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2018-典型例题
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6.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7.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8.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地位、作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必背知识命题点矛盾的基本属性(2016·天津文综,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此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离开来。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这表明()①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赖的②供给与需求是相互排斥的③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贯通的④供给与需求是相互独立的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B[训练][2016·浙江文综,40(2)]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结合材料,运用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答本题,首先要答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的内容;然后从中国面临的矛盾的角度分析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最后从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的国际形象会得到提升,讲不好中国故事中国的国际形象会受损的角度分析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答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既有探求、理解中国的兴趣,也有“唱衰”“抹黑”中国的论调。面对这一矛盾现象,如果不讲或讲不好中国故事,对负面论调“无语”或“失语”,就会被动挨骂,中国的国家形象将会受损;反之,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让正确的声音盖过种种负面舆论和奇谈怪论,促使矛盾向有利于我的方向转化,国家形象将得到提升。命题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2014·高考广东卷)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解析:材料中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这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体现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A符合题意,故选A。B与题意不符,排除。C错,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D错,正确的价值观也无法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A考点一唯物辩证法及矛盾概念3.(2014·高考重庆卷)目前,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回答问题。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考点一唯物辩证法及矛盾概念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表述,第一种表述应用: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矛盾双方是如何对立、如何统一、坚持二者的统一。类似的有: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然后结合材料分析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第二种表述应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三种应用表述: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答案:①矛盾双方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中俄双方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具有同一性;中俄双方作为主权独立的大国,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具有斗争性。②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合作以彼此的差异和对立为前提,没有差异和对立就没有合作;中俄两国在合作之中要维护各自的利益。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俄双方应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共同推动了中俄关系发展(2013•江苏单科)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个基本属性。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是对立统一关系。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③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④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解析】本题已经限定答题角度,从矛盾的基本属性,即斗争性与同一性关系角度分析,分析时要理论联系实际。(2012·高考海南卷)有人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优点,而不是克服缺点。”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辨析。【解析】审题可知,优点和缺点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既对立又同一。从对立性角度看,优点与缺点各不相同,个人成功需要发挥优点。从同一性角度看,优点与缺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克服缺点,就不能真正发挥优点并取得成功。【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优点与缺点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发挥优点有利于扬长避短,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具有合理性。③不克服缺点,就不能真正发挥优点并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观点具有片面性。3.当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不管是什么题目,通常都要答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点归纳4.当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通常要答“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把××与××结合起来”。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答主观题的感悟2.不管是什么题目,把矛盾的双方是如何对立、如何统一详尽地分析出来,这是必须的。1.首要一条,通常情况下要先答: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2016·课标Ⅲ,20)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近平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强调了矛盾的特殊性,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利益,①②符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③说法错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一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意愿不能作为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排除④。A命题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回答下题。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题干中的关键词“一企一策”直接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③入选C[训练2][2016·课标Ⅱ,39(1)]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首先阐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然后结合材料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即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找到具体的脱贫路子;二是由特殊到普遍,即探索精准扶贫的经验,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扶贫的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命题点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014·福建文综·36)漫画《闻过则改》告诉我们应()A.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B.抓住时机,促使问题的解决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D.统筹兼顾,抓住事物的关键A、B、C均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漫画中的人用拆下补上的方式改正错误,没有做到统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D符合命题意D2.(2013·高考江苏卷)下面漫画《如此修理》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A.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B.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D.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析:考点定位:主次矛盾。不让水管漏水,这是问题的重点,漫画《如此修理》中修理工的做法没有解决主要矛
本文标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2018-典型例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68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