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八年级上】学写传记课件(人教版)
学习目标1.了解记事散文与人物传记的区别。2.掌握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和写法,学会写简单的人物传记,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人物个性突出。3.学会观察生活,积累作文素材,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说说下列作品各属于什么文体?《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邓稼先》《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人物传记回忆性散文,也是典范的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散文的定义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散文的分类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记叙性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性散文。根据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又可分为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和写景散文。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在叙事中往往倾注着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散文也称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散文的特征⒈较强的纪实性。⒉取材的广泛性。3.形式的灵活性①结构形式多种多样;②表达方式自由灵活。③语言运用自如。4.主旨的集中性。5.语言生动,诗意浓郁。(1)散文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心灵的歌声”(高尔基)。(2)散文有自己特殊的笔调,即所谓散文笔调。散文笔调,首先是语言凝练,优美富有文采;其次是笔法灵活疏放,挥洒自如。⒍(篇幅)短小精悍。记事散文的写作1.精心构思2.线索分明3.细节生动4.主旨突出5.善于联想6.寓情于事传记的特点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有自传、人物评传、文学传记多种。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后人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一是真实性,二是生动性(即文学性)。突出人物传记的真实性1.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2)人物的生卒年月。(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2.必须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时代背景,把人物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之中,论其世知其人,才能写得典型真实。3.一定要从当时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记载和评价历史人物,真实地反映其本来面目。突出人物传记的生动性1.叙述生动,写活人物,突出人物的个性。2.选材要典型。(1)要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选择重大的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2)恰当地记述小事,抓住细节,适当发挥想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能见微知著、增强传记的可信性和感染力,甚至预示着人物日后的发展。茅盾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作家,不但用大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3.叙行录言。(1)记叙人物行动,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的重要方法。人物有了具体的行动,才能生动感人。(2)选择人物的典型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言为心声”,人物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无不表现在他们的语言中。4.要讲究文采。人物传记虽不能偏向华丽的辞藻,繁琐的描写,多余的形容,曲折的情节。但也需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当贴切,句子流畅,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因此,在写人物传记时,应当重视文字锤炼,讲究艺术手法。从小传入手。与一般的传记相比,小传的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记主人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特点。写小传要注意:(1)真实性;(2)稳定性。一般不记录当前职务和工作。(3)要有分寸感。(4)语言要简洁、扎实,饱含真情。一、从呱呱坠地到成长为一个少年学生,你已经有了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写一段自我介绍,回顾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说说自己对未来的想法。300字左右。提示:1.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写清楚自己的出生日期、出生地等基本信息。2.选取自己生活经历中的重要事情,注意记录言行方面的细节。3.写完后与家人、朋友交流,并请大家提出修改建议。老舍《著者略历》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估,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严之仁未能一扫空地。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茅盾自传我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我开始写小说时用的笔名。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是前清秀才,后来从外祖父学中医。外祖父名陈我如,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在杭州、嘉兴、湖州、苏州一带很有名的中医。我的母亲是外祖父的独生女,出嫁前在家塾受过良好的旧文学教育。我十岁丧父。我进过戊戌维新后在浙江开办新学时设立在乌镇的第一所小学,后来又进过浙江省立第三中学(在湖州),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在嘉兴)以及杭州私立安定中学。1913年(17周岁)考取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当时京师大学堂刚刚改称北京大学,第一次在上海招生。1916年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由亲戚介绍,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先在英文部,后到国文部,又曾参加《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1920年初,《小说月报》半革新时,我曾主持“小说新潮栏”编辑工作。同年11月我任《小说月报》主编,决定全部革新《小说月报》。同年12月底我与朱希祖、周作人(皆当时北大教授)、郑振铎、王统照(当时还在求学)、叶圣陶等12人发起“文学研究会①〔文学研究会〕主张文学为人生的大型文学社团。”,12个发起人中,只我一人是在上海的。《小说月报》原为上海鸳鸯蝴蝶派〔鸳鸯蝴蝶派〕20世纪初在上海“十里洋场”的一个文学流派,以“游戏笔墨,备人消闲”为其主要宗旨。文人所盘踞,我主编后完全不用他们的稿子,并在《小说月报》上提倡写实主义文学,抨击鸳鸯蝴蝶派,引起他们的怨恨。同时,商务印书馆内部的守旧派也反对《小说月报》的全部革新。在内外夹攻下,两年之后,终于因为商务当局不遵守我在接编时所提出的条件,我辞去《小说月报》主编职务。但仍在商务编译所“打杂”。《小说月报》由郑振铎接编,郑当时已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主编《儿童世界》。1923年至1925年,政治活动占用我大部分时间与精力,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工作退居次要之次要。国民党右派召开西山会议〔西山会议〕1925年,国民党老右派邹鲁等在北京西山开会,形成反共的西山会议派。后,恽代英〔恽代英(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和我奉中共中央之命在上海组织了国民党左派的上海市党部。1925年尾,恽代英和我及其他四人被选为左派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代表,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我与恽代英留在广州工作。我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当时毛泽东同志代理宣传部长。1926年中山舰事件〔中山舰事件〕1926年3月,蒋介石造谣说共产党人私调中山号军舰要劫持他,以此为借口,大肆进行反共活动。后,毛泽东同志辞去代理部长,我仍回上海。1926年尾赴武汉。当时北伐军胜利占领武汉,已成立国民政府。我到武汉后,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政治教官,后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同年7月初,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叛变,我离《民国日报》编辑部,旋即经牯岭①〔牯(gǔ)岭〕在江西庐山。回上海。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通缉一大批人,我亦名在通缉令中。因此,回上海后,即转入地下,以写作谋生。此时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等小说。1928年夏赴日本。在日本年余,写长篇小说《虹》及《中国神话研究ABC》《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等书,又短篇小说若干。1930年4月初回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此时仍为地下生活,以写作谋生。除参加左联工作外,在左联机关刊物《文学导报》写过反驳国民党喧闹一时的民族文学〔民族文学〕即民族主义文学,是当时国民党提倡的文学运动。(他们想用此来抵抗左联,欺骗青年)的论文《〈民族主义文艺〉的现形》等。写了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路》,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又速写、论文、杂文若干。曾担任大型文艺刊物《文学》的编委,并与鲁迅发起创办《译文》杂志。1936年初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我曾写文章表示赞助,后来鲁迅同意了胡风提出、冯雪峰赞成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并征求我的意见时,我亦表示赞成,认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1937年抗战初期,我先到汉口,生活书店请我编《文艺阵地》,但因估计到武汉不能久守,且在武汉刊行的杂志又多,而华南则尚无文艺刊物,因此决定《文艺阵地》在广州出版,一、二期后又因广州印刷条件较差,移往香港出版,当时助编为楼适夷。在香港我又主编小型报纸《立报》的副刊《言林》。在香港时写了《第一阶段的故事》,又杂文若干。1938年冬,应杜重远之请,赴新疆学院教书,于1939年春,到达迪化(今称乌鲁木齐)。在新疆除教书外,又任新成立之“新疆各族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1940年,盛世才(当时新疆督办兼省长)撕掉进步的假面具,步步走向反动。我于1940年4月尾离新疆,经兰州到西安,旋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讲学。约半年后,从延安到重庆,担任郭沫若所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常委,这是挂名的事。在此时期,写了《白杨礼赞》《风景谈》等散文、杂文。皖南事变后,党动员文化界人士到香港办刊物,我经桂林到香港后,创办并主编《笔谈》,又参加邹韬奋主持的《大众生活》编委会,并在《大众生活》上发表长篇小说《腐蚀》。太平洋战争起,日军占领香港,我与邹韬奋等经东江游击队之帮助,离开香港,辗转赴桂林。当时由东江游击队帮助离开香港的文化人有一二千人之多。在桂林住了八九个月,写了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及散文、杂文多篇。然后又赴重庆,直至抗战胜利。在重庆期间写了若干短篇小说、杂文,及剧本《清明前后》。1946年春,我回上海,同年12月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赴苏联参观。1947年四五月间回上海,旋因蒋介石蓄意发动内战,实行法西斯统治,我于1947年尾又赴香港。在新创办的《小说月刊》任编委,并在《文汇报》上发表长篇小说《锻炼》。1948年尾,由香港地下党安排,我与当时在香港的民主人士乘轮船赴大连,旋至沈阳。北京和平解放后,我与在东北的民主人士赴北京,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我又参加了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人民政府成立后,我担任文化部长,直到1964年,改任政协副主席。我曾任政协第一至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至第四届人大代表。打倒“四人帮”后,任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并副主席,五届人大代表。解放后,我写了若干评论,编为《鼓吹集》《鼓吹续集》,又曾写长篇论文《夜读偶记》及《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等等。1979年9月二、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和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不少于500字。提示:
本文标题:【八年级上】学写传记课件(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4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