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方法
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陈述句,简称为肯定句和否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句中一般有肯定词“是”、“能”、“会”、“有”等。例子:1.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2.蟋蟀有建筑住宅的才能。3.我能专注的做一件事。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不能”、“没有”、“莫”、“勿”、“否”、“非”等。例子:1.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2.小木偶没有办法。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足客留鸡豚。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更容易使别人信服和加深印象,且只问不答。1、先找到肯定词(是、能、会等)或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或否定词改为肯定词。3、在改了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或“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5、读一读,句子的意思不能改变。一争高下。1.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夫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小试牛刀1.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怎么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呢?2.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长城难道不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吗?1、先找到肯定词(是、能、会等)或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或否定词改为肯定词。3、在改了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或“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5、读一读,句子的意思不能改变。1、先找到肯定词(是、能、会等)或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否定词改为肯定词。3、删去“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删去疑问助词“呢”或“吗”;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5、读一读,句子的意思不能改变。一争高下。1.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夫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小试牛刀1.这怎么不是中国的土地呢?这是中国的土地。2.兵马俑难道不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吗?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一争高下。1.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夫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拓展深化一、请在改得正确的句子后画“√”。1.蟋蟀的住宅难道不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吗?(改为陈述句)(1)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工程。()(2)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3)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在两种句式的转换中不能随意增加或删去原句中的字。一争高下。1.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夫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拓展深化2.电脑和多媒体有密切关系。(改为反问句)(1)电脑和多媒体难到没有密切关系吗?()(2)电脑和多媒体难道没有关系吗?()(3)电脑和多媒体难道没有密切关系吗?()√反问词难道的“道”是道路的“道”、道理的“道”。一争高下。1.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夫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拓展深化二、请在括号内选出改得正确的句子。1.把“像叶老先生这样的大作家,怎么会见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呢?”改为陈述句。()A.像叶老先生这样的大作家,不会见一个普通的中学生。B.像叶老先生这样的大作家不会见一个普通的中学生。C.像叶老先生这样的大作家,不会见一个普通的中学生A句中不遗漏,句末不忘记标点符号。一争高下。1.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夫大峡谷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拓展深化三、按要求写句子。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怎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温馨提示1:在两种句式的转换中不能随意增加或删去原句中的字。温馨提示2:反问词难道的“道”是道路的“道”、道理的“道”。温馨提示3:句中不遗漏,句末不忘记标点符号。归纳总结1、先找到肯定词(是、能、会等)或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或否定词改为肯定词。3、在改了的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或“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5、读一读,句子的意思不能改变。1、先找到肯定词(是、能、会等)或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2、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否定词改为肯定词。3、删去“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4、删去疑问助词“呢”或“吗”;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5、读一读,句子的意思不能改变。
本文标题: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互换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5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