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让手机远离课堂摘要:课堂是个神圣的地方,是我们汲取知识的地方,不能让手机霸占我们的课堂。当代大学生要自觉自立,自己管好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摆脱“手机依赖症”。时至今日,谁也无法否认,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离开了手机陪伴,生活简直难以想象!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打开手机查看微信、微博、新闻。每天睡觉前最后一件事,也是刷微信,看聊天记录,和网友难舍难分。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除了传统的通话、短信外,手机上网,手机视频,手机社交,手机理财,手机购物,手机订餐,手机订票,手机打车,手机导航……正在成为生活的现实。手机社交、虚拟社交大有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交往之趋势!“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却在玩手机”,听来既像是自嘲,更像是伤感,是无奈。走进教室,放眼望去,台下学生在低头玩手机:刷微信,发微博,聊天,浏览新闻。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大亮丽风景。我们必须承认,手机进课堂,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课堂秩序,影响了上课注意力的集中,影响了对问题的深思考,影响了师生的交流互动,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作为一种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大学生将手机带进课堂无可厚非,智能手机所拥有的上网娱乐等强大功能,更不是手机的“原罪”。但将这两项合二为一的手机带进课堂,并因此给正常的授课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这就不应该等闲视之了,从媒体记者走进众多高校,众多班级所实际采访和发现的情况来看,几乎每个正在授课的课堂,都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玩手机,手机俨然已经成了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一种“公害”,迫使家长和学校不得不正视和解决这一问题,但由于毕竟是大学校园,很多学校希望通过大学生的自觉自律和学校倡导的方式实现无手机课堂,但事实证明不仅收效欠缺明显,更不是长久之计,出于对学生和家长及社会的负责任,笔者认为,学校应当建立长效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确保课堂回到无手机时代。显然,很多高校没有建立无手机课堂制度,一是担心在制度建立上会遇到法律障碍,实际上这是不存在的,大学生虽已成年,但毕竟还是处在学校的教育和学习阶段,禁止大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并不是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正常使用手机,更非侵犯学生的自主权利。其次是没有在无手机课堂问题上形成高度共识,这在倡导无手机课堂期间已经显现出来,不仅有很多同学反对,甚至包括一些家长和一些学校领导老师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只要老师授课的方式水平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学生自然就不会在课堂上玩手机,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老师授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是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玩手机的正当理由,对少数玩手机的学生没有吸引力,不代表对大多数学生也没有吸引力,更不意味着老师的授课方式水平就存在问题,少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既干扰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听课学习,更是对授课老师的极不尊重,本身就是一种不文明的陋习,必须用制度加以改正和约束。另外,对于无手机课堂,来自社会的舆论也不是全部赞成,一些舆论认为大学生都已成年,本身具有一定的素质,正确使用手机的某些功能,对学生开阔视野甚至对学习还很有帮助,将手机带入课堂,可以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学校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而不是一概而论。这种观点不能说不对,但却与实际相差太远,从媒体记者对多所高校课堂走访所看到的情况就不难发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学生几乎100%的都是在“玩”,极少甚至没有发现有学生将手机当着学习的“辅助工具”。而反对无手机课堂的一些大学生也不乏有类似理由,但实际上他们内心更清楚,将手机带进课堂的目的就是遇到不感兴趣的上课内容时,用玩手机来“打发时间”。大学生在校园里,俨然都成了低头一族,不仅上课玩手机,吃饭、睡觉、休闲、交流、甚至上厕所处处手机不离手,过分的手机依赖,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业,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给本身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一定威胁。部分已经毕业工作的大学生提起当初校园的生活,无不对曾经因玩手机影响学习而后悔不迭,这足以提醒人们,手机在高校校园已是“泛滥成灾”,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和全社会应当在“无手机课堂”问题上形成共识,不能局限于倡导和靠学生自觉自律,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确保正常的课堂教学回到无手机时代,这是对社会和学生的家庭负责,更是对大学生本人和他们的未来负责某校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提倡“学教融合”,本学期开学初为抓好课堂秩序和质量,推行领导干部听课、辅导员查课、辅导员督查迟到早退等,而工程学院响应学校号召开展“蓝布袋”活动更是学风建设的一个创举,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打造一个无手机的课堂,使课堂效率大幅度的提高。今天是蓝布袋活动的第一天,许多同学对此褒贬不一。大部分同学很支持这个活动:“我认为这个活动对课堂效率很有帮助啊,身边没有了手机,我可以安心听课了”;“第一次体验没有手机的课堂,以前即使不玩游戏也老是习惯偶尔看看手机”。当然,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部分同学也颇有微词:“说实话,我在课堂上很少玩手机,但是会经常用手机拍照片,记录一些老师讲的重点,或者拍下较难用笔记录的图形,这样一来,手机不在身边有些不习惯”;“难免会有些急事,没有了手机,总是有点不方便联络”。而一位老师则表示,“这样的活动或许会让同学们暂时有些不适应,但是从老师教课的角度来看,上课玩手机的人确实少了,大家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也能主动认真听讲了,甚至以前总坐在教室后排的同学也能主动坐到前排认真的听课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几乎能够满足我们的各种生活需求,渐渐地我们依赖上了手机,它甚至像我们身体的一部分,难以割弃。因此,课堂上玩手机在近几年的课堂里蔚然成风,同学们从最初的发短信到现在的戴耳机看电影,甚至部分同学主动地把自己从课堂屏蔽了。其实,学院开展“蓝布袋”活动旨在让学在课堂上远离手机,更是以此活动号召学院乃至学校的学生养成上课不看手机,专心听讲的好习惯,杜绝课堂上利用手机娱乐,降低课堂效率。“善学而敏思”,希望学生能放下手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蓝布袋”是个形式,但求学求知的任务不可怠慢,为传道授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最好的学习氛围,无手机课堂活动的开展势在必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聚餐、开会、郊游、上课……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少人都因手机而成为低头族。这周一开始,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学生自发组织了无手机课堂活动:每天选一堂课,课前学生交出手机,课后再取回。近1个小时的课,没有一部手机发出声音,也没有屏幕亮起。下课铃一响,不少学生按捺不住,迅速跑到第一排拿回自己的手机,打开锁屏,边走边看。“其实手机上也没什么重要信息、电话,就是一种习惯,不看不踏实。”坐在第一排的时晓光伸手就能摸到手机,“要控制自己不去碰真有点难”。时晓光说,平时上课,同学们都是手机不离身,他一般拿手机当表用,隔几分钟瞄一眼,看还有多久下课。每个班都建有自己的QQ群或微信群,如果群里突然有什么爆炸性消息,即使在课堂上,大家也会集体低头刷屏。“第一天交出手机的时候最不习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林梦洁说,活动发起当晚,她正好上食品微生物课。这是一堂大课,分3节,每节45分钟。林梦洁坦言,周一的课特别多,到晚上大家都有点疲倦,两个多小时的课很难熬,时不时刷刷微博、聊聊天就会混得快得多。“那天晚上都有点后悔参加这个活动了。”有学生想出对策:找出闲置的旧手机放到第一排充数,手里继续玩着智能机。短短几天,课堂就发生了变化。“以前老师在黑板上写,我们就拿手机拍下来,省事,但其实过后谁也不会翻手机仔细看。”林梦洁说,交出手机后,大家只能老老实实做笔记,最原始的方法却是最有用的记忆方法。“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低头的学生了。”匡老师说,以前上课经常发现学生低头玩手机,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他只能绞尽脑汁活跃课堂气氛。“希望学生们能把无手机课堂坚持下去,过段时间,肯定能看到成绩上的变化。”若干高校相继开展“无手机课堂”活动,但对于患上“手机依赖症”的95后大学生而言,手机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更有学生表示:“没有手机的生活是不正常的。”在大学课堂上,“低头族”早已成为“主流人群”——拍照代替记笔记,上课刷朋友圈,甚至有同学竟然不经老师允许直接走出教室接电话。更有甚者,还会摆出“新闻发言人”的架势,在朋友圈同步“点评”老师的上课内容,却为自己不记笔记找出诸如此类的借口——“老师讲课速度太快了,只能用手机拍下来”。“无手机课堂”是不少高校眼下关于课堂的理想模式,但因其存在强制色彩,难免引发老师和学生的热议。持肯定态度的同学认为:“刚开始确实难受,就好像身体少了个零件,但慢慢也就习惯了。大学生在课堂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听课学习,诚然,有些老师的课上得很枯燥乏味,但这不是上课玩手机的理由。现在在大学里,很少作出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限制,而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玩手机也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玩手机。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也会成为很自然的动作。一心不能两用,课堂上玩手机,也就不太会认真听讲。学生玩手机,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是挑战,教师更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应该多些互动,从而吸引学生的学生兴趣,打败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毛病。但老实说,如果任由学生玩手机,不管教师的教学水平多么高明,也很难和手机里的“精彩”相提并论,毕竟手机的背后是强悍的网络。谁能与之争锋?“无手机课堂”,需要三方合力。其一,需要学校的制度硬起来,“无手机课堂”并不是将手机藏起来,手机可以放在学生手上,遇到急事,也可以使用,但却不能用手机在课堂上玩游戏、聊天,这需要学校制订出以人为本的制度;其二,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多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三,需要学生自觉,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手机玩得再多,也未必就能够增长自己的“本领”,以后出去工作参加竞争,靠的绝不是会玩手机。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搜狐新闻
本文标题:让手机远离课堂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79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