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9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题-岳麓版
2019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题岳麓版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周初分封制的认识1春秋时期楚国逐渐走向中央集权2西周时代姓氏名字维护尊卑等级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的积极作用4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5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对异姓地方势力的防范6唐朝政事堂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7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8宋代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9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消除官员结党对皇权的威胁10明太祖加强对六部的监察11清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吉林长春摸底)周初分封都要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下列推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A.“国”在西周时发展为封建城市B.“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解析:C从“据点叫‘国’”,可知“国”能发展为封建城市,但也可能发展为具有多个封建城市的“国”,故A项错误;从“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可知“国”的范围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大小,故B项错误;从“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可知“国人”是诸侯的族人,故C项正确;从“国以外的土地叫‘野’”“‘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可知“野人”是受诸侯国控制的人口,故D项错误。2.【新题速递】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A.逐渐走向中央集权B.率先废除了分封制C.最早实行了郡县制D.具备了称雄的实力解析:A根据材料信息,楚国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把重要地区掌握在国君手里,且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收回,这说明楚国逐渐废除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掌控,逐渐走向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楚国率先废除了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县曾作为封地分封给功臣贵族,说明并没有推行郡县制,秦朝时才真正确立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楚国的国力,D项与题意无关,故错误。3.(2017·东北四市开学考试)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强化宗族认同B.维护尊卑关系C.凸显贵族地位D.继承华夏传统解析:B从“‘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可知,强化宗族认同是姓、氏能起到的作用,但不是字的作用,故A项错误;西周时姓氏能区分贵贱和宗族,字能体现同一等级内的尊卑,故维护尊卑关系是姓氏名字最主要的作用,故B项正确;西周时期只有贵族有姓,但凸显贵族地位不能完全体现姓氏名字的作用,故C项错误;继承华夏传统不是材料体现内容的最主要作用,故D项错误。4.“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历史的实践证明,这种想法()A.是书生之见,荒诞无稽B.不合时宜,难以实践C.切合时情,迎合帝王D.是敌人阴谋,离间君臣解析:C材料认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能够实现天下太平,巩固统治。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下官吏由皇帝任免,实现了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故C项正确。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解析:D依据材料可知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故D项正确。“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说明A、C两项错误;朝议制度未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项不正确。6.【经典题】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解析:A“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反映了两层意思:一是限定只有刘姓(当然主要指刘邦的后代)才能当诸侯王,二是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这个白马之盟把宗室和外姓所能得到的利益作了限定,非刘姓的人就只存在于列侯这个系统。很显然刘邦此举之目的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背景延伸】西汉建立后,分封同姓和异姓王,这些人成为汉初势力最大的政治集团。刘邦晚年已经意识到异姓王对刘氏政权的威胁。因此,他希望借助血缘亲属关系来维系刘氏政权,同时要求臣僚效忠皇帝,以求得功名,得到皇帝给予的封侯之荣。另一方面,汉初以来实行郡国并行体制,刘邦不希望更多的土地被分封出去,进而形成强大的地方力量,危及皇权。因而此诏令的目的在于防范地方势力。7.(2017·山西临汾适应性训练)钱穆在评唐朝的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由此可见,唐朝的政事堂()A.使三省体制走向完备B.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C.发挥重要的决策作用D.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解析:C材料重点强调政事堂的职能,不能体现三省体制日益完备,故A项错误;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可知政事堂与尚书省职能不同,故B项错误;题干“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体现出唐朝政事堂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政事堂的职能,不能表明行政效率提高,故D项错误。【新知生成】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设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宰相们平时在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唐玄宗时改名为“中书门下”,堂后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理众事,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是最高行政机构。8.【经典题】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解析:D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士族子弟所占比重过大,而寒素子弟及小姓子弟所占比重太小,一方面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各阶层,另一方面说明其还不完善,故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唐代科举制是为扩大官吏来源而设,并不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科举制比九品中正制有较大进步,故B项错误。科举制与前代选官制度相比,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C项错误。【知识纠偏】在学习科举制时,大多认为到唐代科举制从理论到实践已非常完善,是社会上人们的主要入仕之途,其实不然,唐代常科每年应试者多则有两千人,少则也有一千人,而“所收百才有一”“没齿而不登者甚众”。显然,在政治权力的分配体系中,唐代科举起着非主流的辅助作用,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相对有限,不足以改变士庶地主在政治权力分配上的不平等。宋代科举制度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为整个地主阶级乃至寒门士人敞开了科举入仕的大门。科举已成为宋代社会上人们一条主要的上升之途,其他入仕之途越来越失去分量,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在宋代得以实现。9.【新题速递】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解析: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题干“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体现的是宋代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D项正确。本题考查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故A项错误;通判拥有的仅是中央赋予的监督权,故B项错误;C项体现不出题目中的“无通判处”的用意,故错误。10.【易错题】明朝的《大明律》曾经颁布多项禁令,如:禁止朝官与近侍官交结,禁止地方官员与朝官交结,禁止京官与京城家资富厚之人交结,否则即构成奸党罪。这些规定旨在()A.防治宦官专权和权臣乱政B.消除官员结党对皇权的威胁C.用法律形式加强中央集权D.澄清吏治以杜绝制度的腐败解析:B本题易错选A项,原因在于没有从全局考虑,单纯依据禁令中的一条“禁止朝官与近侍官交结”而得出片面的结论。结合题意可知此题侧重考查禁令颁布的目的。朝中所有官员都服务于皇权,因此限制官员的交往和行为,实际上就是加强专制皇权,B项正确。材料内容涉及对官员行为的约束和限制,而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排除;规定中并未涉及腐败问题,排除D项。11.(2017·湖北华中名校金卷)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C.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解析:D明太祖时内阁并未形成,故A项错误;限制内府和六部集权于皇帝只会增加皇帝的行政负担,故B项错误。内府和六部本无矛盾,明太祖的制度设计让其相互牵制,才滋生了矛盾,并不是“协调”,故C项错误;从限制内府,到利用内府牵制六部可知,明太祖意在加强对六部的监察,故D项正确。12.(2016·湖南益阳一模)宋仁宗对谏官张升说,你很孤单,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方寸。张升明知年老仁宗儿子都夭折了,却回敬皇帝道:臣不孤单,妻儿俱全;陛下才孤单,只有宫女相伴。仁宗没怪罪张升。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大学士曹振镛总结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士大夫“脾气”变化表明()A.儒学思想渐趋衰微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官场风气世俗化D.经济文化没有协调发展解析:B清代儒学思想依然是正统地位,故A项错误;清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官员实际相当于皇帝的奴仆,故B项正确;题干中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并不是世俗化的表现,故C项错误;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与士大夫“脾气”变化并无关联,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河南开封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武则天参与朝政和当上皇帝之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多次重大改革。首先,扩大制举。缩短制举间隔,使“常举”制度化,变数年一次开科取士为每年一次。并扩大录取人数,增加制举科目,把以前每次1~2科,增加到7~8科。其次,创立殿试。据史书记载,殿试是于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十四日,武则天亲自于洛城殿对贡士进行面试开始的。这次考试进行了数日,仕子云集,达上万人。第三,设武举科。女皇晚年,于文科殿试之外,又创办了武举,以选拔武艺精通、具有将帅才能的人。从此以后,宋、元、明、清四朝都开武科。第四,开创“南选”。唐初,边远的五岭及贵州一带,文化比较落后,武则天有意加以开发,对这些地区在人才的选拔上特别给予照顾。第五,创“密封卷”。即此后开科,必须糊上考生的姓名,监考官按答卷优劣定格录取,这就是最早的密封卷。——《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有哪些改革》(1)根据材料,概述武则天科举改革各项措施的积极作用。(15分)(2)结合所学知识,试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对封建统治
本文标题:2019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检测试题-岳麓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67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