具体点出党员学习教育5种常用方式。第八条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引导党员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过硬本领,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全面学、系统学、贯通学、深入学、跟进学,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1]规定了学风、要求与成效。[2]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要求与成效。本条规定了党员的学风、要求与成效,提出党员领导干部示范学习要求与成效章数条数每条的内容精学精解第三章党员教育基本任务第九条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基本知识,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努力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本条提出了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的具体任务要求。第十条突出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教育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做到“四个服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本条提出了突出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的具体任务。第十一条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引导党员牢记入党誓词,坚持合格党员标准,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培育良好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家风。加强宪法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本条提出了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的具体任务。第十二条加强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本条提出了加强党的宗旨教育的具体任务。第十三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本条提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体任务。第十四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围绕贯彻执行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推进落实重大任务,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世情国情党情,回应党员关注的问题,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本条提出了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具体任务。第十五条注重知识技能教育,根据党员岗位职责要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引导党员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等,帮助党员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增强服务本领。本条提出了注重知识技能教育的具体任务。章数条数每条的内容精学精解第四章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主要方式第十六条党支部应当运用“三会一课”制度,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党员应当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进行学习交流,汇报思想、工作等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参加双重组织生活。[1]党支部应当每月开展1次主题党日,贴近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开展志愿服务等。[2]党员应当按期交纳党费。党组织应当做好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3][1]规定了“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共2项最基本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方式.[2]规定了支部主题党日1项基本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方式.[3]规定了党员交纳党费1项基本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方式,并提出要求。本条规定了“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支部主题党日、党员交纳党费4项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方式的内容。第十七条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一般以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小组会形式进行。本条对组织生活会进行了规范,规定了召开的频次、形式。第十八条党支部一般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组织党员进行评议。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员大会根据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情况,提出评定意见。[1]民主评议党员可以结合组织生活会一并进行。[2][1]规定了民主评议党员的频次、程序。[2]规定了民主评议党员合并进行方式。本条对民主评议党员进行了规范,规定了频次、程序、合并进行方式。第十九条基层党组织应当注重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党组织负责人应当经常同党员谈心谈话,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本条对基层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提出要求,分别规定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谈心谈话。章数条数每条的内容精学精解第四章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主要方式第二十条市、县党委或者基层党委每年应当组织党员集中轮训,主要依托县级党校(行政学校)、基层党校等进行。根据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重点任务,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和党员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本条对市、县党委或者基层党委集中轮训党员提出要求,规定了轮训频次、阵地、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要求、培训时间要求。第二十一条党组织应当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组织党员认真参加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围绕学习教育主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查找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1]省级党委、行业系统党组织可以根据党员思想状况和党的建设需要,适时开展专题学习教育。[2][1]对党组织提出的要求,规定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方式是党内集中学习,达到目的是查找解决问题。[2]对省级党委、行业系统党组织提出要求,指出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方式是专题学习教育。本条对党组织及省级党委、行业系统党组织提出要求,规定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方式、目的。第二十二条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不同群体党员实际,通过树立、学习身边的榜样,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引导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先争优,在联系服务群众、完成重大任务中勇于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1]鼓励和引导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党员应当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自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对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出要求,规定了发挥作用的手段、载体平台及达到的成效。载体平台4种,分别是: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2]对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提出要求。对关怀老党员提出要求,针对实际情况规定了具体方法方式。)要求。第二十三条党组织应当坚持从严教育管理和热情关心爱护相统一,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激励关怀帮扶党员。采取灵活方式,进行教育管理服务,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身患重病甚至失能的党员,组织活动和开展学习教育不作硬性要求,党组织通过送学上门、走访慰问等方式,给予更多关心照顾。[2][1]对党组织激励关怀帮扶党员提出要求。[2]。本条提出了党组织激励关怀帮扶党员要求,针对老党员的实际情况规定了具体方法方式。章数条数每条的内容精学精解第五章党籍和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第二十四条经党支部党员大会通过、基层党委审批接收的预备党员,自通过之日起,即取得党籍。[1]对因私出国并在国外长期定居的党员,出国学习研究超过5年仍未返回的党员,一般予以停止党籍。停止党籍的决定由保留其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作出。[2]对与党组织失去联系6个月以上、通过各种方式查找仍然没有取得联系的党员,予以停止党籍。停止党籍的决定由所在党支部或者上级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停止党籍2年后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按照自行脱党予以除名。[3]对停止党籍的党员,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程序恢复党籍。对劝其退党、劝而不退除名、自行脱党除名、退党除名、开除党籍的,原则上不能恢复党籍,符合条件的可以重新入党。[4][1]规定了取得党籍的起始时间。[2]规定了停止党籍的起始时间,及作出停止党籍的责任主体。[3]规定了失联党员停止党籍的起始时间,除名时间,及作出停止党籍的责任主体。[4]规定了恢复党籍、不能恢复党籍的情况。本条规范了党籍管理的有关内容,具体对取得党籍、停止党籍、恢复党籍、不能恢复党籍的情况进行规定。第二十五条党员组织关系是指党员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隶属关系。[1]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者其他特定组织。有固定工作单位并且单位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党员,一般编入其所在单位党组织。没有固定工作单位,或者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党员,一般编入其经常居住地或者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园区、楼宇等党组织。[2]党员工作单位、经常居住地发生变动的,或者外出学习、工作、生活6个月以上并且地点相对固定的,应当转移组织关系。具有审批预备党员权限的基层党委,可以在全国范围直接相互转移和接收党员组织关系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精学精解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6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