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井字镇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实施方案
1井政发[2012]号关于印发《井字镇深入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各责任区、安委会成员单位、村、企业:为了加强我镇安全生产管理,为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推动安全生产跃上新台阶,现将《井字镇深入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井字镇人民政府二O一二年一月八日2为了加强我镇安全生产管理,为我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推动安全生产跃上新台阶,我镇今年继续深入开展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为此,特制定本创建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为主线,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以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为载体,进一步健全基层监管网络,落实安全责任,加大安全投入,整治安全隐患,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切实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二、创建目标围绕落实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结合当前实际,创新工作,抓出特色,全方位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提高全镇人民的安全生产意识,预防为主,夯实各项安全生产基础,借我县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县之契机,将井字镇打造成湖南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三、组织机构成立井字镇镇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创建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3顾问:王谦组长:曹灿副组长:彭诗怀赵忠辉周根盛贺威邹威王向阳(常务)朱振国禹广军彭日元成员:赵孟春罗幸朱秋云戴宏图龚纯超彭立生谢乐乐王业球朱南亚曾立军王成勇彭书龙谭忠卫左志泽廖永华贺长红王志勇熊友宏陈永国毛定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安委会办公室,由王向阳同志兼用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四、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安全生产议事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每季度听取一次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汇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2、建立安委会议事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委会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分析、布置、督促、检查全镇安全生产的工作,并就决定事项形成纪要,明确责任,落实措施。3、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镇政府与各村(居)委会、部门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镇政府与各生产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4有令不行,发生事故的厂矿企业及村(居)委会、部门单位负责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及责任追究。4、建立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摸清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底数,建立工作台帐。5、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报告制度,各村(场)、居委会要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掌握和如实报告安全事故。6、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确保辖区内企业、单位每年分别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4次以上安全生产知识培训。7、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镇政府与各村(场)、居委会、部门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镇政府与各生产企业、渡船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力,有令不行,发生事故的厂矿企业及村(场)、居委会、部门单位负责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及责任追究。五、基础建设1、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镇级经济发展规划,各村(场)、部门单位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单位经济发展规模,重视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并落实和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经费。52、镇行政区划图,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图,重点监管单位分布图,安全监管联系图规范上墙。3、建立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台帐,各村、部门单位实施安全生产工作台帐化管理,建立行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整治,安全生产检检查,安全生产会议及学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专项整治、事故及处理、文件管理、综合工作等各类基础工作台帐。4、在全镇37个村(居)委会、企业成立安全联组,配齐安全生产监管员和治安巡逻队,镇成立综治联合工作队,安排足够的工作经费,协助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投入资金极力改善镇安监站办公条件。六、宣传教育1、各村、部门单位召开会议,宣传贯彻示范乡镇创建要求,做到有宣传、有发动、有方案、有部署。2、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一是以镇、村、组为单位,设置安全生产版报(墙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利用广播、横幅、标语、宣传车等方式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在省道314线悬挂跨公路永久宣传横幅、并制作永久性铁制宣传牌。三是发放安全知识手册,入户率达到100%,努力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3、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做到有方案、有活动、有部署、有总结。64、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安全知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5、加强“一主三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建立档案。6、抓好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教育,中小学学校配置安全副校长,开设交通安全课程,每周不得少于1课时,把交通安全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特色活动,并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明确校方和家庭责任。七、监督检查1、加强对各企业、非煤矿矿山、烟花爆竹零售网点、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学校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管理,对以上重点领域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监控,落实整改措施。2、重大节假日,镇安委会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形成联合执法合力,各村(居)委会、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和向安委会及时报告反馈相关情况。每年不少于四次,做到有方案、总结和处理措施。3、加强对辖区内的市场安全、建筑安全、电力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学校安全等监督管理。4、加强日常检查和危险源的排查,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现象,杜绝非法生产窝点和网点。八、隐患治理71、严格市场准入。切实做好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和验收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取缔非法生产和经营。2、深化专项整治,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公共聚集场所、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电力和学校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两次以上,每次有专项整治方案、措施、总结。3、强化隐患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各相关部门开展经常性安全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隐患整改率达到99%以上;重大危险源监控有监控措施、监控手段、监控责任人。九、活动实施方案:(一)宣传发动:1月8日——5月30日1、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各部门单位、村组干部大会,宣布实施方案,宣布班子成员职责,宣布义务安全员,安排宣传内容,提出创建要求、目标和任务。2、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和资料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安全生产法规。3、明确创建安全生产文明学校、示范单位、示范村、示范企业,引导他们开展安全生产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拟定井字供电所为安全文明示范创建单位,石球村为安全生产文明示范村,磊鑫花岗岩厂为安全生产示范企业,井字镇万里学校为安全文明学校。8(二)组织实施:6月1日——11月30日1、各村(居)委会和各部门单位建立安全生产制度,落实职责,实行安全生产分工负责制。2、落实道路交通义务安全员、街道居委会义务安全员。各村村主任为该村道路交通义务安全员。学校、企业各落实一名道路交通义务安全员和一名安全义务宣传员。3、对镇辖区内的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客运车实行登记注册,建立违章和事故登记表,创建无安全事故驾驶员和安全遵章守纪车辆。4、设立非煤矿山重点警示牌和标语。5、安全生产责任人和义务安全员、车主和特种行业人员进行分批分期安全生产知识培训。6、坚持每月、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检查。7、排查隐患,落实责任,坚决整改。8、发现不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四、检查总结(12月1日——12月31日)1、对安全生产文明示范村、安全文明学校、安全生产示范企业、安全生产示范单位进行检查。2、按安全生产责任书对镇所辖单位和村进行年终考评。3、召开此创建活动和安全生产年终总结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十、创建要求9(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实现安全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安全生产强基固本的基础工作,是探索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有效手段,对增强全民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健全安全监管网络,提升基础安全条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村(居)委会、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创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专门经费,明确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务实求效,确保创建工作开展的顺利有效。(二)突出重点,强化整治。整治事故隐患是创建工作的重点。要摸清情况,特别是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隐患情况要重点排查、重点监控,对查出的隐患,要求立即整改,并督促整改到位。工作开展时要严格依法、依程序,并保留文字记录做依据。(三)密切配合,综合治理。示范镇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工作协商机制,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同时,积极联系配合职能部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实行标本兼治、综合管理。(四)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建立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镇活动报告制度。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每月初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书面汇报,由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整理后定10期向县安全生产委员会报告创建活动进展情况,不断总结经验,争取创建成功,真正达到示范目的。井字镇人民政府二O一二年一月八日主题词:创建安全示范乡镇方案发:各责任区村安委会成员单位机关企业共印60份
本文标题:井字镇创建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6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