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眼镜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眼镜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是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部门中的大量专业化企业通过彼此间紧密的生产合作或市场交易网络,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体,发展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区域系统。本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四个方面对丹阳眼镜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一、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互动的合作与交流,使产业集群体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活动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出很强的区域竞争优势。对集群的最早认识来源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概念。他认为,集群是由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以及技术扩散等一般发达的经济所造成的外部经济,促使小企业集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我国学者也分别从构成、分工协作、交换和适应、互补和竞争、信任和承诺等角度对产业集群作出较为全面的阐述。本文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中,大量联系密切的产业及相关支持机构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在空间上的集聚,并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西方产业集群理论中,侧重于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的理论主要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其中,用“产业集群”一词分析集群现象首先出现于迈克?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他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是该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由此提出分析国家竞争力来源的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的构架主要由四个基本因素构成:一是要素条件,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二是需求条件,是指国内外市场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包括市场需求的质与量,它会影响这一产业的竞争优势。三是支持性产业及相关产业,是指上游产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竞争力强的上游产业往往是其下游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上游产业及下游产业的相互合作也将增强双方的国际竞争力。三是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如果某一产业内企业的发展目标、策略及组织形式等选择与该国在该产业的竞争优势资源相符合,则这个国家在这项产业的竞争优势将得到充分展现。二、丹阳眼镜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分析眼镜产业是江苏省丹阳市的传统产业,丹阳素有“眼镜之乡”的美誉。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丹阳各个乡镇逐渐涌现出一大批生产眼镜的集体作坊,丹阳眼镜产业开始萌芽。在市场竞争力的带动下,丹阳眼镜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外销,而近十多年来树脂镜片的兴起又再次把丹阳眼镜产业推向一个高潮。经过40多年的整合与发展,丹阳眼镜产业已经形成一条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眼镜产业链,其产业链的分工已经细化到一个小螺丝都有专门厂家生产的地步。丹阳眼镜产业现拥有千余家从事眼镜业的工贸企业,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司徒镇及华龙、华阳两村。年生产眼镜架5000万副,年生产镜片8000万副左右,占全国1/3强。其中光学镜片的销量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80%,合金架、全钛架、玻璃镜片、树脂镜片、隐形眼镜已形成系列化,产品60%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因此,丹阳眼镜市场与北京眼镜城和广州眼镜城并称为中国三大眼镜批发市场。尽管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它问世之初,就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但它在理论上显然是一个全新的创造,尤其是对解释为什么在某些地区、某些产业能获得成功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框架。以下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丹阳眼镜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分析:1.要素条件。自然资源方面,丹阳并不具有先天的优势,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物质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已逐渐成为现实,自然资源的优势作用逐渐减弱,也就不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基础设施方面,丹阳紧邻沪宁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无论是对原材料的需求,还是产成品流通的需要都能及时得到满足。此外,借助于上海、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经济环境,形成良好的产供销渠道,同时也有利于吸纳大量外资进入。如世界知名眼镜公司金可眼镜公司,在司徒镇合资兴办江苏东方光学有限公司,台湾宝岛眼镜公司独资兴办全钛高档眼镜架生产企业,韩国阿尔法光学有限公司、韩国今世明光学有限公司等外国公司都在丹阳开办眼镜生产企业。这些外资企业的加入进一步调动了丹阳眼镜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动力,从而更好地提升了集群整体的竞争优势。人力资源方面,眼镜生产企业的发展培育出大批本地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而产业集群也引进和造就了大批专门人才。据统计,丹阳眼镜产业有各类科研机构近十家,拥有两千多名专门人才,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达130多名。知识和技能方面,通过不断派遣人才外出学习与引进专家指导培训,丹阳地区具有突出的地区性的知识与技能优势。但由于受产品档次的制约,这种地区性的知识与技能在全面性与先进性上还存在不足,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加之周边地区如浙江杜桥眼镜产业集群等的蓬勃发展,将会影响丹阳眼镜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维持。2.需求条件。据初步测算,全国有3亿多人口佩戴眼镜,按六年更新期计算,年眼镜需求量达5000多万副,如果按三年更换一副,则年眼镜需求量将达到1亿多副,再加上太阳镜、特殊用镜的发展,潜在需求在时间上具有延伸性。从丹阳自身情况看,眼镜销售不但在国内贸易中举足轻重,而且与五金工具、汽摩配件一起构成丹阳三大出口产品。眼镜产品年出口达60%,创汇达3500万美元以上,可见丹阳眼镜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能极大地满足国外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促使国内消费者对出口热销到国外的眼镜产品更加青睐,某种程度上引导消费者对眼镜产品的前瞻性需求。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脱离其他产业独立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还必须依靠其他辅助企业和产业的支持。在丹阳眼镜批发市场中除了眼镜成品,眼镜上的各个零件都有销售外,大到配镜装置,小到眼镜上的一颗螺丝,应有尽有。最主要的是构成这些眼镜生产的内部车间变为外部的独立企业,这种深度分工的竞争性配套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此外,这些眼镜零部件生产企业依托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区位优势,通过单个企业的专一和整个区域的整合,迅速构成丹阳眼镜产业集群强大的支持后盾。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任何一个产业集群都不可能白手起家,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企业,形成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只有当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和措施,既适应集群环境又适于培植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时,集群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从丹阳眼镜产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大的区域内聚集了上百家企业,生产的又都是中低档的眼镜产品,形成激烈竞争,促使企业积极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完善企业内部结构。三、问题与对策丹阳市以眼镜作为特色产业,通过不断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有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企业规避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业整体效益不高。大部分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虽有丰富的廉价劳力资源,但管理水平较低,抵消了劳动力成本优势。二是部分企业缺乏科学的统一规划,行业自律能力不强,竞争秩序不够规范,互相压价销售现象时有出现,缺乏行业内的有效监督和协调。三是产品自主创新开发能力不强,品牌产品不多,在产品设计、开发和宣传上投入较少,多数企业仍是采取来样加工和贴牌生产。为维持并扩大丹阳在全国眼镜市场的份额,提高眼镜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三种解决办法:第一,从企业的角度看,应该强化产业集群升级。首先,为取得与北京、广州等眼镜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应从中低档产品向全面经营转型,这就要求企业争取与专业学校合作,注重研发。研发不仅指样式上的转变,关键是在镜架、镜片等材质上的创新,而这一点上应该有申请专利保护的可能性;其次,善于运用风险投资,虽然会导致一部分收益将归别人所有,但是可以极大地补给资金的流动性不足,降低创新和技术研发风险,给本企业带来的实际收益与发展空间将是只运用自有资金生产难以比拟的。第二,从行业角度看,必须加快组建眼镜行业商会的步伐。加快行业商会建设是深化改革、促进产业集群、增强竞争优势的客观需要。成立眼镜行业商会可以充分运用这一商会组织形式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在企业内部构筑信息沟通、技术互助、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的平台,发挥行业商会激活市场机制、优化资源、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市场环境的作用。第三,从政府角度看,应该适时出台鼓励眼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构筑产业集群平台中,吸引国内外资本向眼镜产业集聚,对有利于拉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链项目和带动力强的规模企业,采取一些优惠的税费政策。还应降低自然人及商贸企业进入该产业从事生产和经营的门槛,在审批过程中下放审批权限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市财政还应拨出一部分机动资金,用于奖励、贴息,支持产业发展,金融部门和担保服务部门也可以对产业实行适度的政策倾斜。要把丹阳的眼镜特色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做优,除了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推动外,还在于采取切实举措,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优化工业结构,依托沿江工业园区和开发区优势,加强与浙江、江苏等其他地区眼镜产业的沟通与联系,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的辐射范围,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形成一定水平的眼镜产品研发机构,从而将眼镜产业打造成为苏南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产业,更好地发挥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文标题:眼镜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7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