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件3
结束放映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束放映第三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一、经济的较快发展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四、政治体制的特点和实质五、政治状况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六、美国称霸世界的对外战略七、西欧、日本的对外政策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结束放映一、经济的较快发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返回本章结束放映(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战后恢复时期快速增长时期1950-1973年滞胀时期1973-1982年调整时期1983-1989年90年代以来的转变时期一、经济的较快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结束放映(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得到迅速恢复。整个西欧到1950年已完全恢复到战前水平。日本到1955年除对外贸易一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恢复或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加拿大等国也顺利地将战时经济转轨为平时经济,并实现了较快增长。一、经济的较快发展1.战后恢复时(1945—1950)结束放映(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2.快速增长时期(1950—1973)这一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接近5%,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更快,均创下了历史的最高记录。在经济保持高增长率的同时,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及较低的失业率,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大繁荣时期”。一、经济的较快发展结束放映(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3.滞胀时期(1973—1982)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生产停滞,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不及60年代的一半,同时伴随着失业剧增、物价飞涨、工资下降,停滞与通货膨胀的奇怪结合“滞胀”持续近十年之久。一、经济的较快发展结束放映(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原因: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的扩大财政支出政策,导致政府的赤字增加,通货膨胀抬头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造成西方国家生产成本提高,物价全面上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世界货币和金融体系不稳定科技革命对经济的推动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一、经济的较快发展3.滞胀时期(1973—1982)结束放映为了克服滞胀,发达国家普遍以货币主义和供给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开始实行一套新的政策,包括紧缩货币,削减福利,减税,对国有企业实行私营化,放松对经济的管制,限制工资增长等。这些措施对抑制通货膨胀起了一定作用,到80年代末,物价的年均增长率已下降到3%左右。但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缓慢,而且失业率仍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仍然连年扩大,国家债务日益沉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国际金融动荡,国际贸易失衡严重。(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4.调整时期(1982—1989)一、经济的较快发展结束放映(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5.90年代以来的转变时期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迅猛发展,科技革命出现新的高潮产业结构变革和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型产业越来越让位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方式高度集约化,生产率水平进一步提高,知识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要素企业利润率增加,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一、经济的较快发展结束放映(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新的变革;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发展迅速,国际生产、贸易和金融的状况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西方世界经济的繁荣或萧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调节的必要性和复杂性显著加强;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内部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也有了新发展。经济全球化返回一、经济的较快发展5.90年代以来的转变时期结束放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科技进步带来新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促使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为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战后科技革命还具有缓和周期性经济波动的重要特性。由科技革命促兴的第三产业本身也具有许多抗周期性波动的性能。一、经济的较快发展1.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结束放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国内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改变社会政策,由政府对经济实行调节,建立福利制度。国际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较为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制,主要是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和国际贸易体制。一、经济的较快发展2.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结束放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3.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成为促使这些国家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进行改造、想方设法确保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压力战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对第三世界廉价原材料的掠夺性购买和利用,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经济的较快发展结束放映(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视频资料:战后日本经济返回本章一、经济的较快发展结束放映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一)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节机制(二)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四)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五)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返回本章结束放映(一)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节机制1.宏观经济调节机制国家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生活的一切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持续不断的和不同层次的深刻干预。从政府经济职能强化的内容来看,它是指政府谋求夺取和占领经济的关键部门,而不是对经济生活的直接管理。在手段上,除了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最主要和最经常使用的手段之外,还通过经济计划、产业政策、行业规章、国有企业、福利政策、就业政策等多种方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一)普遍建立与发展宏观经济调节机制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70年代初,新保守主义宏观经济学包括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第三条道路”。返回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2.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变化结束放映(二)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当代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发生变化,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与所有制形式往往是根据经济形势与经济病症的需要而进行具体的调整,使得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1.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总体特点结束放映(二)不断调整所有制形式,大大提高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国有经济在从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呈上升发展,到70年代国有经济在发达国家经济中已占有重要地位。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有制的发展出现逆转。返回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2.战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发展结束放映(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1.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是由多种社会福利计划组合而成、内容上具系统性、并由政府统一组织管理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它是国家以税收的形式取得一份国民收入,然后以社会福利开支的形式把其中很大的份额用于广大居民,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由最初的市场分配而形成的收入状况。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2.福利制度的四大支柱混合经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2.福利制度的四大支柱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扶助或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3.福利制度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的福利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对世界范围内福利的发展起到了极为突出的示范、压力和推动作用。是在广大下层群众和进步政党团体纷纷要求社会变革的形势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力图缓和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的产物。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与发展社会福利制度是相一致的。战后20多年经济的繁荣发展是福利制度迅速扩大、福利水平不断提高的物质前提。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3.福利制度的政治和经济背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结束放映(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4.福利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危机经济停滞导致各国财政状况普遍恶化,福利国家难以为继。在国际竞争、就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下,福利制度的公平原则与经济发展的效益原则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返回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四)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1.企业管理社会化的趋势企业管理日益超出个别企业的范围而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化管理相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协作化,如波音巨型客机的协作研制和生产。形成了社会化的专业管理机构网络,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各种服务,如会计事务所、各种信息公司等。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四)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2.企业管理民主化经理阶层的形成与管理革命民主管理与劳资合作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四)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3.管理因素的开拓与管理关系的转换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形成了以泰罗的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的劳动人事管理和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市场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管理体系。70年代在市场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西方企业管理开始同时强调实行适应外部环境的战略管理。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又兴起了企业文化热,即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四)逐步实现企业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民主化与现代化4.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从集中管理走向分权管理管理层次趋于减少返回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结束放映(五)建立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机制和部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协调并不仅仅意味着合作,它也是国际竞争的延续,是以国际协调和协议为形式的竞争,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与平衡。返回本章二、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西方八国首脑会议成员国结束放映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一)发达资本主义的几种主要经济模式(二)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层矛盾返回本章结束放映(一)发达资本主义的几种主要经济模式美国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瑞典模式:福利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模式: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结束放映(一)发达资本主义的几种主要经济模式1.美国模式: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代资本主义已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但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强调个人主义与市场竞争。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结束放映(一)发达资本主义的几种主要经济模式2.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强调个人自由与社会义务相结合,在鼓励竞争的同时,注重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向工人提供较普遍的社会保障在企业管理方面,建立起共同决策制度等。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结束放映(一)发达资本主义的几种主要经济模式3.瑞典模式:福利市场经济模式特点是推行经济民主、自由和社会平等让工会代表参加董事会,允许职工将资金集中用于投资,实行工资一致原则和集体谈判制度,特别是实行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制度。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结束放映(一)发达资本主义的几种主要经济模式4.日本模式: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企业内部形成了独特的命运共同体,对企业员工实行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工会制政府采用行政手段保护扶植企业。返回三、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结束放映(二)发
本文标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件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41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