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nwpu2018-2019
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又引起人们关于中医合法性的热议,请您根据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依据,谈谈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答: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传统的医药学说,逐渐被西方的医药科学逐步代替。首先在于由于传统的家族传承中导致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药方淹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现在保存下来的药方也是通过口口相传,加之中草药的生长期限,导致了不能够出现多年生的中草药,人工种植的中草药并不能像多年生的野生中草药那样有良好的的功效。与中药的“养“的慢相比,对应的是西药合成速度快,可以大规模的生产,西医可以快速进行手术,仪器快速检测身体的情况的特点相比较。引起了人们对于中医合法性的热议。出现了中医无用性的说法。但是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来看,重要中医的有用和无用的热议,对应的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按照逻辑实证主义的标准来看的话中医显然属于非科学。中医理论中存在的大量循环论证和几十年的中医实证研究都表明中医在逻辑上是无法被证实的。中医学是一个富有整体观和辨证性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其中缺乏对观念和概念的精确界说和细密分辨,其理论表成分在里面,同一个概念每个医生可能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理解,这就造成中医理论不能通过客观经验来验证。从波普的证伪标准来看,更不会将中医划入科学之列。和上面一样的道理,由于缺乏对基本概念的明确界说,中医在逻辑上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中医不会对任何疾病束手无策同时,中医也总能为自己的失败和错误从理论上作出合自己满意的解释。在很多时候中医的症状和原因是同一的,如问纳呆便溏的本质,中医的回答是脾气虚,再问什么是脾气虚,回答就是纳呆、便溏。这样的理论显然不会被证伪主义认为是科学。库恩自己也许不会认为中医属于他所说的科学,但中医确实具有范式的一些特点。在《科学技术的革命》中,库恩是这样定义范式的“这样一些著作,都在一定时期里为以后几代的工作者暗暗规定了在某一领域中应当研究些什么问题,采用些什么方法。所以能够这样,因为这些著作具有两个基本特点。这些著作的成就足以空前的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他们不再去进行科学形式的竞争同时,这些科学成就又足以毫无限制的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中医的寞基之作(黄帝内经显然具备这两个特点,中医几千年来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内经》的框架中解决问题。主张消解划界的费耶阿本德到是对中医很感兴趣,在他的多部著作中都提到了中医的价值。费耶阿本德在方法论上是主张“什么都行”反对经验主义的归纳方法他认为中医是他的历史回复理论的一个典型例子。的确现代科学中那些纷繁复杂的概念、定义在一定程度确实阻碍了人们对事物的整体和本质的把握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医和古希腊的哲人们在当时有限的观测水平下所做的思考和得出的结论,在某些方面更加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可以预见,即使没有终极的医学真理在未来的医学中,必然会比今天包含更多的中医的观点。“科学”本身只是一种话语构建,而不是一个确定的范畴或者说发生的事实,这决定了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科学”的旗号来否定一切出离于个体经验之外的事物,因为每个人的“科学”观念都不是先天的、确定无疑的先在,而是话语权力斗争的结果。而“科学”本身的现代性背景,又决定了我们不能将其作为世界的唯一范式,不加甄别地用以规划丰富多样的世界,西方的价值理念只是多种现代图景中耀眼的一个,却并不能抹煞各个民族围绕自己历史、地域、哲学发展起来的其他现代图景。2.李约瑟之问李约瑟问题和钱学森先生所提出的“为何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有异曲同工之处。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长久的稳定环境。战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人民没有一个长久的稳定环境。绝大多数的人民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所以,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研究科学。或者说,不能很好的保证科学的连续发展(每次大范围的战争或者自然灾害发生时,很多科学技术往往会失传)。而欧洲在中世纪之后没有遇到过大范围的严重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经济基础的特殊性。中国的特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古代中国人的经济条件。“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由于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他们在对待农业和商业的态度上,存在着天然的本末之别,“不仅在经济上农业比商业重要,而且在生活方式上农也比商高尚”。相反,为了畅销其货物,西方国家必须鼓励制造货物的工艺创新。在西方,工业革命的最初发动在英国,也是一个靠商业维持繁荣的海洋国家,这不是偶然的。”思想观念。第一,近代科学为技术科学,为西方所重视,而中国,只注重表面而缺少关注其内在原理,非常注重实用性,即注重经验科学。第二,中国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创造成果由全社会分享,但是创造者却没有任何收益,这就造成了创造的原动力不足,后续乏力。而欧洲非常注重专利保护,激发了社会创造,也就使得欧洲的资本主义得以持续发展。第三,中国统治者对人民思想的控制十六世纪以后较十六世纪以前更加严厉和有效。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其本身的局限性影响,使得人民思想被约束,被僵化,社会也认为学习科学是不务正业。因此,科学要发展困难重重。资本的原始积累先天不足。中国的发展资本主义者基本都是地主,其主业是农业,副业才是工商业。其发展工商业的资本来自于农业,而且发展工商业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农业(其本质就是囿于思想观念),因此,资本主义的资本不可能持续增长。而欧洲是通过奴隶贸易、向殖民地掠夺财富、对外战争的战争赔款而得到资本的原始积累的,并且欧洲的资本主义者总是不断的扩大再生产,来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利润。使得欧洲的资本主义不断得到发展。综上所述,李约瑟问题反映了中国科学发展传统的问题。它在探讨传统的基础上还引导人们对中国当下和未来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和探索。科学发展任重而道远,它需要在反复回顾总结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探索,以求真为目标,不断实现发展和获得超越。3、1994年,美国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素卡尔向后现代文化研究领域的主要刊物《社会文本》提交了一篇题为《跨越界限: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的论文。这篇被作者称作“文字上带有明显的胡说八道”的“诈文”竟然被《社会文本》杂志当作严肃的学术论文公开发表。随后,素卡尔在《大众语言》中披露了他的意图:既做一个实验,看看文化研究方面的著名知识分子们的现代科学素养,因为近些年来,某些范围内的人文科学的知识的严格性标准明显的呈下降趋势。这个事件从而引发了一场“科学大战”一方是捍卫传统科学理念的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另一方是后现代主义者特别是主张对科学进行社会研究或文化研究的思想家。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并如何更好的避免这一问题?答:出现这场科学大战的原因是:科学怀疑论的激进形式对现代科学得以立足的合理性、客观性、真理性的全盘否定。这场战争的深层诱因来自于当代科学的表述危机,即作为现代文明支柱的现代科学遭受后现代主义的猛烈批判。这种批判并被提高到了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层次上:把科学看作是一种资产阶级社会关系的建构,一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误导;把科学看作是男权至上主义的统治,控制与权威化自己权力的工具;把科学看为是导致一切全球性生态灾难的意识形态;把科学看作是帝国主义入侵与殖民统治的先锋队。20世纪7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向科学领域渗透,后现代反科学思潮具有两大特征:相对主义和知识权力说。后现代反科学思潮对科学研究的合理性、逻辑标准、客观真理与实验证据等科学的本体论和科学的认识论基础进行了全面的颠覆,强调科学中的政治权力的规则,把科学领域视作一种权力—利益场所,强调科学是一种社会建构。科学变成一种权力,一种靠金钱运转的游戏,一种服务于其赞助者的手段。这一现象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问题。1。科学意识形态化。2.以“社会”取代“自然”---科学认识论之争。这场论战实质上是两种文化的深层认识论的冲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现具体表现为实在论一理性主义与社会一历史主义之争。3.“科学大战”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它反映出人文学者为争夺学术地盘所进行的权利斗争。这种斗争反映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西方的人文学者争夺失去了的学术空间,另一方面是第三世界学者为自己的传统文化寻求生存空间。正如索卡尔所指出的:”我的目的是保卫我称之为科学的世界观这样的东西。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在广泛的意义上定义为一种对证据和逻辑的关注,和不断地把理论与现实进行对照。对我来说,真理、理性和客观性是我们必须要辩护的价值,而无论从什么样的政治观点来看,真理、理性与客观性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它们,我们就会失去我们的批判力量。为自己的传统文化生存权利所进行的论战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过程中,不同的文化有着连续和密切的相互交流,当甚至最边缘的文化也成为一种更广泛的多元文化世界的一员,所有文化也都被授予运用其它文化的价值和传统来批判性考察自己文化实践的权利。科学的客观性以及相对应的普遍理性,要求不同文化中的人都要采用科学的世界观与理性去认知和改造自然;要求所有人都寻求经验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所有理性都是逻辑式的;要求所有人都用同一科学世界观来看待不同文明的世界,用科学方法去处理他们所生活的不同世界。4、继德国的工业4.0之后,我国于2015年三月又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请谈谈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以及如何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答: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国家在认识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尤为重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制造2025》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是建设中国为制造强国的三个十年战略中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需要在不断的完成一个个小小的目标。“中国制造2025”就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要更好的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个目标,就要实现四大转变: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同时,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应当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利用各方面优良资源,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为发展方针,提出战略对策并配套一系列行动计划。二是提高产品设计能力。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开发设计工具软件,构建设计资源共享平台;由代加工向代设计、出口自创产品和品牌转变;制定激励创新设计的政策。三是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四是强化制造基础。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及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的整体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应高度重视,需要以产业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以专业化为方向、以标准化为基础强化工业基础。五是提升产品质量。严格质量监管,建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重大装备质量一致性、稳定性;推进品牌创建。六是推行绿色制造。促进流程制造业绿色发展,建立循环经济链;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材和环保的产品、装备、工艺;发展再制造工程。七是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八是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重点领域。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nwpu2018-20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88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