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陆姜林11级数本3班25号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摘要:文章分析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挑战,结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提出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陆姜林文山学院数理系,云南引言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地方本科院校的一大特色C我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由零陵师专数学教育专业发展而来,是传统的师范专业,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才优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C它主要是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缓解了永州及相邻地区中小学和中小型企业人才的奇缺_为永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C。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挑战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着挑战C长久以来,我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主要是为永州地区及相邻地区的中小学培养数学教师,就业形势较好。而随着永州经济的发展,中小学教师相对饱和,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大减少,同时大学毕业生又日益增多,这样更加剧了就业压力。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师范意识弱化,而且学生大多也不太喜欢从事教师行业,这就使得本专业的大多数学生不注重师范技能培养,导致在竞聘教师岗位的过程中失去竞争优势C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这就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进一步提高C如何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如何从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C。3、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C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地区和社会发展趋势扩宽办学思路,扩大学生实习、就业的范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也能从事社会其它行业C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如何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也成为我们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C。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与中学联合开展复合型数学素质教育对接研究,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实验效果C通过对接研究,提高了该专业学生的数学教学能力,坚实了学生的数学基础,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教育实习受到普遍好评,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1.1转变观念,确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思路树立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才为核心的教育理念C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学校、系部办学定位的需要C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C多视角把握实践内涵,确立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为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C。1.2改革数学建模的教学模式首先是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贯穿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方法,为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奠定基础C其次是在数学专业开设《数学建模》选修课程和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数学建模》活动课,以课堂教学为主;然后是直接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根据竞赛的需要逐步将《数学建模》课程改为数学专业的必修课;再者是总结竞赛经验,全面开展数学建模选拔赛和暑期培训,在更多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中选拔队员,扩大参赛学生的专业数和人数C最后是以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成果进一步促进《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C通过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对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对复杂方程的数值求解能力C。1.3改革实验教学,突出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构建数学实验教学新模式C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和合适的数学软件构建数学实验教学模式C独立设置实验课,整合实验教学内容C从时间与内容两个方面开放实验室,部分学生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部分学生自行建立的数学模型可到计算机机房进行求解和验证C。1.4加强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拓展实践能力培养空间以数学普及协会为载体,向全校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的系列讲座,普及数学建模知识和数学建模竞赛C这些年来,数学建模活动的普及还是有一定的进步的C第二课堂活动的广泛开展,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C。2、以教育、实习、就业一体化为原则,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训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的教育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只是知识的传播与积累,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加强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训,实现教育、实习、就业一体化,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但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应用能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2.1加强基础学科的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从领导到教师遵循“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在每届新生入学之初,进行专业知识要求、专业技能要求、专业就业方向及要求等专业教育,对学生的自身兴趣、以后的就业目标等进行调查,并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特点就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座谈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根据本专业的不同课程的特点配备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就业目标等加强引导,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指导。2.2制订专业技能培养细则及测试标准,加强技能培训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特点、课程的安排、就业方向要求等,我系制订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技能培养细则及测试标准,它体现了教育、实习、就业一体化的要求。2.3根据专长成立各种兴趣研究小组为实习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一年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以及专业教育以后,每个学生都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业专长,不能按照一种模式培养学生,不能要求学生只按照我们设置好的路线成长,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对学生分类培养,实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法。系部根据专业特点、就业方向要求设置专业数学研究小组、编程兴趣小组、中学数学奥赛小组、高考试题研究小组、中学新课标研究小组等,并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今后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小组加入。2.4以实习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实习、教育教育、实习是就业的基础,就业是教育、实习的指挥棒C实习是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之外获得实践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C因而在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较早较多地开展实习,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C良好的就业增强了老师、学生教与学的信心,从而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实习。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知识经济持续创新的核心要素在于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对于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教师来讲还应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双师型”素质C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双师兼备、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不断提高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我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做法为:(1)注重选拔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采用给予优惠待遇留人的做法创造条件让人才脱颖而出。(2)加大投入力度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教学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内著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3)根据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教师的要求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或参与科研项目,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科研水平。(4)建立教师聘用考核制度加强见习教师岗前培训和教师业务考核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缓聘解聘的竞争机制促进教师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目致。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1.继续探讨教育、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教学为实习、就业服务的功能,实现实习是教学与就业的桥梁作用,更好的利用就业引导教学与实习,根据行业和职位的能力要求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C这样,使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更具有优势。2.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探索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传统的理论教学固然能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大部分学生却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而将理论课堂引入实验实践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规律、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3.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扩宽办学思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办好师范专业的同时,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扩宽办学思路因而可以探讨如何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办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其它方向,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加强联合,办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数学方向如我系该专业今年新办了一个金融数学方向,培养具有数学与金融、经济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的数学与金融分析方法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与数据处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在金融、投资、保险等部门从事金融分析、策划与管理等工作,能为永州的金融和银行机构输送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总之,不断改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如何培养能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STS课程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对STS课程教育的界定STS课程教育的主要内容STS课程教育的实施要求课程的设置以培养科学的价值观为主合理地安排教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展STS课程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以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即STS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最早出现在美国。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的许多著名大学就先后设立了一些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课程,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STS课程教育进行论证和宣传。随后,各种形式的STS课程教育计戈J在美、英、澳、加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问世,并开始蓬勃发展。目前,针对我国国情.借鉴国外STS课程教育,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一)对STS课程教育的界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是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科技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造福人类、增进人类文明的同时,却也由于使用不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甚至给整个人类文明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需要面对由科学技术而引起的如人口、粮食、能源、环境、政治、战争伦理间题等等,而且这些问题日趋复杂和尖锐.这样,严峻的现实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和调整科学、社会、教育的关系。但是,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的明确定义是什么,如何理解科技对社会和教育的影响等,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一表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可以作出多种的解释。综观世界教育理论界对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诸多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观点:(1)、一些由高等院校和科技机构的专家、学者构成的传统派(主要代表作为《科学和技术教育与国家发展》1980)认为,整个社会和教育系统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科技进步直接影响着教育发展与改革;科技的发展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人们得到前所未有的闲暇,同时,科技的发展也对人类的科技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他们认为对科学的发明或技术上的变革作出教育上的解释,是STS课程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教育的内容中应该包括科技在技术上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如科学技术会对诸如政治、经济、艺术、宗教、习惯它方面产生影响。(2)、主要由一些企业家、企业教育家组成的现实派(主要代表作为《人力投资:开发人力资源满足动态经济需求的新方向》,1985)认为,新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在西方各国已经形成两种并行的教育体系:一种是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亦即“公共教育制度”;另一种是由公司、企业、教育和私人团体等机构主办的所谓“大教育体系”。STS课程教育在进行改革时,一是拓宽个体对教育的选择自由;二是使正规教育系统与非正规教育系统逐渐融为一体,使整个教育成为“正规教育、培训、再培训”的学习企业。三是政府、公司和个人通力合作,不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以推动教育的健全发展。(3)、由对资本主义持批评立场的激进派教育经济学家组成的激进派
本文标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0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