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古代诗歌鉴赏(高一版)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鉴赏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定位形象可根据人物的年龄、职业、遭际等来确定的人物身份。如:诗人、游子、农夫、渔夫、樵夫、征夫、怨妇、思妇少年、士卒、将领、英雄、隐士等。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分析:读完诗歌后对人物的外貌、心理、性格、身世、思想追求和精神品格等等特点作出的评价。请分析《天净沙·秋思》中的人物形象。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朝代】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画面中有一位羁旅劳顿,踽踽独行,思念故土的游子形象。常用于人物形象的词语积累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杜甫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隐士)陶渊明王维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壮士)陈子昂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英雄、征夫)陆游辛弃疾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游子、思妇)李白王维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征夫、将士)王翰、王昌龄8.爱恨情长(思妇)柳永9.建功立业(英雄)陆游辛弃疾10.悯农怜农11.热爱山川李白12.哀叹昔盛今衰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1)概括形象特点(特点+身份);(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3)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并简要分析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步骤:性格、身份+依据+主旨情感步骤三: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一: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生活清闲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二: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提问: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简要分析。课堂小练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望月思归的游子形象。步骤二: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中秋之夜本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刻,但是此刻诗人却是独自望月。步骤三:这表达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境。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步骤一:诗歌描写了一个被两鬓斑白,年老体衰,心系国家却不被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二: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以“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表明自己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三: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第二讲:鉴赏意像意像:即诗人为了创设意境,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在诗中刻意表现的景物形象。1.月——有凄凉之境,思乡,怀人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2.菊花——清高孤傲,不媚世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3.梅花——敢为人先,凌寒不屈。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4.松——孤直傲岸,坚韧顽强。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5.莲——象征爱情,喻示纯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6.梧桐——孤独寂寞,凄凉悲伤。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8.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9.秋蝉——品行高洁,悲凉凄切。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10.柳——离情依依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11.津浦,长亭——送别之所,表达离愁别恨。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12.芳草——离恨,相思,生命力强。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13.芭蕉——孤独与忧愁,情投意合。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14.羌笛——凄切之声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感恩尽孝之意。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16.落花——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例: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17.流水——时光流逝,愁绪不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8、燕子——象征爱情和春天,感叹世事变迁,昨是今非。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19.竹子:竹子虚心、有节、根固、质坚、潇洒、挺拔,所以,诗词中多为“坚贞”、“高雅”、“气节”。表现的是高风亮节的人格和顽强的生命力。例: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香。20.猿猴:哀伤凄厉例: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21.沙鸥:飘零伤感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22.浮云:比喻漂泊,象征自由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23.牡丹:象征富贵、美好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24.鹧鸪:暗示旅途艰险表达送行者的担心和离愁别绪。例:“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25.孤舟:比喻漂泊,象征自由。1、诗中写了什么意像?有什么特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中写到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像的作用1、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托物言志,咏物抒怀。2、描绘某种情景,创设某种意境,表达诗人某种心情。借景抒情。3、构成某种画面,营造某种氛围,表达诗人某种心情。情景交融。4、点名时间、地点。5、交代时代背景。6、形成对比,衬托主体。诗歌意像考查内容意境:即画面的氛围或特点:苍凉、雄浑、苍莽、辽阔、高远、壮阔、优美、僻静、恬静、暗淡、深邃、悠远、寥落、荒凉、萧条、寂寥、冷清、凄凉、寂寥。•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海棠•袁枚•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小朵娇红窈窕姿”,写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美丽;“独含秋气”写秋天开花;“暗有清香”清香沁脾。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首联描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群、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尾联抒怀,表示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荣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乌夜啼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中写了春天的落花、寒雨、晚风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打落花的悲凉暮春画面。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作业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泊歙浦[宋]方岳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诗中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诗中描写了“丹枫”“秋雁”“霜月”“寒渚”“夜船”“孤城”等意象,营造出了凄清孤寂的氛围。1、清新自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常见于山水田园诗,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2、平淡质朴。特点: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表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第三讲:诗歌中常见的几种语言风格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3、华美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辞藻华丽,对仗工整,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4、婉约细腻缠绵。特点: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5、委婉含蓄。特点: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明快简洁。特点: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7、悲壮慷慨。特点: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8、雄奇豪放。特点:骨力挺健,气势雄伟。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9、沉郁顿挫。特点:深沉蕴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
本文标题:古代诗歌鉴赏(高一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5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