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圆柱的体积》评课稿
学校辽宁东戴河新区实验学校评课组高年级数学教研组主发言人杨春月评课内容在《圆柱的体积》教学过程中,李老师紧紧抓住“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发学生从旧知探索新知的兴趣,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归纳、推理,利用等积变形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体,逐步归纳出圆柱的体积公式。一、展示导学提示,明确教学目标李老师通过展示导学提示,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有准备地学习下一步的新知识,学生就真正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教学变得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二、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在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中,李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圆柱体教具进行转化,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但李老师觉得还不够透彻,因此,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推导过程重新回顾一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这样就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教学难点。三、巧设疑问,体现两“主”。李老师通过设疑,指明探究方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通过学习指南单,学生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圆柱底面积、高与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得以发挥,让每一个学生体亲历转化的的过程,在小组交流中真正的体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来源。李老师的“导”、“放”、“扶”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而且在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四、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首先通过回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尝试用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来推导出圆柱的体积。接着,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再启发说出转化成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最后,老师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这里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得到应有的渗透。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李老师的教学中,体现了以下的学习方法:1.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能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2.学生学会利用旧知转化成新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3.学生学会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把知识转化成相应的技能,从而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六、习题的设置层次分明。李老师的习题设置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由已知底面积,半径、直径到周长,步步引申,提高学生应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七、不足之处:1.让学生上台展示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中,应指出先把圆柱体平均分成两部分(学具是自动分成的,老师应指出来),然后沿底面圆的直径分割成16等份,其中有一半其实是分成了9等份(如果不将第8等份再分成2小等份,那拼成的图形底面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而不是长方形),这些过程老师应讲解详细些,以便学生理解并推导出体积公式。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用的圆柱体积公式是V=πr2h,老师应重点强调下,便于学生更好地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本文标题:《圆柱的体积》评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8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