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6、离太阳最近的树.ppt
这里是地球的第三极,是海拔最高的地方这里是沙漠和戈壁的世界——红柳2002年,一位军嫂带着5岁的孩子去探望她在驻守在西藏的丈夫,结果由于西藏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孩子还没有见到她的爸爸就离开了人世。在扎达的武警连里,每年都有新兵因为高原的恶劣环境而突发死在这片土地上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不满17岁的她,却悄然穿上军装,告别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戍边。这就是西藏海拔5000余米的高原阿里。当时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那个部队从来没有女兵,破天荒了。及至最近她重回故地,军区首长告诉她:现在也没有,她们是唯一的,后无来者了。她在苍茫的高原上,亲眼看到一些年轻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富强而永远长眠在冰层中的悲壮。在那里,“生与死的分界,再没有比登山时更分明的了。向上是生,向下是死;头上是生,脚下是死。每一下举手投足,每一次吞吐呼吸,无不经历生死循环。这一分钟不知道下一分钟、甚至下一秒钟的事。”(《昆仑殇》)毕淑敏(女,1952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当兵11年)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拯救乳房》,中短篇小说集《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散文集《心灵处方》、《我很重要》等。毕淑敏一、速读课文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寥寂,荒漠的皱褶里,酷寒而缺氧。红柳顽强的生命力红柳究竟是什么样子?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描写红柳的句段。并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1)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拟人手法。不仅写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而且写活了红柳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2)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4)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上述3句运用比喻,从个不同的侧面活灵活现地展示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描绘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2.抓住关键词,归纳红柳形象特点,感悟红柳精神,体会作者珍爱生命的感情。生长环境红柳特点红柳精神感情酷寒缺氧珍贵、固住流沙、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作者赞颂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具有顽强生命力和奉献精神的高原精灵,红柳,最后命运又将怎么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红柳被砍伐后触目惊心的形象,蕴含着作者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痛惜以及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关键词分析,理解作者用大量笔墨渲染挖红柳场面的用意。队伍工具工作量工期所需的劳动力浩浩荡荡,衬托红柳顽强的生命力铁锨、镐头、斧、高技术的炸药可怕几天时间、漫长,突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悲最有力气的男子汉,最健硕有力的小伙ks5u精品课件作者对红柳持什么态度?一支红柳的颂歌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对红柳生命的赞颂。作者通过对红柳的美和力量的揭示,赞颂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不屈的精神以及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的同时,通过叙述砍伐红柳的过程及方法,突出了红柳的悲剧,表达出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痛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作者情感思考:对于挖红柳事件,作者是详写还是略写?详写这一过程,是为了让人们目睹这一触目惊心的场面,烘托红柳的结局的悲惨,抒发了对高原生存环境的担心。作者详写,也是为表明人类行为的可悲。文章的结构•第一部分:(1、2)写红柳的生长环境以及其外在特点(美)•第二部分:(3—18)写红柳遭毁灭的情形,赞颂红柳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以及其内在的美•第三部分:(19—21)描写红柳砍伐后的情景,抒发对生态环境的担忧。•1、描写、记叙、抒情有机结合。•红柳生存环境和红柳顽强的生存能力采用描写;红柳贡献之大以及人们挖红柳事件采用叙述;作者的呼吁,为人类敲警钟是抒情。•2、以小见大。红柳事件是小,人类无知行为是大赏析写作技巧红柳树的悲剧让你想到了什么?拓展反思:然而,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荒唐森林被砍光,鸟儿无处鸣唱土地沙漠化,尘土高高飞扬乱排乱放,河水污浊肮脏也许,这就是人类未来的模样?所有物种生而平等,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全体生物。即使现在地球已没有一种生物能从整体上与人类抗衡,人类也没有权力自封为地球的主人而对其他生物生杀予夺。人类的伟大应该表现为顺应自然,谨慎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共享地球,共同发展。
本文标题:6、离太阳最近的树.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51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