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1《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中学何学林邮编:528305电话:13695212969一、教案背景学生通过对《马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明白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学习本篇文章,一想继续引导学生诵读和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二想让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思想基础。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再结合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二、教材分析《送东阳马生序》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入选的古诗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篇章。无论是写景、寓理,还是抒情无一不表现出古代贤人的意趣和志向。本课是作者给同乡马君则写的赠言。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求学生涯中的艰难经历和学习态度,旨在勉励马君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以期学有所成。教学时引导学生历史地辩证地认识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古今教育制度的改革,从而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努力学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理清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3、通过反复朗读,增强文言文语感,进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4、通过复述及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进一步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5、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2、过程与方法2①、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②、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③、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正确的人生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四教学重点1、翻译、理解、背诵课文,学习作者执著的求学精神。2、学习文章对比手法。五教学难点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2、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六教学过程开阔视野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你知道多少?*1、囊萤映雪*2、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3、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4、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一)、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送东阳马生序》的内容,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的。(板书课标题)(二)、简单介绍作者、课题介绍。(先由学生介绍)31.介绍作者。宋濂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2.解题: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三)、整体感知1、分两大组竞读,并互相指出对方读书过程中的不足(字音、停顿、重音、语速、语气等)。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要求听读。(注意上述几个方面)3、齐读。4、自主与合作:解决字、词、句的意思。5、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找出难译词语(四)、分析课文,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课件展示)重点问题:(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4)文章写了其他学生哪些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4(5)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6)本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要点提示:(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都没有成学,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5)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6)、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的求学经历和诸生的经历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目的在于突出要有所成就,环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勤奋、专心。正如韩愈所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师生态度师:辞色严厉,甚至叱咄生:色愈恭,礼愈至生活情况同舍生:衣饰华美,饮食鲜肥作者:緼袍敝衣,日仅再食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五)、拓展延伸1、你知道哪些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2、通过学习本文你对学习条件的优劣是怎样看待的,结合课文与现实说说你对学习条件,主观努力与学习效果相互关系的看法(六)、作业5讨论: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附:板书设计送东阳马生序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不敢稍逾越求学勤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东阳马生余: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求学艰口体之奉不若人而不知对比同舍生: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烨然若神人艰苦求学--------------卒有所获勤奋学习(自励;励人)反思:八年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缺少吃苦的经历、意志的磨练和勤奋的态度,很有必要利用教材积极的教育意义,对学生进行刻苦勤奋,好学上进的教育另外,他们在一年多的古文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本文除个别难懂的字句外,大部分都能理解,但对作者生活经历及其感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灵活设计教学过程,精心指导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基于这点考虑,再结合前面对教材的分析,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汇,领悟作者“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求学态度。而把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作为难点。“体验感受、对话交流、探究思考、读写结合”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罗素曾经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新课标也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情境体验”“四边对话”“合6作探究、拓展延伸”是我上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探究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也是我这一教学设计的亮点。为了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明晰的学习模式,展示导学的索引问题,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磨炼其勤奋好学、不怕吃苦的意志,使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
本文标题:《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1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