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学生礼仪礼仪指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敬意而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循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交指的是人与人之间一般性的社会交往。礼仪的基本特点:规范性、对象性、差异性、继承性道德就是对人们的伦理关系的规范。人们讲的伦理关系,这种协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部分称之为私德,对自己的要求;和别人交往就是我们讲的社会公德,就是社会交往中要讲的道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影响力越来越高,在各行各业中出类拔萃的精英人士,都需要有全面的现代形象礼仪知识。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如何正确掌握场合礼仪规范,树立良好的政府、企业及个人形象,保持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在日常交往中事事合乎规范,处处表现得体,是一个人品质、品位的标志,是每位现代人士事业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现代礼仪是成功形象的诠释,也是为人处事、安邦安国的规范和制度,但凡文明的民族,都很注重形象和形象礼仪。一涉外礼仪涉外礼仪就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即人们在对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指的是参加国际交往时必须认真了解并遵守的常规通行的做法。概括而言,就是国际通则。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相互尊重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重信守诺;举止得体、不卑不亢。不必过谦的几种情况:招待客人时;求职应聘时;自我评价时;自我评价时。国际交往礼仪的三A法则:第一个A接受对方(所谓接受对方就是你跟别人打交道时,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不是什么国格、人格、党纪、国法大是大非的问题,一般性沟通,要有这样一个理念:客人永远是正确的,客人没有错,不要寻衅滋事,找别人毛病。)第二个A,重视对方(要欣赏的重视不是找人家毛病。有人也重视他找人家毛病。我们这里说的重视是欣赏,比如接过名片一定要看,为什么?欣赏。为什么客人来了要“坐、请坐、请上坐”?欣赏。为什么要使用尊称?欣赏。)第三个A是什么,赞美对方(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乔治·梅奥先生说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就等于肯定自我,那说明你宽容,说明你谦虚,说明你好学”。)中外礼俗六不同:对待赞美的态度;待客和做客;谦虚和自我肯定;劝告和建议;个人隐私权;礼品馈赠世界主要国家礼俗风情韩国:1、交际习俗;男子见面时习惯微微鞠躬后握手,并彼此问候。韩国妇女一般情况下不与男子握手。2、主要禁忌;韩国人大都珍爱白色,对熊和虎十分崇拜。韩国人对数目“4”十分反感,受西方习俗的影响,不少韩国人也不喜欢“13”。3、饮食特点;韩国人的饮食,在一般情况下以辣和酸为主要特点。韩国人以大米为主食,主要是米饭和冷面。日本:1、交际习俗;日本是以注重礼节而文明的国家。日本人见面时,要互相问候致意,鞠躬礼是日本最普遍的施礼致意方式。日本人与他人初次见面时,通常会互换名片,否则即被理解为是不愿与对方交往。2、主要禁忌;日本人的忌讳礼俗很多。日本人忌紫色和绿色,认为是悲伤和不祥之色。日本人忌讳“4”,和“9”,因为他们分别与“死”和“苦”发音相似。日本人有三人不合影的习俗。日本人喜欢仙鹤和乌龟,认为它们是长寿的象征。美国:1、交际习俗;美国人为人诚挚,乐观大方,天性浪漫,性格开朗,善于攀谈,喜欢社交。与人交往时讲究礼仪,但没有过多的客套。社交场合一般行握手礼,熟人则施亲吻礼。2、主要禁忌;美国人忌“13”和“星期五”。他们不喜欢黑色,偏爱白色和黄色,喜欢蓝色和红色。崇尚白头鹰,将其敬为国鸟。美国人认为个人空间不可侵犯,所以与美国人相处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碰了别人要及时道歉,坐在他人身边应征得对方认可,谈话时不要距离对方过近。3、饮食特点;美国人喜欢咸中带甜的菜肴,口味清淡。他们重视营养,爱吃海味和蔬菜。美国人早、午餐比较简单,晚餐较丰富。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人认为,娱乐会令人堕落,所以不要与其谈论休闲、娱乐,或去夜总会玩乐。按照伊斯兰教教规,沙特阿拉伯严禁崇拜真主以外的任何偶像,所以那里的人不喜欢看电影,并且对雕塑、洋娃娃等礼品十分忌讳的。沙特阿拉伯人忌用左手递送东西,厌恶别人用眼睛盯着自己。沙特阿拉伯人是不下国际象棋的,因为他们认为那种玩法是对国王有失恭敬。沙特阿拉伯人崇拜蓝色和绿色,因为认为它们分别代表生命和希望,是吉祥之色。英国:在社交场合,英国人极其强调所谓的绅士风度,坚持“女士第一”的原则,对女士尊重和照顾。在交际活动中,握手礼是英国人使用最多的见面礼节。英国人忌4人交叉握手,忌“13”和“星期五”,忌用一次火点3支烟。英国人历来以谈吐幽默、高雅脱俗为荣。通常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午茶点和晚餐,晚餐为正餐。不喜欢上餐馆,喜欢亲自烹调。平时以英法菜为主。花卉的忌讳:英国人认为白色的百合花象征死亡,而菊花只用于万圣节或葬礼。在法国,黄色的花被认为是不忠诚的象征,菊花代表哀伤,只在葬礼上送。康乃馨也被法国人视为不祥的花朵。日本视荷花为不祥之物,意味着祭奠。菊花在拉丁美洲被视为“妖花”。在墨西哥黄色的花代表死亡,红色的花代表符咒。墨西哥人也不喜欢紫色的花。在国际交往中忌用菊花、杜鹃花、山竹或一些黄色的花送给客人。动物图案的忌讳:美国人最忌讳的动物是蝙蝠,将其视为凶神恶煞。英国忌用大象图案,大象是愚笨的象征。山羊图案在英国不受欢迎,人们将其与不正经的男人联系在一起。法国不喜欢孔雀,把它看作淫鸟,祸鸟。仙鹤在我国和日本象征着吉祥长寿,而法国人则把它当作蠢汉和淫夫的代称。日本人对饰有狐狸的图案的物品很有反感。认为它们是贪婪,狡诈的象征。在伊斯兰教盛行的国家和地区,忌用猪作图案,也不使用猪皮制品。对于我国的熊猫,因其外形像猪,也在禁忌之列。以狗作商标的物品在一些非洲国家不受人们欢迎。二形象管理与形象礼仪形象管理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其在拥有了先进的色彩与形象理念和成熟的色彩应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化、科学化的新兴行业,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国际间各先进国家都正致力于相关的研究发展,同时透过教育与训练,努力落实个人形象管理于职场和生活之中。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不注重形象就没有发展,甚至没有明天。孔子说“人无礼,无以立”,礼仪是现代人的处世根本;礼仪是成功者的潜在资本。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意识到礼仪在生活、工作和职场上的重要作用。各行各业的人员都迫切需要掌握规范的礼仪,来充实自己,完善形象,以改进人际关系,实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1)形象礼仪的构成与文化内涵形象是指表象和印象,有个人和企业之分。个人形象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外在的整体形象和由内向外表现出来言谈举止及礼貌礼仪等所传递给别人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这个信息在与人交往中表达着他个人所具有的品质与素养。因此形象的构成主要是由内涵和外延两大要素构成的。内涵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学识,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内涵的基础。古人云:欲修身必先利其德。在今天我们所说的“德”主要是指“三德”,即在家里要有家庭美德;在工作岗位要有职业道德;在公共场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有公共道德。学识,也即专业知识,是我们生存和立足的“实力。内涵有了优良的品德、丰厚的学识,外延形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外延也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力,即才干和技能。虽其范围很广,但人际交往、待人接物的能力是不可缺的。另一个方面,则是形象的外在视觉效果,就是人们常说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可视的外在行为。而我们所说的能力,外延的接人待物能力以及我们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恰恰就是礼仪的内容和修养的外在体现。因为礼仪是一个人形象内涵的外在延展,也正是通过礼仪塑造和展现着我们自身的美好形象。而形象管理是提升形象力与影响力的策略管理和科学方法。根据个人或企业特点与目标,对视觉、沟通(语言、非语言)、行为方面进行专业咨询和规划管理,以帮助组织和个人发挥形象潜力。通过专业形象管理,可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标,使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得到全面提升。加强影响力,最大程度地灵活运用形象资本,在有限时间内传递正确讯息(表达内容、能力实力与特点特色等),让外界理解自己理念,并产生积极动机和行动力。个人的形象礼仪是内在精神与外部风貌的展示,也代表着整个群体的形象。作为现代礼仪的主要传承者和代表社会发展希望的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形象,不仅仅代表其本身的素质,还代表了其所在院校的整体形象和大学生的群体形象。加强礼仪修养,通过个人形象管理,进一步增强其社会竞争力,是当前高校礼仪教育的一大任务。三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分析与对策作为一个大学生,要“知礼、学礼、懂礼、行礼”这是现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为人要“真诚、热情、温和、宽容、大方、幽默,礼貌”,然而不合群,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缺乏社交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社会公德淡薄,诚信力不足等现象不乏存在。还有的大学生在崇尚个性的潮流挟拥下,刻意追求奇异,无论个人形象还是性格举止,都与他人格格不入,与社会的公认形象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大学生在校数年,从未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等到临近就业才匆匆忙忙从表象上对自身的谈吐、着装、应变能力及礼仪规范等进行速成式改造,因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其实,大学生对高层次的道德精神并不陌生。恰恰相反,秉承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一直是大学教育所致力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这与高校礼仪教育意识的淡薄是分不开的。应当看到,一些高校对礼仪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切实有力的措施。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开展礼仪教育,指导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既能“知书”,又能“达礼”。强化礼仪素养,对大学生良好形象、优雅气质和风度的相关指导,势在必行,应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当代大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关注。
本文标题:大学生礼仪(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8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