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打麦号子》教学反思苏小敏本课选自小学音乐苏少版第九册第四单元《情系江淮》,这是一首江苏靖江民歌,体裁为劳动号子,更精确的说是农事号子或打粮号子,歌曲通过劳动时的呐喊及一领众和的说唱形式,表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歌曲节奏、旋律均较简单,易于学唱,是本单元中继《杨柳青》后的又一首不同体裁的江淮民歌,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体验、感受江淮民歌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是,学生对中国的民族音乐仍然抱有一种抵触的情绪。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教学一直是一大难点。如何使学生能逐渐接受并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初听这首歌曲时,我不喜欢这首歌,我就自认为学生肯定不会喜欢这首歌,但是在学完江苏民歌小调《杨柳青》之后,我改主意了。我想可以从民歌的题裁这个角度,结合上学期重点学习的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再有这首劳动号子,这样民歌的三种题裁可以放在一起总体辨析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这一节课上完后,我的思想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学生的演唱热情是我意想不到的,每个班的学生都对这首歌曲表示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每一个班孩子的歌声都感染着我,使我忍不住地跟着他们一起唱。我自己挺纳闷的,这首《打麦号子》究竟是凭什么俘获了孩子们的心呢?让他们百唱不厌,都不想下课?是《打麦号子》中的“劳动号子”感染了他们,还是这种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吸引了他们?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今天学的《打麦号子》是一首农事号子,相对来说,农业号子所伴随的劳动强度不那么大,因此,农事号子的节奏感往往不那么沉重,旋律较优美,歌词内容也更丰富多样些,号子的歌唱方式,主要是“领、合”式,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领唱部分常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其音乐比较灵活、自由,曲调和唱词常有即兴变化,旋律常上扬,或比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唱的部分大多是衬词或重复领唱中的片段唱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型强,常使用同一乐汇或同一节奏型的重复进行。每个乐段也都是领唱与和唱的形式。很多孩子都热衷于唱领唱,对于领唱感觉好的孩子,其他学生会期望他再次领唱,这样“和”起来的劲头就更足。这一课给我自己上了一课,不能拿自己的喜好和认知习惯来判断决定学生的喜好。本课的最大亮点在于打破了常规的民歌教学方式,即:介绍民歌的概念及特点——节奏练习——旋律哼唱——跟钢琴试唱歌词——点出难点、强化练习——完整演唱、展示。《打麦号子》是一首劳动号子,要使小学五年级学生在短时间内唱好歌曲并理解号子的音乐特点不太容易。因此我以江淮音乐之旅为横轴,用扬州民歌《杨柳青》做为导入,以小组合作探索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为全课的纵轴,将号子的四个特点放在了歌曲学习的四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体现一个特点,歌曲唱会、唱好之后,学生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这些特点一一梳理出来,完成了本课要达成的目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研究的能力,能较好地记住并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又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但是本课教学中的不足仍然很明显,问题主要集中在旋律教唱环节。歌曲的第二部分旋律主要集中在d2的音高位置,高音区演唱比较多,而我一直在旋律教学的这个环节思路不是很清晰,所以教学现场显得有些混乱,学生不能以最快的时间把旋律唱会,更没有把“唱号子”部分的旋律特点找出来。以至于课堂进行到了尾声,仍有部分学生唱错,最后歌曲升华效果并不是太好。课后我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鉴于五年级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初期,并且五线谱的视唱没有达到专业的程度。因此第一,如果遇到音区比较高的旋律,可以尝试先降调哼唱。第二,旋律学习一定要理清顺序,并且方法要多样化。可以师与生、男生与女生模唱、接龙唱等形式把旋律的重复和变化、相同与不同体现的更明显化。总之,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包括语言的精炼、提问的准确性等都是我本堂课也是我以后的每一堂课需要思考、注意并加以改进的问题。
本文标题:打麦号子教学反思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73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