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烛之武退秦师》小测
《烛之武退秦师》小测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秦军汜(sì)南夜缒(zhuì)而出佚(yì)之狐B.共(gòng)其乏困若不阙(jué)秦许君焦瑕(xiá)C.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孙、杨孙戍(shù)之D.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yǔ),不知(zhì)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共.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舍郑以为东道主...D.敢以烦执事..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5、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公从之。B、烛之武退秦师。C、夫晋,何厌之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8、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D.郑既知亡.矣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见:接见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还是D、今急.而求子急:着急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无礼于.晋吾祖死于.是B.以.其无礼于晋扶苏以.数谏故C.许.之高可二黍许.D.吾其.还也吾视其.辙乱11、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D.自以为得之矣1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B.(郑伯)许君焦、瑕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13、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夜缒而出”,可见当时郑国的局势已十分危急B.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的理由有两条:一是“邻之厚,君之薄”;二是郑国灭亡会“阙秦以利晋”。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当时的实力不相上下。D.晋文公为了报答秦穆王,曾经答应割两座城池给秦国。14、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A.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B.亡郑对秦有害而无益C.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D.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15、烛之武所言于秦有利无害的一句是(3分)[]A.亡郑以陪邻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二、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译文: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译文: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矣。译文: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文:7、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译文:8、邻之厚,君之薄也。译文:[答案]1.C(A项“汜”读“fán”,B项“共”读“gōng”,D项“逢”读“páng”。)2.D(厌:满足;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3.B4.A(B项的“说”,通“悦”;C项的“知”,通“智”;D项的“共”,通“供”。)5.D(否定判断句)6.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B项介于姓和名之间的助词;C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7.C(A项名词用作动词,驻军;B项是“出使的人”;D项是“结盟”。)8、D9、B10、B11、A12、A13.D(是晋惠公)14、A15、D
本文标题:《烛之武退秦师》小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7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