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50216---细胞治疗项目运营方案
2014.12■目录·第一部分产业形势分析第二部分项目概要一、中科院生物所简介二、细胞治疗是21世纪的医学革命三、细胞治疗成为国际热点四、细胞治疗的强大优势五、细胞治疗适应症和应用范围六、细胞治疗“国家队”七、“国家队”业务发展战略第三部分投资合作第四部分效益分析产业趋势分析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把健康产业作为国家支柱型战略产业,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2013年8月28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十年后的中国首富,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对比中外健康产业,美国健康产业已占其年GDP的15%,加拿大、日本约占10%,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目前只占5%-6%。其庞大的健康市场空间可想而知”。“20年前没有健康产业,如今巨大的健康产业却成了金融风暴中少数“不缩水”的行业之一。在中国,健康水平恶化的现实,以及民众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度提升,正为民间蓬勃生长的健康管理和服务产业带来机遇。机遇往往与问题形影相随!业内人士认为,未来10年,中国健康产品的消费额将在目前的基础上以几何级增长,形成一个全球引人注目的拥有兆亿价值的市场。“我们相信十年以后中国三大癌症(肝癌、肺癌、胃癌)将会困扰着每一个家庭……”。————2014年9月15日〃马云■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癌症大国患者300万→400万→500万人在体量庞大的健康产业中,中国最迫切、最基础的需求还是医疗需求,尤其是癌症。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癌症报告估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今后20年,我国癌症的发病数和死亡数还将持续上升。我国癌症发病数和死亡数到2020年将上升至400万人和300万人;2030年将上升至500万人和350万人”(国家癌症中心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员代敏)。我国肿瘤发病率多年持续上升,已成为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乃至社会问题,中国亟须向肿瘤宣战(以上资料来源:2015-02-03《人民日报》“关于中国肿瘤现状的几个数字”)。■癌症(肿瘤)成为健康第一夺命杀手我国每年新发癌症300万左右,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达到了270余万,相当于每一天有7300余人死于癌症。肺癌、肝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列为恶性肿瘤死亡的前三位(2013年8月22日《北京晨报》)。几乎每天都有熟悉的面孔从我们身边永久消失——社会精英、明星大款;青年、中年,也有越来越多的少年……■17万亿辉煌产业国务院“把健康产业作为国家支柱型战略产业”的定位将健康产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健康产业描绘出了辉煌的发展前景。“健康产业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加速发展,很快将会替代IT产业成为又一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首届中国国际健康养生服务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上,加拿大中国商会副会长、中国白求恩思想研究会副会长黄海浪如是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项全球性调查,全世界符合真正健康标准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医院诊断患各种疾病的人占总人口的20%,其余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明达表示:随着整个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健康养生产业的整体发展,健康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将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健康养生方面,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需求,如果以目前美国健康产品人均消费水平推算,我国至少有17.4万亿元的增长空间,发展健康服务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的拉动,消费市场的增长,劳动力的就业,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战略定位是每一个投资商面对的首要课题毫无疑问,这既是一个功德无量的济世产业,又是一个前景诱人的鸿利产业。于是,在传统产业举国大转型的当今形势下,无数大大小小的企业浪潮般蜂涌而至。显然,这是趋势,也是必然,不可阻挡。但问题是,面对汪洋般的健康产业,投资人如何进行项目定位?居于核心地位的医疗(医药、医院、器械)、保健业一是已经极度成熟,挤进去、打胜仗的几率甚微;二是行业壁垒重重,强攻难度甚大,企业将如何进入?当然,志在必得的信心,加上有“万能的金钱”开道,投资商们依然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于是,进一步的考量则是:是花大价钱,自起炉灶,还是与虎谋皮,跟老寨主们合作分利?自起炉灶,创新技术哪里来?与山大王称兄道弟,你准备出多少大洋?很清楚,这两种方法有两个共性:一是投资大,动辄数亿元都是小KS;二是风险大,尤其是自起炉灶,成败几率各半,实则败战者居多。合作,不排除蛇吞象的奇迹发生,但一般被大象吞掉的命运更合乎规律。★“顶层”定成败,是千古铁律那么,有没有更加高明、高效、低风险、高回报的谋略呢?比如,以小搏大也能稳操胜券,后来居上也能控住局面。当然有。如,走捷径,弯道超车。再如,直入“顶层”,参与“洗牌”。这就是蓝海战略。正所谓勇者强攻夺一城,谋者智取得天下。直入顶层,需借势、谋势。要想控局,需拥有谋局的资本,亦即习大大所讲的“顶层设计”权。方法很简单:寻机跻身于某项健康产业的顶层圈子,直接参与高端产业平台的打造,取得创新项目的行业(部分)话语权,进而获得全局发展的运营主动权。然后,再广泛调集社会资源聚于麾下,一起打天下。能如此,当然好。但这种一厢情愿的“顶层”机会在哪里?★联手中国顶级科学家军团,一步跨入产业巅峰现在假定——A.某机构掌控着一系列世界尖端的生物医学技术。该机构的权威性足以能让各大医院敞开大门、夹道欢迎。业务可以长驱直入;B.该机构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抗衰老(长寿驻颜)技术,能够吸引数以千万的土豪富婆、达官贵人成为忠诚客户;C.该机构还拥有生物美容技术,能让亿万少妇、老妪美颜嫩肌,青春常驻。并且,“你”现在就有与该机构合作的机会。而且,投资量仅为建设一家中型医院的1/10(或更少),即可与其共享天下(年收益1-5亿元)。那么,你会如何决策?事实上,这不是假设,而是现实。那么,这个“科技霸主”就是——○一个云集了中国3000余名科学家(院士)的科研机构;○一个凝聚了14亿国人群体智慧的超级发明机构;○一个使中国的科学成就跻身世界第二的功勋机构;○一个决定着中国产业命运,撑起民族复兴大业的“核动力”机构。她就是:中国科学院有望与你合作的是世界级生物医学科技巨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项目概要一、中科院生物所简介本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科学和脑与认知科学。其中,蛋白质科学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生物膜与膜蛋白功能与结构研究、蛋白质功能与折叠原理研究、感染与免疫的分子基础、分子神经生物学、纳米生物学与微纳仿生、计算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学和蛋白质药物与多肽药物等八个重点研究方向。本所以“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组建了“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承担了973、科技攻关、863、自然科学基金和院知识创新工程等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蛋白质功能基团的修饰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胰岛素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等生命科学重大前沿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本所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实质性合作,由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胡伯教授和诺贝尔奖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埃尔文•内尔教授任主席,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和在国际上取得杰出成就的华裔科学家参加,组成了研究所学术顾问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该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创新队伍。现有科技专家316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该所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和自行增列博士生导师单位。设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两个学科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在学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研究生)406人,在站博士后14人,访问学者110人。二、细胞治疗是21世纪的医学革命★传统医疗方式每天都在上演着惨烈的悲剧生命科学家认为,人类在健康状态下的正常寿命在120-150岁。但由于各种疾病的不断围攻、侵蚀,肌体内的细胞、骨髓、骨骼逐渐病变、衰竭,最终导致过早死亡。疾病夺走了人类一半乃至更长的寿命。为此,医疗、医生就成为人们求生的救世主,对其形成信奉、崇拜乃至强烈的依赖。但是,现代医学(尤其是西医)所采取的多是对抗性治疗——或采用化学药品强行抑制,或通过手术切除可见的表象物(如肿瘤),而对于扩散到全身的癌细胞再试图采取化疗、放疗的方式剿杀,结果是将癌细胞与健康细胞共同杀死,最终导致患者在屡次痛不欲生的折磨中耗尽最后一丝生命体能,快速走向死亡。所以,当今西式治癌方法是逼迫患者与疾病同归于尽的残忍手段。与此同时,高昂的医疗费每年又会迫使数百万家庭经济彻底破产。二、细胞治疗是21世纪的医学革命★健康细胞剿杀病变细胞是生物科学的胜利细胞医学为人类带来了健康、长寿的曙光。其科学原理在于:细胞是构成人类生命的最基本元素,以细胞为单位、为目标的治疗不但治标,而且治本(治理源头)。因为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与生俱来的免疫能力(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宝林指出“人的体内有一整体免疫和监视系统,密切注视着体内细胞突变和畸变,以做出应急反应”)、增殖分化能力和功能可塑能力。通过生物工程方法获取健康细胞,通过体外扩增、特殊培养等处理后,这些细胞能够跟踪、选择性杀死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促进组织器官再生和机体康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而避免伤害健康细胞的目的。同时,至为重要的是,在所有的治疗手段中,唯有细胞是人类自身的生命物质,尤其是体细胞来自患者本身,其命源性、安全性(无排异、无外侵隐患)是任何外界药物所比拟的。所以,细胞治疗是个性化、个体化、病原性治疗,几无痛苦、副作用甚微,为高难性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科学选择,已经成为21世纪最有效、最先进的医疗方式,将引发一场颠覆性、划时代的医疗革命。*世界细胞医疗科学发展简史●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等创立细胞学说。●1930年瑞士的代保罗·尼汉斯(DaulNiehans,1882-1971年)成为细胞治疗皮肤年轻化的著名医师,被誉为“细胞治疗之父”。●1967年,多纳尔–托马斯完成第一例骨髓移植,后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1980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1984年,美国国家肿瘤中心率先将细胞免疫治疗正式列入肿瘤综合治疗的第四大模式。●2000年,日本把以细胞工程为核心技术的再生医疗列为“千年世纪工程”之一。●细胞能释放自身的愈合和再生能力,能使衰老的细胞年轻化,目前世界上许多政要、明星、富商等数以百万的人在接受抗衰老保健治疗后,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的第四大癌症综合治疗手段。它克服了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固有的种种弊端,已经被公认为“21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和唯一有希望完全杀灭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三名来自加拿大、美国和卢森堡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开辟了对肿瘤、炎症以及传染病的免疫治疗新途径。★细胞治疗是“唯一有希望完全杀灭肿瘤细胞的手段”•目前全球约有超过700家公司开展了再生医学相关业务,这些业务涉及:细胞疗法、小分子制剂、生物制剂、组织工程细胞和材料、植入装置、用于药物开发或毒理测试的细胞、临床诊断工具、生物工艺工具,以及仪器、耗材、试剂、储存系统等。在再生医学产品方面,全球已上市的产品约有100种,而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约有3500项。•这些产品涉及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眼病、创伤、自体免疫疾病和脊髓损伤等。然而生物(干)细胞治疗的产业化,包括细胞制备、分型、
本文标题:20150216---细胞治疗项目运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9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