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1页(共21页)国贸1392班《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1、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2、名词解释(4题,每题3分,共12分)3、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4、简答题(4题,每题6分,共24分)5、计算题(2题,共22分)6、论述题(1题,共12分)一、重要概念(名词解释+单选+判断)了解周边知识,不仅仅是背诵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GNP):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4、中间产品: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5、托宾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企业的成本。6、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降,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就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7、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8、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9、再贴现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10、基础货币: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称为基础货币。11、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1/Rd称为货币创造乘数。12、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13、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14、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二、重要知识点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如何理解GDP的内在涵义。(教材P368)①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②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③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注意:二手货、存货不计入GDP)④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⑤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诚毅国贸1392班宏观期末复习提纲★第页(共21页)2【注意】GNP的概念: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与GNP的区别◆GDP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如外国公司在本国子公司所得利润应计入本国的GDP,而该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创造的利润就不计入本国GDP。◆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GNP。如一国企业处于国外的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应该计入该国的GNP,而外国公司位于本国的子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被计入该国的GNP。⑥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此外,非法生产也被忽略)2、熟练掌握GDP的各种核算方法。(教材P307起)方法:生产法: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总额。支出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额。GDP=C+I+G+(X-M)收入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总额。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要求:判断不必记忆)它与支出法计量的GDP从理论上说是相等的,实际核算中有若干误差。增值法:核算新价值的总和。〘例题〙★★★1、课后第12题: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美元)如下表所示1998年1999年数量价格数量价格书本1001011010面包(条)20012001.5菜豆(千克)5000.54501(1)1998年名义GDP;(2)1999年名义GDP;(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对否?(6)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答案】★诚毅国贸1392班宏观期末复习提纲★第页(共21页)3(1)名义GDP98=10×100+1×200+0.5×500=1450(2)名义GDP99=10×110+15.×200+1×450=1850(3)以98年为基期:实际GDP98=名义GDP98=1450实际GDP99=10×110+1×200+0.5×450=1525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5.17%(4)以99年为基期:实际GDP98=10×100+1.5×200+1×500=1800实际GDP99=名义GDP99=1850实际GDP变化百分比=2.78%(5)从3、4可知,同样的两年,不同的基期价格,GDP的变动百分比不同。导致GDP变动的原因除了价格因素外,还有生产数量的变动。因此,这句话不完整。(6)98年为基期:GDP折算指数98=(名义GDP98/实际GDP98)×100%=100%GDP折算指数99=(名义GDP99/实际GDP99)×100%=121.31%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资本折旧国民收入(NI)(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个人收入(PI)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PI=PI-个人所得税2、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多少?(2)计算GDP为多少?(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NDP.(4)若只有C缴纳了300美元的间接税,并获得政府350美元的补助金,计算NI.【答案】(1)A的增加值为:5000-3000=2000,B为:500-200=300,C为:6000-2000=4000,合计价值增加:2000+300+4000=6300(美元)(2)GDP=2800+500+(6000-3000)=6300(美元)(3)国内生产净值NDP=GDP-资本折旧=6300-500=5800(美元)(4)国民收入NI=NDP-(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5800-300+350=5850(美元)3、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GDP、NDP、NI、PI及DPI政府购买200社会保险金130个人消费支出500公司未分配利润100公司所得税50净投资300净出口40储蓄资本折旧50政府转移支付120★诚毅国贸1392班宏观期末复习提纲★第页(共21页)4dydcMPCycAPCdydsysMPS【答案】(1)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500+(300+50)+200+40=1090(亿美元)(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109050=1040(亿美元)(3)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104075=965(亿美元)(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965(100+50+130)+120=805(亿美元)(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80580=725(亿美元)4、课后第11题: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解答】(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与储蓄倾向的计算、关系、几何意义)(教材P383-387)消费与储蓄倾向的计算:边际消费倾向(MPC)定义: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称为边际消费倾向(MPC)。(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公式:ycMPC或yc若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均为极小时,采用数学的微分形式可将上述公式写成:平均消费倾向(APC)定义: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公式: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它是该点上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公式为:(后者表示增量极小的情况)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诚毅国贸1392班宏观期末复习提纲★第页(共21页)5ycys)1(yyyyscysAPSy公式:几何意义(关注斜率):图中消费曲线的特征:B点是消费曲线与450线交点,表示这时候消费支出和收入相等,称B点为收支相抵点;B点左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B点右边表示消费小于收入。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450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消费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MPC,而且从左到右斜率越来越小,说明MPC越来越小;而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APC,且亦呈现出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的趋势。但APC始终大于MPC。MPC总大于零而小于1;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APC与MPC的大小关系:(1)从图形上看,消费函数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所成射线的斜率都大于消费曲线的斜率;(2)从公式看yyyycAPC(3)随着收入增加,之值越来越小,说明APC逐渐趋近于MPC.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从公式看:从图形看:横轴表示收入y,纵轴表示消费c,450线所有的点代表收入等于消费,即收入全用于消费。c=c(y)曲线是消费曲线,表示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此时消费函数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函数上的每一点的斜率都相等,且大于0小于1。且边际消费倾向就是这条直线的斜率。★诚毅国贸1392班宏观期末复习提纲★第页(共
本文标题:《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3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