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内容评析艺术鉴赏思考练习课文朗读相关评论扩展资料退出创作背景作者简介教学目的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及《安娜·卡列尼娜》的基本知识。2.了解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教学重点1.分析安娜的形象及其意义。2.安娜自杀前的复杂心理活动。3.分析造成安娜悲剧的社会原因。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出生于贵族家庭,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早期作品有《童年》、《少年》等,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的作品展示了俄国革命时的丰富画面,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详细介绍)背景简介《安娜·卡列尼娜》一诞生就以其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引起巨大社会反响。1877年,小说首版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内容简介:《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写安娜和伏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另一条写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提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内容评析内容评析人物形象: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伏伦斯基、吉提、列文、卡列宁、奥布朗斯基公爵等。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安娜形象安娜是一个美丽、纯真、高雅而又富于热情的贵族女性。她十六岁时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但与青年军官伏伦斯基的邂逅,点燃了安娜心中压抑已久的爱情火焰。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伏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国外,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安娜形象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伏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她在失去了生存的全部希望后,决定用死来惩罚伏伦斯基,在第一次与伏伦斯基邂逅的站台,安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价值意义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关心的是家庭的题材,但主人公的生活历史被纳入到时代的框架之内,单个人物及其愿望、渴求、欢乐和痛苦是时代与社会生活激流的一部分。小说以史诗性的笔调描写了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展现了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时代的特点。内容评析安娜走向死亡的背景本文着重描写了安娜自杀前的复杂心理活动。卡列宁不同意与安娜离婚,不准让安娜探望儿子,上流社会疏离、甚至羞辱安娜,这一切使安娜非常孤独。而伏伦斯基想重返上流社会的努力,无形中又冷落了安娜。她开始变得多疑、喜怒无常、精神恍惚,与伏伦斯基的关系逐步恶化。安娜走向死亡的远因远因1.安娜与伏伦斯基从意大利回到彼得堡后,伏伦斯基想说服他的堂姐培特西、母亲和嫂子华丽雅接受安娜,但都没用。他们在社交界遭到了冷遇。(第五部二八)2.安娜在戏院里遭到污辱。安娜之死的原因分析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是导致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紧紧包围安娜的上流社会有三个集团。1.是卡列宁为首的官僚集团,代表政界,惯于采用法律与专制来迫害进步的人们。2.是老太婆莉济娅为首的虔信宗教的贵妇人集团,代表宗教界,时常运用宗教力量来压迫安娜。3.是特培茜代表的年轻贵族妇女集团,代表社交界,她们男盗女娼,荒淫无耻,只是因为一只手牢牢地抓住了宫廷,才不至于堕落到娼妓的地位。她们向安娜关闭了社交界的大门,使得安娜无人可谈,无处容身,陷入了空前的孤立。正是这三个集团组成了密密的罗网,封锁着安娜的一切出路,最后把安娜逼得自杀。安娜之死的原因分析(续)由于卡列宁是个权位显赫的高官,以致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们都争先恐后地为他效劳,自告奋勇充当迫害安娜的走卒。在这类官本位的社会态势下,勇敢而柔情的安娜已经无路可走了。她提出离婚,却没有人理睬;她提出带走儿子,却受到冷冰冰的拒绝,甚至她来到戏院里看看戏,也受到贵人们群起而攻之的起哄,以致于安娜遭受了终生难忘的侮辱。由于这个上流社会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势力又无孔不入,安娜像一只陷入网中的小鸟一样东躲西藏最后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可见,上流社会的残酷迫害,是导致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安娜之死的原因分析(续)渥伦斯基对爱情的冷淡则成为加速安娜死亡的催化剂,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他作为上流社会“花花公子的高级标本”,游戏人生,耽于享乐,整个思想观念都打上了上流社会的深深烙印。他根本不可能改变根深蒂固的贵族生活方式,整日沉迷于游猎、骑马、赌博。他有时候,劲头十足,号召安娜离开丈夫,两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或者干脆逃到国外去当寓公。可是他回过头来仔细一想,便“清楚地看到还是避免那样做为好”。他越来越感到委屈,感到自己为安娜牺牲得实在太多,为了爱情而把本可以辉煌一番的前途给毁了。对安娜的爱情也就必然冷淡下来。安娜之死的原因分析(续)安娜作为贵妇人的性格弱点也在这一悲剧中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效应。A.安娜毕竟是柳立克王室的后代,她的血管里奔流的是贵族的基因,根深蒂固的贵族教养的因袭重负,使得她在这场殊死搏斗的人生大角逐中顾虑重重,痛苦万状。她接受了个性解放的影响,勇敢地保卫自己神圣的爱情权利,体现出英雄般的勇气和令人颤栗的人格力量,她那“我要爱,我要生活”的强劲呼声,回响着时代的召唤,时代的强音。B.她又用贵族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来看待自己的爱情,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女人”,“堕落的女人”。她总是希望把爱情与“合法”联系起来,希望把代表“合法”的卡列宁同代表爱情的渥伦斯基合二而一,她便不停地做恶梦,梦见两个粗野的男人“同时对她滥施抚爱”。内心两种观念的剧烈冲突使她的灵魂布满伤痕,最后导致她精神崩溃而自杀。思考问题:1、你怎样理解安娜:希望-失望-绝望的痛苦的心理过程。2、安娜之死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3、作者是怎样运用意识流手法的?4、安娜具有怎样不容于社会的性格特点?5、安娜的悲剧原因。6、结合本文谈托尔斯泰创作的艺术特点。艺术赏析《安娜·卡列尼娜》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出色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是整个作品艺术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1.小说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2.小说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和动作,都成了传达心灵世界的媒介。3.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拓展阅读:1、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2、观看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片断。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作者简介: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作者简介: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作者简介: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生平简介: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返回作者简介
本文标题:安娜卡列尼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88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