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树木移植及恢复工程1、规则式定点放线(1)在规则形状的地块上进行规则式乔灌木栽植时,采用规则式定点放线的方法。(2)首先选用具有明显特征的点和线,如道路交叉点,中心线,建筑外墙的墙角和墙角线、规则形广场和水池的边线等,这些点和线一般都是不会轻易改变的。(3)依据这些特征点线,利用简单的直尺丈量方法和三角形角度交会法,就可将设计的每一行树木栽植点的中心连线和每一棵树的栽植位点,都测设到绿化地面上。(4)在已经确定的种植位点上,可用白灰做点,标示出种植穴的中心点。或者在大面积、多树种的绿化场地上,还可用小木桩钉在种植位点上,作为种植桩。种植桩要写上树种代号,以免施工中造成树种的混乱。(5)在已定种植点的周围,还要以种植点为圆心,按照不同树种对种植穴半径的大小要求,用白灰画圈,标明种植穴挖掘范围。2、自然式定点放线对于在自然地形上按照自然式配置树木的情况,一般要求采用坐标方格网方法。(1)定点放线前,首先在种植设计图上绘出施工坐标方格网。(2)然后用测量仪器将方格网的每一个坐标点测设到地面,再钉下坐标桩。(3)依据各方格坐标桩,采用直线丈量和角度交会方法,测设出每一棵树木栽植位点。(4)测定下来的栽植点,也用作画圆的圆心,按树种所需穴坑大小,用石灰粉画圆圈,定下种植穴的挖掘线。3、种植穴挖掘技术要点挖坑挖槽位置要准确,坑即能应根据根系、土球大小、土质情况而定。挖坑挖槽要直上直下成桶形,不得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不然会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1)坑径一般可较规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20厘米至30厘米。(2)如果土质不好,含有害物质白灰或沥青、土质过粘过硬则应加大坑径1至2个规格。(3)挖坑时要找准确位置,以所定位置为中心按规定坑径划一圆圈作为挖坑的范围。(4)挖坑的坑壁要随挖随修,使其直上直下,不要成锅底形。(5)挖坑时如发现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设施应停止操作,并及时向主管人员汇报解决。(6)在斜坡处挖坑应先做成一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再挖坑。(7)种植穴的大小一般取其根茎直径的6-8倍,如根茎直径为100mm,则种植穴直径大约为700mm。但是,若绿化用地的土质太差,又没有经过换土,种植穴的直径则还应该大一些。种植穴的深度,则应略比苗木根颈以下土球的高度更深一点。(8)种植穴的形状一般为直筒状,穴底挖平后把底土稍耙细,保持半底状。注意:穴底不能挖成尖底状或锅底状(9)回填土挖穴:在新回填土的地面挖穴,穴底要用脚踏实或夯实,以免后来灌水时渗漏太快。(10)斜坡上挖穴:在斜坡上挖穴时,应将坡面铲成平台,然后再挖种植穴,而穴口深则按穴口下沿计算。(11)去杂或换土:挖穴时若土中含有少量碎块,就应除去碎块后在用;挖出的镜土若含碎块、瓦块、灰团土太多,就应另换好土栽植。如果挖出的土质太差,也要换成客土。(12)特殊情况处理:在开挖种植穴过程中,如发现有地下电缆、管道,应立即停止作业,马上与有关部门联系,查清管线情况,商量解决办法。如遇有地下障碍物严重影响操作,可与设计人员协商移位重挖。(13)用水浸穴:在土质太疏松的地方挖种植穴,于栽树之前可先用水浸穴,使穴内土壤先行沉降,以免栽树后沉降使树木歪斜。浸穴的水量,以一次灌穴到穴深的2/3处为宜。浸穴时如有发现有漏水的地方,应及时堵塞。待穴中全部均匀地浸透以后,才能开始种树。(14)土壤改良:种植穴挖好后一般情况下就可以直接种树。但若种植土太瘠薄,就要在穴底垫一层基肥,基肥层以上还应当铺一层厚50cm以上的土壤。基肥尽可能选用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羊粪。
本文标题:树木移植及恢复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49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