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诗经》颂摘要:诗经学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近百年的现代诗经学,是对传统诗经学的继承、革新和发展,完成了《诗经》研究的一次重要转型,从观念到方法,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诗经学前辈大师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革命性的贡献,使受益的我们,对《诗经》的认识脱离传统的桎梏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说达到他们时代的认识高度,还有待我们丰富和发展,其中某些观念和论断的偏颇,也有待我们来更新。关键字:《诗经》、古代、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诗三百”,共有305篇,全书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的品。《诗经》中的作品,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等,在其中都有形象的表现。《诗经》的产生,不仅记录了过去,也影响着之后中国的方方面面。一、《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诗经》中写恋爱和婚姻问题的诗,或歌唱男女相悦之情、相思之意,或赞扬对方的风采容貌,或描述幽会的情景,或表达女子的微妙心理,或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内容丰富,感情真实,是全部《诗经》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二、《诗经》的文学价值《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首先是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它的现实主义还处在一种自发的状态。由于《诗经》的作者身分、地位、境遇不相同,他们又都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变革的时代,社会客观现实使他们自生情感,用诗歌来表现现实是他们情感抒发的最好形式。它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如“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诗歌,倡导“风雅兴寄”的陈子昂的《感遇诗》,即事命篇的杜甫诗歌,以美刺手法因事立题的白居易的“讽喻诗”等等,都是对这种创作精神的直接继承。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其后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表达爱憎的手法,汉乐府民歌中的寓言拟物诗,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锦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及元曲清戏中的美刺讽喻作品,无不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发展,以至形成了我国文学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色。至于其赋的手法,对后世文学也有颇深远的影响。赋体文学是由它直接发展而来的。此外,诗歌、词、戏曲、小说中亦有很多作品糅进了赋的手法。最后,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文学史发展的实际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予以加工发展。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三、《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诗经》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因为《诗经》的作者来自当时各个阶级、阶层,它在体裁样式上,有抒情诗、叙事诗、颂赞诗等.因此风格各异,特点不一,艺术成就也有悬殊,一般来说,“三颂”中的诗艺术性较差,《诗经》中的民歌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较高的;其次,一些进步文人的作品在艺术上也有一定成就.这些诗篇,虽然特色不一,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开端。大部分作品多方面的描写了周代的现实生活,表现了不同阶级和阶层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正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恋者歌其情,不平者歌其怨”。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诗经》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其中的民歌,很善于通过深切的体验来描写现实,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又很善于抓住事物的客观特征,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突出生活中的一个侧面或人物形象的特征来表现对社会的认识和讽刺,并能通过诗的主人公的直接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和悲哀,激起读者的同情。如《豳风·七月》,清代方玉润说:“所言皆农桑稼穑之事,非躬亲陇亩,久于其道,不能言之亲切有味也如是。”再如《卫风·氓》等。我国古人把《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三个字,这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宋代朱熹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赋的手法在《诗经》中运用得较为普遍,《大雅》和《颂》中运用最多,《国风》《小雅》中的民歌运用的也不少,如《七月》《静女》《君子于役》《芣苢》等诗歌,都是直接写景抒情,铺写所要表达的内容。比的手法在《诗经》中运用的也很多,它不仅使形象更加鲜明,本质更加显露,而且还寄寓着强烈的爱憎感情。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诗经》经常用比喻来刻画人物,如《卫风·硕人》,还有的诗用比喻形容心理、情绪。《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再现异彩纷呈的物象。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民歌中运用得十分广泛。在一首诗的开端或一章诗的开端,诗人即景生情,用眼前之景引出所咏之辞。如《周南·关雎》《邶风·谷风》等。“兴”不只是为了开头,往往在诗中还起着寓意、联想、象征、烘托等作用。《诗经》中的许多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复沓的形式,即章与章之间的词句基本相同,每章只变更几个相应的字。这样做,有时为了表示事物发展的顺序程度,有时也只是为了反复咏唱,达到抒情的目的。这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周南·芣苢》。《诗经》是以四言为主的诗体,也有一些字数多少不同的杂言诗。诗歌大都押韵,隔句押韵,韵在句尾的形式最为常见。这种格式,成为后代诗歌用韵的基本形式。在用词上,常用叠字、双声、叠韵词,大大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感。《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它对我国后世诗歌,以至整个古代文学的发展都有着极为巨大的影响。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世的进步作家树立了楷模,启发和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把反映现实作为创作的出发点。这种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的抒情发愤之作,为屈原所继承。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以及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白居易和新乐府诸家所表现出的注重现实生活、干预政治的旨趣和关心人民疾苦的倾向,也是“风雅”精神的体现。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的陆游延伸到清末的黄遵宪。《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四、结束语《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参考文献:[1]胡适《谈谈诗经》(1925),《古史辨》第三册。[2]闻一多研究《风》诗,著有《风类诗钞》、《诗经新义》、《诗经通义》及一批论文,所释所论全属《国风》均见《闻一多全集》。[3]葛兰言《中国古代的节目与歌谣》,中文译本译为格拉耐《中国古代的祭礼和歌谣》,张铭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4]王靖献《钟与鼓》,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1976;中译本谢谦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
本文标题:文学作品赏析之诗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5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