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四川省“长治”工程的成效与做法
第41卷第13期2010年7月 人 民 长 江Yangtze River Vol.41,No.13July,2010收稿日期:2010-05-16作者简介:贺 莉,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技术及管理工作。 文章编号:1001-4179(2010)13-0044-04四川省“长治”工程的成效与做法贺 莉(四川省水土保持局,四川成都610041)摘要:四川省“长治”工程实施20a来,健全了水土保持机构,建立了一套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建设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以坡面径流为主线,以沟、凼、池、渠、窖、坝、堰为骨干的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形成了水保产业格局,治理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显著提高。总结了四川省“长治”工程的成效与具体做法。关 键 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长治”工程;四川中图法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A 四川省“长治”工程实施20a来(1989~2008年),共治理小流域1420条,截止2008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万k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17%,共完成财政投资15亿元。20a来,“长治”工程成为了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里程碑。这一时期,是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规模最大、效益最佳、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实现了由单一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社会行为转变;由以解决群众温饱为主的防护型治理向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开发型治理转变;由分散性试验示范建设向“长治”工程大示范转变;由水保部门一家抓治理向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联合行动,打水土保持总体战转变。建立了符合省情的水土保持规划和管理体系及预防监督体系,形成了不同类型区的综合防治模式和各具特色的小流域经济群体,达到了“治一方水土、建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目的,建成一批有典型代表性与有推广作用的绿色型、经济型、民生型的综合治理示范小流域。“长治”工程在四川省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先导、示范和龙头作用。1 防治工作成效四川省“长治”工程在20a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大流域为依托,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抓住坡耕地改造,突出坡面水系工程建设,开展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初步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体系。通过综合治理,以治理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治理,治理区在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并发生了显著变化。“长治”工程的实施从整体上扭转了全省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 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经过连续、规模、科学治理,各项目区初步建成了综合防治体系,据调查统计,嘉陵江流域908条,金沙江流域454条已竣工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5%以上,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69万km2,水土流失强度明显降低,土壤侵蚀量减少64.42%。经治理的小流域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5279t/km2下降到3565t/km2。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减少,基本农田增加,林地草地增加,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增加,基本上做到了泥不下山、水不乱流。治理区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2.56%提高到48.85%,共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21.11万hm2,改善灌溉面 第13期 贺 莉:四川省“长治”工程的成效与做法积30.5万hm2,土壤保墒得到增强,加之水系配套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大大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许多治理区的山泉重新恢复了长流水,野生动物得以繁衍。1.2 改善生存条件,促进经济发展治理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均拥有基本农田达0.05~0.07hm2,普遍实现旱涝保收,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且群众生活燃料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粮食总产较治理前增加了17.34%,粮食单产提高30%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40%以上,人均纯收入增长40%以上。通过开发促治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全省治理区在治理前多属“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条件非常薄弱,农村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长治”工程实施后,通过合理配置治理措施,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改变了农村单一的种养业结构,初步实现了种、养、加(工)各业协调发展,出现了大批的专业户,群众收入成倍增长。嘉陵江流域的冉家河小流域,实现了人均有0.03hm2旱涝保收田,户均有0.07hm2“生财”地,户均有1个骨干致富项目,户均有1口200m3蓄水池,流域内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400元达到了1000元以上。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和水保产品加工业,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根据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不同的治理策略和主攻方向,特别是立足自然资源和产品优势,建设有特色、有规模的经济开发带,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主导产品和支持产业,培植了当地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近年来,各地立足自然资源、产品优势和自身的技术优势,运用市场机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经营为目标,通过有特色、有规模、有批量的经济开发带、开发片、开发区的治理开发,实行业主开发、大户承包等新的投入与管理机制,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开发、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治理度、土地利用率、商品利用率分别达到80%,95%,75%的小流域,初步形成了一头牵农户、一头连市场,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两大“长治”工程区,嘉陵江中下游的蚕桑、水果、茶叶,以及金沙江下游的蔗糖、石榴、蚕桑、烤烟成为当地最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了加工、缫丝、储运等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水保产业链。平昌的茶叶、苍溪的雪梨、广安的柚子、邻水的脐橙、宁南的甘蔗和烤烟、雷波的脐橙、会理的石榴、渠县的黄花等都形成了产业化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1.3 服务“三农”需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四川省在实施“长治”工程中,始终坚持把水土保持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切实服务“三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解决农民最需解决的问题。20a来,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解决322400户、1289599人饮水困难。据“十五”期间统计,解决280186户、996642人温饱,促进148236户、398507人脱贫,保障了农民粮食生产和农村稳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后劲,治理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 主要做法和经验2.1 健全水土保持机构,落实目标责任1989年,随着“长治”工程的启动,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机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首先,省政府率先成立了四川省水土保持委员会,设立了委员会办公室;1996年10月,成立了四川省水土保持局;“长治”各重点治理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均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设立了水保办事机构,不断强化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职责;2001年9月,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成立,在这期间,各有关市(州)、县(市、区)的相关机构陆续成立。至今,全省已有21个市(州)、163个县(市、区)成立了水土保持机构,建立水土保持试验观测站点和滑坡泥石流预警站点14个,通过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二期工程,已初步建成由1个监测总站(设在成都)、12个监测分站、2个综合典型监测站(设在南充和宜宾)和43个监测点组成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随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被纳入了政府单项目标、重点督办事项、为民办实事目标、十大惠民行动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形成了“政府主导、水保规划、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格局。四川省从1997年起,建立了水土保持工作政府目标责任制,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对涉及水土保持工作的计划、财政、国土等单位也明确了职责。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由单一部门行为向统一的政府行为转化,调动了各级党政保护水土资源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全省“长治”工作开展。2.2 强化宣传,依法监督管理20a来,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大54 人 民 长 江2010年 力加强水土保持法规、执法、服务三大体系建设的同时,坚持依法行政,以“健全机构、队伍,配备执法必需装备,宣传培训经常化,方案报批制度化,‘两费’征收合法化”为目标,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积极查处人为水土流失案件,扭转了重建轻管的局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①完善了水土保持法规体系,确立了预防监督工作的地位,并实施一票否决;②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省“长治”工程县(市、区)都建立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监督执法人员。在建立健全机构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有效提高了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通过开展监督管理规范化及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等,强化监督执法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执法合力,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96%,实施率达90%,水土资源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在总体上得到扭转,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基本得到落实。“长治”工程的实施成效,促进了广大干群水土保持意识和基本国策意识的增强。据统计,全省各级把水土保持宣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每年坚持以纪念《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为契机,以宣传周、宣传日为重点,面向各级领导、面向资源开发生产建设单位、面向广大群众,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采取街头咨询、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水保电视讲座、制作水土保持标语画册、定期发送水保公益短信等形式,举办水土保持培训班、编写水保教材、撰写水保志,举办研讨会、文化论坛、水保摄影展、水保笔会等系列活动,广泛深入宣传水土保持基本国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水土保持典型经验,以及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内容丰富,规模空前,效果明显。全省累计出动水土保持宣传车10939辆次,电视、广播宣传22110次,报刊发表文章2713篇,出简报、板报7894期,印发《水土保持法》单行本68万份,《水土保持法规汇编》28万册,制永固性标语2715幅,建流域碑志1143座,拍录相专题片221部,累计投入宣传经费2038.96万元。在小平故居、朱德故里分别建设了中国水利水保林。同时水保文化传播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了“四川水土保持信息网”、“四川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等宣传门户网站。“长治”工程影响面不断扩大,水土保持逐年深入人心。2.3 统一防治思路,增强技术支撑能力随着“长治”科研工作的开展与推广应用,“长治”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防治思路不断成熟。制定了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以坡面径流为主线,以沟、凼、池、渠、窖、坝、堰、路为骨干的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治路线,确保了防治工程综合治理效益的发挥。1989~1993年,四川省在10个市(地、州)、39个县(市、区)的426条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3189km2)推广应用《“长治”工程“二十二字决”防治技术》。省或市每年召开一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传达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工作会议等有关会议精神,总结上一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布置年度水土保持工作,参观工程现场,交流典型经验,全面推进“长治”工程建设。20a来,在坚持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联合,共同开展水土保持应用技术研究,狠抓水土保持科研成果推广示范,积极探索新工艺、新技术和不同地形地貌的治理模式的同时,加强了水土保持业务技术培训工作。按照水利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的要求,坚持项目市、县(区)培训制,举办培训班,统一编制原则、要求,培训合格后方可开展规划、设计。工程竣工时,坚持内、外业一起抓,确保“长治”竣工工程达到各项验收标准,不少工
本文标题:四川省“长治”工程的成效与做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