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初中物理电学基本概念
07级09春物理复习提纲A.上学期必须记住的知识点一、电流和电路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2、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和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与电流方向相反)。3、电源是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4、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5、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是有电源和电路闭合。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7、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8、导体和绝缘体的主要区别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但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9、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它移动的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10.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11.电路有三种状态:(1)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开的电路叫开(断)路;(3)直接用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或用电器两端)的电路叫短路。12.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方式的图叫电路图。13.把元件逐个首尾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相互影响)14.把各元件首尾分别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相互独立)15、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电流用符号I表示。16、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17、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大格是0.1A,分度值是0.02安;②0~3安,每大格是1A,分度值是0.1安。B。要熟记的本学期的知识点二、电压1.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用符号U表示。2.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此时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压)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大格是1V,分度值是0.1伏;②0~15伏,每大格是5V,分度值是0.5伏。5.要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三、电阻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电阻用符号R表示。2.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1千欧=1000欧。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大小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4.滑动变阻器:(1)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2)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元件两端的电压。(3)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该变阻器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4)正确使用:①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②接线要一上一下;③通电前应把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地方。四、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4.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5.电阻的串联特点:(指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分压作用:U1:U2=R1:R2;6.电阻的并联有特点:(指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1/R=1/R1+1/R2(R=R1R2/R1+R2)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R/n④分流作用:I1:I2=R2:R1;五、电功率1.电流所做的功叫电能(电功),符号为W2.电能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kW·h=3.6×106J3.测量电能的工具是电能表(电度表)。表上的220V表示要在220伏的电路中使用;10A表示标定电流是10安(20)A表示短时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0安;600r/kW·h表示用电器每消耗1kW·h,电能表的转盘转过600转。4.电能计算方法:(1)W=nNkW·h(n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表已经转过的转数,N表示每kW·h电能表转盘要转过的转数)(2)W=Pt(P表示用电器的电功率,t表示用电器的工作时间;当P的单位为kW,t的单位为h时,W的单位对应为kW·h;当P的单位为W,t的单位为s时,W的单位对应为J)5.用电器在1s内所消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P);国际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有:千瓦(kW)6.计算电功率公式:(1)定义式:P=W/t(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利用P=W/t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2)测量式:P=UI=I2R=U2/R7.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8.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9.实际电压: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10.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它决定灯泡的亮度。(1)U实U额时,则P实P额;灯很亮,易烧坏。(2)U实U额时,则P实P额;灯很暗,(3)U实=U额时,则P实=P额;正常发光。(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P实:P额=U实2:U额2。)11.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功率(1)实验原理:①测电阻:R=U/I;②测电功率:P=UI(2)实验器材:标有额定电压的小灯泡、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3)实验电路图(4)实验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②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的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一端,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能保护电路③测量时应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5)问题①小灯泡电阻能通过取平均值减少误差吗?②如何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③灯泡的电功率能通过取平均值减少误差吗?11.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2)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s)。)(3)在纯电阻电路(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的电路),即有W=Q,可用电能公式来计算Q(Q=W=Pt)。(4)应用:计算电阻、电热器(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电饭锅、电暖器、电灯等)产生的热量(5)电热的防止措施①散热窗②散热片③散热风扇(6)问题:为什么通过电线接到电路中的电炉丝热得发红,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六、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插座等组成。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当电路被保险装置切断后,应先找出故障并排除后再恢复供电。5.插座用于给可移动的用电器供电,对于三孔插座,其中两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插座的另一孔接地线。6.测电笔是辨别火线的工具,使用时手指接触金属笔卡,金属笔尖接触电线,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如果所测的两根线氖管都发光,则说明零线出现断路故障。7.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并与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或大地构成通路造成的。为了安全,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8.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9.家庭电路安装的原则是: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关也要装在火线上,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10.几种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①电线的绝缘皮破损;②用电器机壳没有接地;③在电线上晾衣服;④电视天线与电线接触11、触电的急救步骤①立即切断电源;②必要时应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③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七、电和磁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钢、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极)和北极(N极)。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S极。3.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它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形状相似。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位置刚好相反但并不重合,这个现象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提出来的。4.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5.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它是利用铁芯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中能被磁化的性质制成的。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场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6.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控制电路)的通断来间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工作电路)的装置。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它由电磁铁、衔铁、弹簧、触点组成。7.扬声器是把不断变化的电信号通过磁场间的相互作用带动线圈和纸盘振动转化成声信号的装置。8.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所有的电动机都是由转子(线圈)和定子(磁体)两部分组成。电动机中的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能连续转动;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9.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在电磁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电学基本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0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