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测定空气里氧含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P+5O2点燃P2O5现象: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集气瓶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五分之一体积。注意:水不足五分之一体积的原因:(1)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完全消耗(2)装置漏气2﹑制取氧气: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2H2O+O2↑42KMnO2242OMnOMnOK232MnOKClO232OKCl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b、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c、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3﹑水的电解实验: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化学反应:2H2O===2H2↑+O2↑产生位置负极正极体积比2:1质量比1:8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4﹑氢气的制取:原理: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化学性质:(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2H2+O2====2H2O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2)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H2+CuO===Cu+H2O(氢气“早出晚归”)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2、C、CO)5、木碳还原氧化铜:(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冷的石灰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小结:碳的化学性质是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6、二氧化碳制取:①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②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③气体收集方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④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④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注意事项:1不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包在大理石外,阻碍反应进行。2不用浓盐酸代替的原因:浓盐酸易挥发,会使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3不用碳酸钙和碳酸钠代替石灰石或大理石的原因: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和收集,成本高。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还原性: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石灰水变浑浊。(尾气应用气球收集或点燃,防止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尾气澄清石灰水①②COCuO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本文标题:初中化学实验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8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