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综述
44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第16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极大发展及公众对早期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普遍提高,0-3岁婴幼儿的教育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近十年来,各种早期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各界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深入。本文以进一步推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为出发点,对我国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按时间顺序进行了梳理,使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得以基本呈现,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一、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的开始(一)此阶段研究的基本情况我国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杨先明在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文章《儿童早期教育与四个现代化》,指出“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儿童的潜在能力就越能充分显现出来”,并列举了中外实例予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他并未对所使用的“早期教育”一词进行定义,但指出:“婴幼儿由于知识经验少,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好学好问,学习效率高,最宜于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知,其所使用的“早期教育”一词是指婴幼儿的教育,是对0-6、7岁儿童实施的教育,0-3岁婴幼儿的教育已经受到关注。1981年丑荣之在其发表的《婴幼儿早期教育刍议》中建议幼儿入园年龄提早到两岁或两岁半。同为1981年发表的《略谈早期教育》一文,将早期教育定义为对1-3岁婴幼儿进行的教育,并指出对1-3岁婴幼儿进行的教育,应该注意身心发育与养护(包括营养)的关系。此后,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与讨论越来越多,研究内容也逐步丰富。此阶段关于早期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早期教育思想、早期教育的实施原则、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二)研究特点1、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已经开始,但未从0-6、7岁婴幼儿教育研究中独立出来这一时期,“早期教育”一词在不同文章里有不同的定义,其包含的年龄范围不同,有的是指0-6、7岁婴幼儿的教育;有的是指1-6、7岁儿童的教育;还有的是指1-3岁婴幼儿的教育。总体而言,此阶段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并且相关研究已经开始,但此时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往往被包含在0-6、7岁婴幼儿教育研究之内,并未独立出来。2、研究范围较小,文献数量有限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早期教育的定义、早期教育的价值、我国历史上的早期教育思想、早期教育原则等方面。总体而言,文献数量有限,研究范围较小。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的发展(一)此阶段研究的基本情况20世纪90年代,国内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进一步发展,研究内容不仅局限于80年代研究的什么是早期教育、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早期教育思想、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等,而且开始关注国外的早期教育情况、家庭中的早期教育,也开始反思早期教育的一些问题。这一时期,需特别指出的两方面研究是:关于0-3岁早期教育成效的研究和托幼一体化的研究。1、关于0-3岁早期教育成效的研究90年代末之前,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3-6岁幼儿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教育体制。0-3岁婴幼儿的保育管理由卫生部门负责,3-6岁幼儿的教育由教育部门管理,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也主要由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实施。教育部门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主要被包含在对0-6、7岁儿童的早期教育研究中,未被单独研究。90年代末,随着国内外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普遍关注,主要负责0-3岁婴幼儿保育的卫生部门不仅研究0-3岁婴幼儿的保育,也开始研究0-3岁婴幼儿的教育,并通过实验来证明对0-3岁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的有效性,如:《0-2岁小儿早期教育的效果》、《婴儿早期教育实验研究》等。2、托幼一体化的研究“托幼一体化”这一观念的提出始于1997年,当时,上海市教委翁亦诗在《上海托幼三年(95-97年)的回顾与总结》中指出:“托幼机构逐步呈现一体化的倾向,把0-6岁学前教育视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将成为现实”。此后,托幼一体化逐步成为了幼教改革的热点问题。虞永平指出,托幼一体化,更多的是教育视线的延长和视阈的扩展,意味着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的关注和重视,0-3岁的教育与3-6岁的教育在人一生的发展中有同等重要的价值。但是,托幼一体化是以承认0-3岁教育与3-6岁教育的差别和不同为前提的。由此可知,“托幼一体化”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0-3岁保教与3-6岁教育互相分离、彼此毫无联系的局面而提出的。重点是关注和重视0-3岁的婴幼儿教育,将0-3岁的教育与3-6岁的教育看成是一个整体性教育的两个具有不同特点的相互关联的阶段。托幼一体化研究的开始,使0-3岁婴幼儿的教育问题开始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相应研究在教育界兴盛起来。(二)研究特点1、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内容更为丰富如前所述,此阶段研究的内容扩展为:早期教育的定义、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早期教育思想、早期教育与智力开发、国外的早期教育情况、家庭早期教育、0-3岁早期教育成效、托幼一体化等。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内容更为丰富。2、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单独讨论开始出现(下转137页)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综述郭晓艳(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我国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80年代,我国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已经开始,但对此年龄段教育的研究被包含在0-6、7岁婴幼儿教育研究之内,并未独立出来,且研究范围较小,文献数量有限。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扩大,内容得到了丰富。并且,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单独讨论开始出现。到了21世纪,我国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主要表现为:0-3岁婴幼儿教育研究已经从0-6、7岁早期教育研究中独立出来;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多、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关键词】0-3岁;早期教育;研究【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44-02137教改教研2015年第16期新教师教学来通过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巧的综合能力考察,让学生切实感知到自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之处。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推动力和学习过程中专业领域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5、教学方法改进(1)采用分级教学。是针对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不同的情况,对新生进行计算机能力测试,然后根据自愿原则施行分级教学。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不同难度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将计算机水平基础相当的学生集中分配在一个级班,开设相应计算机应用课程组织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使学生都能各有所获,促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计算机水平基础上有所提高。期在实习教学中,实行教学分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实习教学,倡议组中计算机水平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基础好的学生因为上机操作能力较强,通过实习会遇到具体问题和难点,提前向老师反映所遇到具体问题和难点,使教师可以统一解答,并委派基础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去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经过分组教学,使基础好的学生进一步加深计算机课程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能尽快掌握计算机课程知识,同时既减轻了任课老师的辅导压力,又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任务驱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其方法是基于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重大任务或解决学习活动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相结合而形成的任务,以探索解决专业技术问题来引倒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动下,通过对专业技术问题的积极和主动解决及自主的探索,促进学生互动协作学习,在教师引导的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专业技术问题和解决其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设计问题。问题可以来自教师自主发现、设计,也可以来自学生互动,在相互启发、交流中发现、设计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把问题作为主线,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相互探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学必须以精选案例进行教学,并将要掌握的知识点融汇于各个案例中。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精选案例应以解决学习活动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相结合而形成的任务为案例,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并对专业技术问题重点介绍,然后通过精心挑选的专业技术问题案例,来进行教学,其达到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方法和流程,这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学习活动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能力。参考文献[1]杜萍,何月顺,刘光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职业教育研究[J].2007(2):115[2]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4,(9):7-10[3]田燕琴.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61-62(上接44页)这一时期的“早期教育”仍然有几种定义,包含的年龄范围不同。从整体而言,仍以0-6、7岁这个年龄段为主。对0-3岁婴幼儿的教育研究仍然被囊括在对0-6、7岁儿童早期教育的内容中。但是,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单独关注已经开始出现,如曾慧娟等人在《浅谈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将“早期教育”定义为:对三岁前婴幼儿的教育,并提出这个阶段的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求知欲强,是进行早期教育的最佳阶段。鲍秀兰、陈燕惠等人发表的文章《0-2岁小儿早期教育的效果》证明通过家长教育训练婴儿是提高婴儿智能的有效途径等。同时,托幼一体化的研究也促使将0-3岁婴幼儿的教育问题单独提出来加以关注、研究。三、0-3岁婴幼儿教育研究的深入与蓬勃发展(一)此阶段研究的基本情况到了21世纪,我国对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并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二)研究特点1、0-3岁婴幼儿教育研究已经从0-6、7岁早期教育研究中独立出来在2000年以前,我国教育界是在论述0-6、7岁婴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兼论0-3岁婴幼儿的教育,关于0-3岁婴幼儿的教育研究还不够深入。而2000年以后到现在的十多年间,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突破,它不再仅被关于0-6、7岁儿童的早期教育研究所讨论,而是独立出来,成为了教育界单独讨论的一个教育阶段。2、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多、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2000年以来,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研究的文献不断增多,且近几年的硕博士论文都开始关注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情况。此外,0-3岁婴幼儿教育研究的内容不断丰富、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主题主要有:一,0-3岁婴幼儿的家庭、家长教育;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的研究;三,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方式的研究;四,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的研究,如袁爱民、赵寄石等的著作;五,0-3岁早教师资问题的研究;六,关于0-3岁婴幼儿教育政策的研究;七,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的研究;八,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效果研究。由此可见,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研究不仅从0-6、7岁儿童教育的研究中独立了出来,且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既有关于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课程的研究,也有关于0-3岁婴幼儿家庭教养、家长教育、师资问题的研究,还有关于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早期教育效果及早教政策的研究。参考文献[1]杨先明.儿童早期教育与四个现代化.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2]丑荣之.婴幼儿早期教育刍议.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05期[3]欧尔得.略谈早期教育.人民教育,1981年10期[4]冯德全.论零岁开始的早期教育.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秦
本文标题: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59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