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页共19页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3.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4.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教学重难点1.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干扰项的设置规律2.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一、课前导学(一)高考考点展示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种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激趣导思导学二、质疑讨论(一)高考考点梳理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理解文种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体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第2页共19页(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归纳某一片断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达,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二)引导合作探究1、论述类文本主要特征:2、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三、反馈矫正(一)典题拓展分析(07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创新与想象王生平⑴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12-A)⑵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14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12-B),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⑶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3—A),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课堂实践区——(1)议论性较强。(2)观点鲜明。(3)材料涉及面广。大多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1)整体感知,提要钩玄(探求精深的道理)明大意(2)明确要求,擦亮眼睛审题干(3)对照原文,咬文嚼字审选项——选择题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第3页共19页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13—A):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⑷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12-C)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4题)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14题)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14题)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12-E)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13—C)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⑸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2-D)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15题)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A)(C)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第4页共19页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解题指津:A项的语义从原文“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和“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中可找到依据。B项与原文的语义不符,原文说的是或然而不是必然。C项的表达与文中“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一致。D项表述颠倒了科技创新与艺术创造的思维特质。E项曲解了“职业的痴呆”的内涵,原文指的是科技或艺术工作者有时会过于偏执自己的职业,受职业的限制,眼界不宽。F项则是将原文的表达绝对化了,混淆了科学与艺术的界限。参考答案:AC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解题指津:A项“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原文中有“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后来“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等信息,可以作论据。B项“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木兰花慢》为词,属于文学艺术,“地圆”则含有地理学知识,属科学范畴,可以作论据。C项中的科技美学则更是“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的标志。D项的“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只强调了艺术创新的特质,没有言及科学,不能作论述题干的论据。参考答案:D(答非所问。)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解题指津: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这样写道:“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强调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具有科学性。第四段侧重说明艺术作品反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因而也都具有科学性。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艺术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重复,只是各有侧重。参考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意对即可。)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课堂实践区——命题点密: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此题选项的设置有从文中截取的,有文中语句变式表达的,有对文中语句含义片面或绝对化解说的。命题点密:此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命题点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第5页共19页命题点密: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题指津:作者在文章结尾明确地告诉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借助形象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事艺术创造的人,应该学习科学,借助理性思维,把握艺术的规律。而两者的相得益彰,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答题时只要将文章结尾段的概括论述分条陈述即可。参考答案: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和创造能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得到全面发展。(意对即可,应分别作答。)(二)知识规律总结四、巩固迁移(一)迁移达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说园(节选)①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曲桥、曲径、曲廊,本来在交通意义上,是由一点到另一点而设置的。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直是根本,曲随直生,重在曲折有度。有些曲桥,定要九曲,既不临水面(园林桥一般要低于两岸,有凌波之意),生硬屈曲,行桥宛若受刑,其因在于不明此理(上海豫园前九曲桥即坏例)。②造园在选地后,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作为此园之特征,表达出预想的境界。北京圆明园,我说它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园内景物皆因水而筑,招西山入园,终成“万园之园”。无锡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山而构,纳园外山景于园内。网师园以水为中心,殿春簃一院虽无水,西南角凿冷泉,贯通全园水脉,有此一眼,绝处逢生,终不脱题。新建东部,设计上既背固有设计原则,且复无水,遂成僵局,是事先对全园未作周密的分析,不假思索而造成的。③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大园总有不周之处,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内。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④造园有法而无式,在于人们巧妙运用其规律。计成[注]所说的“因借(因地制宜,借景)”,就是法。《园冶》一书终未列式。能做到园有大小之分,有静观动观之别,有郊园市园之异等等,各臻其妙,方称“得体”(体宜)。中国画的兰竹看来极简单,画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折子戏,亦复喜看,每个演员演来不同,就是各有独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7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