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江南春描写春天的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晓》(唐·孟浩然)《春夜喜雨》(唐·杜甫)《清明》(唐·杜牧)《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惠崇春江晓景》(北宋·苏轼)【唐】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江千里莺啼绿映红,南水村山郭酒旗风。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映红”可译为: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水村山郭酒旗风”可译为: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译为:遥想南朝时,寺院佛殿不计其数,如今还剩多少亭台楼阁掩映在烟雨迷蒙之中。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遥想南朝时,寺院佛殿不计其数,如今还剩多少亭台楼阁掩映在烟雨迷蒙之中。诗的大意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想一想:诗中描写了莺、绿、红、水、村、山郭、酒旗、寺院、楼台。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从前两句看,黄莺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后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矛盾吗?不矛盾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的映衬?合作探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2、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3、写出两句唐代诗人写江南春天美景的诗句。2、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你是怎样理解的?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讨论: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本文标题:《江南春绝句》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66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