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理论 > 河南省-2008至-2017-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
河南省2008--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十套卷2008年河南省对口升学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勃然大怒搬门弄斧无足轻重寂寞B.兢兢业业百战百胜惩前避后希冀C.求全责悖岌岌可危不可救药迟疑D.大有裨益招摇撞骗只言片语肮脏2.下列语句与作家连线有误的一项是()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C.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柳永D.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3.《项链》的作者是()A.莫泊桑B.欧·亨利C.莎士比亚D.托尔斯泰4.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古典长篇小说是()A.《红楼梦》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5.中国现代文学中“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A.鲁迅B.孙犁C.茅盾D.郁达夫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董存瑞》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C.貌似年轻的外公其实已经六十五岁了。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7.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日夜望将军来,岂敢反乎得分评卷人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9.小说的三要素是故事情节、抒情和环境。()10.《帆》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著名诗篇。()11.《论语》的作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12.为报答祖母的抚育之恩,李密写下《陈情表》,“辞不就职”。()13.通知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问题,请求指示或批准时使用的公文。()14.《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一篇优美的散文。()15.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可以分为立论和驳论。()16.鲁迅盛赞《赤壁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得分评卷人三、现代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A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B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17.解释词语。(每空1分,共2分)苍苍垂垂18.给加点的字注音。(每空1分,共2分)膝()鬓()发19.文段A作者所说的幸福是。(2分)文段B作者所说的幸福是。(2分)文段B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10分)我赞美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甚至下面的根已经被斫,而上面的花叶还是欣欣向荣,在那里作最后一刻的威福,真是可恶而又可怜!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它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为了它高而不忘本。20.解释词语。(每空1分,共4分)高踞蒸蒸日上斫欣欣向荣21.本文段选自《杨柳》,作者是,(1分)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1分)和。(1分)在本文段中,作者抓住了杨柳(1分)的特点,歌颂了杨柳(2分)的可贵品质。得分评卷人四、文言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空1分,共4分)学不可以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假舆马者君子生非异也23.翻译下列句子。(2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4.本文段选自荀子的《劝学》,其中“劝”的意思是。(1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属于到装句中的。(1分)上文第一段使用的五个比喻是、(1分)、、(1分)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本文的中心论点(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是。(1分)得分评卷人五、作文(3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2008年4月7日,北京奥运火炬在法国巴黎传递,“藏独”分子冲向我国残疾女运动员金晶,企图从她手中抢走火炬。金晶面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用她那残弱的身驱捍卫着奥运精神。她说:“传递圣火路上越是艰难,就越能体现传递的价值。而且圣火不能在我手中灭,火炬也不能在我手中丢。我看到在现场摇着国旗的中国留学生,也看到了为我抵挡和拉开破坏分子的工作人员,我听到了他们一直在喊着:姑娘加油!中国加油!除了拼命去保护我手中的奥运圣火,我还有其他选择吗?这个时候,除了坚强,我别无选择,决不能哭。”要求:请依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题目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D2.C3.A4.A5.B6.C7.A8.D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16分)9.×10.√11.×12.√13.×14.×15.√16.×三、现代文阅读(19分)17.灰白色(1分)将近(1分)18.xī(1分)bìn(1分)19.享受天伦之乐(家庭温情)(2分)乐观的心态(2分)排比(1分)20.高高地蹲或坐(1分)比喻事业天天向上发展(1分)用刀斧砍(1分)形容草木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1分)21.丰子恺(1分)比喻(1分)拟人(1分)下垂(1分)“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2分)四、文言文阅读(11分)22.停止(1分)而且,并且(1分)车(1分)资质、禀赋(1分)23.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2分)24.劝勉、鼓励(1分)状语后置句(1分)青胜于蓝(1分)冰寒于水(1分)学不可以已(1分)五、作文(30分)河南省2009年对口升学语文高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喧自欺其人冠冕堂皇B.妩媚万马齐暗人才挤挤C.缔造穷兵黩武子虚乌有D.荟粹从谏如流死心蹋地2.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祝福》——杂文B.荀况——《劝学》——小说C.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诗歌D.郁达夫——《故都的秋》——散文3.下列对有关语文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计划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或工作的打算。B.“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D.《红楼梦》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是元末明初人。4.下列各诗句与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C.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触,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一种妙手回春之感。B.王先生今年78岁,已经老谋深算,脾气不像以前那样暴躁了,待人和气了许多。C.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东窗事发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D.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李老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那些孩子。B.经过刻苦学习,在选拔赛上他射击的五次成绩平均都在95分以上。C.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D.我这胃病,三年前在北京友谊医院手术过。7.下列各句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B.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比喻C.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排比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8.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所谓伊人,在水一方C.一尊还酹江月D.暮霭沈沈楚天阔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9.《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60.《荷花淀》是朱自清的著名散文。61.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62.“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是点明《骊山怀古》全曲主题的一句。6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著名诗句出自李白的《琵琶行》。64.路瓦栽夫人是英国作家莫泊桑《项链》中的主人公。65.曹禺是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龙须沟》等。66.简报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宣传指导,提供情况、总结经验,交流沟通。三、现代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7-69题(8分)在河南的24载中,洛阳是我去得最勤的地方,特别的机遇和亲缘,使我对洛阳十分偏爱。我总觉得这个九朝古都,有着特殊的况味,不然的话,历代文人墨客,也不会把洛阳的赞誉,写进千首万阕诗词里了。“陆机入洛,噪起才名。”——30年前,我曾抄录这一古诗,慰勉当时发落邙山的兄长。我对这个东汉、魏晋、隋唐时代的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笃诚的崇拜。洛阳,光名字就是古色古香,充满文情和诗意的;洛阳,历代才俊辈出,在东汉时就有过3万多太学生呐!6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每空1分,共2分)“况味”原意是,这里的意思是。68.给加点的字注音。(每空1分,共2分)邙()山笃()诚69.本文作者对洛阳十分偏爱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洛阳最富盛名的两大古迹是和。(各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0-71题(14分)其次,《水浒》人物描写的又一特点便是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鲁达的出场在史进寻找王教头的事件中,林冲的出场在鲁达演习武艺的时候,而杨志的出场则在林冲觅取投名状的当儿。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除了简短的容貌描写而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品性了;所有他们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们的后来的行动中逐渐点明,直到他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我们这才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世和性格。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
本文标题:河南省-2008至-2017-年对口升学语文十套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7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