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与ERP应用的思考-黄培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与ERP应用的思考e-works总编黄培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关于e-works专业Specialization:由十多年来长期从事制造业信息化的专业人士运营。专注Focus: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专注于制造业信息化的推广和普及应用。影响力Impact:我们深刻影响那些制造企业中对信息化建设有影响力的人。资源Resource:拥有39万制造信息化一线的专业会员,每天增加300人。经验Experience:具有丰富的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咨询、研究和论坛举办经验。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关于e-workse-works网站:制造业信息化知识库、网络媒体和互动社区。e-works论坛:制造企业之间,制造企业与信息化厂商之间的沟通平台。e-works培训:制造业信息化一线专家的实战研讨平台。e-works刊物:《数字化企业》服务制造企业信息化负责人的高端直邮刊物。e-works制造业信息化经理人俱乐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者网上、网下社区。e-works咨询服务:为制造企业提供信息化总体规划、需求分析、信息化内训等第三方咨询服务。CMWIN中国制造业门户:制造业产品数据库搜索引擎和协作平台,中国制造业的专业网络媒体。www.cmwin.com中国制造业三十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全球与中国制造业ERP市场分析对中国ERP市场主流厂商的点评对中国制造业ERP应用的反思对中国ERP应用趋势的展望议程ITApplicationPortalofChineseManufacturing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制造业崛起历程的回顾1978年至1987年,中国制造业的复苏八十年代中叶中国的制造业开始重新崛起。国营企业还是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主流。市场供不应求。1988年至1997年,民营制造业的崛起和外资制造业进入中国传统名牌不断被颠覆。广东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江浙的民营经济开始崛起。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中国开始大力兴建各类工业和科技园区,外资、合资企业开始迅速进入中国。财务软件和CAD的普及。MRPII开始实践,企业开始知道CIMS。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供大于求。1998年至2007年,中国制造业融入世界,“中国制造”闻名全球中国加入WTO,大量外资涌进中国,形成数以万计外资、港资、台资、合资企业。长三角地区,随着浦东的开发而逐渐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龙头。沿海地区众多出口导向型企业发挥低成本优势,使“MadeinChina”全球闻名。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港澳的回归,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通信产业的大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础建设投资不断增长。白热化竞争,全面进入买方市场。中国制造业,对外贸依存度不断攀升。ERP、PLM,CRM,MES,电子商务,制造企业信息化热潮不断涌现。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已经建立了雄厚的基础,不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合资企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制造业占中国GDP的40%以上,地位举足轻重。到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速已经连续20年居全球之首。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的增加值以美元计算,达到1095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制造大国。2006年,中国规模(营业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制造企业达到了20多万家。其中,大型制造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大型工业企业必须同时达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亿元及以上,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达到了2387家,这些企业的数量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0.9%,但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均占40%以上。在大型制造企业中,国有控股和集体企业数量占五成以上,仍居主导地位。非公有制大型工业企业发展较快。其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中的大型工业企业增加到627家。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出口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廉,而不断受到美国、欧盟的反倾销制裁。中国出口产品由于质量、产品成分不符合西方国家的法规,而被大量召回。中国很多产品仍然缺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科技产品仍然依赖进口。中国制造同样的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很多制造行业由于底层技术缺失,导致产品同质化,陷入无序的恶性竞争。制造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了制造行业的产能过剩,效益下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由于核心竞争力的缺失而面临被淘汰。涉及民生问题的质量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中国制造业开始遭遇“货币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根源除少数顶尖企业之外,中国制造业忽视原始创新。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的管理仍然十分粗放。很多制造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外资制造企业在中国获得高额盈利,但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核心技术,甚至通过恶意并购中国企业,力图控制中国市场。中国人对“中国制造”缺乏信任和支持。中国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存在鸿沟。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仍然堪忧。法治建设和企业监管体系有待完善。中小企业的创业与融资环境亟须改进。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还有待深入。中国制造业当前的发展态势虽然面临很多深层次问题,但中国制造业的基本面仍然是健康的。中国制造业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国外制造企业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到中国的趋势减缓,但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不可能成为主流趋势。制造业逐渐由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国制造业三十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全球与中国制造业ERP市场分析对中国ERP市场主流厂商的点评对中国制造业ERP应用的反思对中国ERP应用趋势的展望议程ITApplicationPortalofChineseManufacturing全球ERP市场分析2007年全球管理信息化的软件销售收入总体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根据AMR的分析,2007年在全球ERP(管理信息化市场)软件销售收入为344亿美元(包括软件、支持和服务),与2006年同期288亿美元相比,达到19%的涨幅。全球ERP市场的特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增长不大,ERP市场的新客户增长不多,ERP厂商的主要收入来自维护和服务。一些大型ERP厂商收入增长,一方面主要来自并购,另一方面来自新应用系统的扩展,如EAM、CRM、SCM等。ORACLE、INFOR成为并购大鳄,SAP也终于出手,并购了海波龙。SOA、SAAS逐渐从概念走向现实。全球ERP市场的集中度很高。主流ERP厂商试图通过控制标准来锁定用户。ITApplicationPortalofChineseManufacturingERP厂商不断拓展新兴市场ERP厂商适时而动,通过并购、自主开发等方式,将业务的触角伸向越来越多的领域。随着ERP厂商产品的不断拓展,e-works认为:专业厂商在第一、二队列内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但并不意味着将完全被淘汰;第二队列领域内的并购仍将继续,并在未来几年内仍是ERP厂商争夺的焦点;将来并购、竞争的焦点将会在第三队列上演,而把握最佳时机进入第三队列的领域,将是未来ERP厂商利润增长的关键。中国制造业ERP(管理信息化)市场的二十年历程1988年-1997年:引进消化,初显峥嵘国有企业引进MRPII,逐渐消化吸收,形成自主品牌,如利玛、开思、启明等。财务软件开始迅速起步,准入机制和财务习惯挡住了国外竞争对手。国外MRPII一度热卖:四班(ERP领域的黄埔军校)、SSA。SAP、ORACLE等外资厂商进入中国。1998年至2007年:百花齐放,潮起潮落MRPII开始扩展到ERP。财务软件厂商开始转型。国外ERP厂商迅速进入中国,灯塔计划使得各行业领导企业纷纷“沦陷”。财务软件背景厂商上市,逐渐形成几家规模较大的本土ERP厂商。国内外ERP厂商百花齐放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概念和泡沫。中国制造业ERP市场的格局SAP、ORACLE从高端市场全面出击,扩展到中小企业市场,但难度很大。用友、金蝶等财务背景厂商从低端向上发展,以集团财务和财务加进销存切入。“农村包围城市”。INFOR、QAD、SAGE在制造行业积极拓展,从外企杀入民营企业和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其它国外厂商,稳守外资、合资企业市场。中国市场在国际ERP厂商营业额中所占比例不高,一般在3%以下。对中国市场期望很大,但目前巨大潜力还未变成现实的增长。中国ERP市场对于国际ERP厂商而言,最大亮点在于新客户的增长和软件许可证(License)收入的增长。相对而言,仍然是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之一。本土MRPII背景的厂商,如和佳、自动化所、希门、并捷,基本上以国有的机械制造企业为重点客户。中国ERP市场良莠不分,鱼龙混杂。但逐渐进行整合。除几个大型上市公司之外,本土ERP厂商盈利能力不强,生存状况堪忧。中国制造业ERP市场的特点成长型企业成为竞争焦点。大型企业集团以应用SAP、ORACLE为主。中小企业以应用本土ERP为主。外资、合资企业以应用国外ERP为主。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占有中国ERP市场的大半份额。ERP厂商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符。国外厂商的中国管理团队本土化不够,并不真正理解中国客户。财务软件本土ERP厂商对营销的重视高于对软件研发和实施效果的重视,注重概念营销和关系营销胜于用产品和技术赢得客户。台湾背景ERP厂商在大陆的发展并不理想。MRPII背景的本土ERP厂商埋头苦干,但缺乏市场意识,影响力有限。国家对本土厂商的扶持,并没有起到应有效果。2007-2008年中国制造业ERP市场发展综述ITApplicationPortalofChineseManufacturing目前,中国ERP市场进入了平稳期,稳中求进。企业对于ERP的认识趋于理性,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也更加谨慎。企业已经习惯于在厂商的概念宣传中保持冷静。“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国策的提出给信息化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e-works调查:2007年中国制造业ERP市场总额达到39.04亿人民币,增长率为14.55%。中国制造业三十年发展的回顾与反思全球与中国制造业ERP市场分析对中国ERP市场主流厂商的点评对中国制造业ERP应用的反思对中国ERP应用趋势的展望议程ITApplicationPortalofChineseManufacturingITApplicationPortalofChineseManufacturingSAP中小企业频繁受挫,但对中小企业市场的信心坚定(大规模招人、“SAP合作伙伴激励计划”、“蓝动中国”、“套餐式ERP”等)。对中国市场期望过高,急功近利,造成近日高层频繁变动;期望通过中国等市场来挽救全球利润下滑的趋势。SAP系统足够复杂,实施周期长,而对企业而言获得的效益有限。投入与回报受质疑。虽然NetWeaver已经推出3年了,但仍有很多的客户没有将产品升级到最新的版本下,如何说服这些客户升级到NetWeaver架构下,是目前SAP的重点。SAP推出了基于SOA下的ESA架构,但在ESA发布不到2年后,我们看到ESA这个词正在褪色。SAP现在推出了ESOA。也许是SAP发现ESA这个词确实比不上SOA的炙手可热,任何和SOA沾边的企业都受到了热捧,另外仅SAP一家推广ESA的力量也稍显薄弱,所以SAP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策略,转而投向ESOA。虽然SAP的ESA架构和ESOA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在未来,ESOA这个词能否让广大的企业认可,还是一个未知数。ITApplicationPortalofChineseManufacturingOracle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一直伴随着Oracle。Oracle目前更适合于那些具有一定开发能力的企业,而面对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他们更需要的是价格适中的标准套件,不需要过多的开发就可以应用。Oracle通过并购形成了很长的产品线,但企业很难从一堆产品中知道自己最适合用哪个,Oracle整合的步伐必须加快。ITApplicationPortalof
本文标题:对中国制造业发展与ERP应用的思考-黄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