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读书笔记
《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读书笔记米尔顿·弗里德曼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及主张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而闻名,曾在1976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并反对政府的干预。他的理论成了自由意志主义的主要经济根据之一,并且对1980年代开始美国的里根以及许多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都有极大影响。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弗里德曼认同凯恩斯的观点认为实证经济学它要解决的是“什么是”,而不是“什么应该是”一类的问题。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别的伦理观念或规范判断的,它的任务是提供一套一般化体系,这个一般化体系可以被用来对环境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作以正确的预测。规范经济学是研究“什么应该是”的问题的研究方法。然而规范经济学及经济学的技术不可能独立于实证经济学。任何政策结论都不可避免地要基于对采取某一种而不是另外一种行动将产生的影响所作的预测,而预测则必须明确或不明确地基于实证经济学。因此,弗里德曼认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某种程度上的混淆是不可避免的。第二部分,作者旨在阐述实证经济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形成假说或理论,使之能够进行预测或者指导实践。在阐述过程中,弗里德曼论述了实证分析的前提,实证分析的检验以及如何科学,客观的解释分析结果。第三部分的内容从逻辑上应该从属于第二部分中对实证分析的检验。然而作者却将此板块独立成一个部分,并大篇幅的阐述以及引入大量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实证分析中对假设条件该如何看待的问题,可见此部分在实证分析中的重要性。第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如同该部分的小标题一样,旨在论述假设的重要性,该重要性体现在2个层面,1是假设”在表达一种理论中的作用,2是“假设”作为理论的间接检验标准所起的作用。前者意在表明,合理的假设能在理论的表达过程中,使理论简单明了而又科学严谨;后者主要表明在现实中对理论的检验往往直接或者间接的通过该理论的假设来达到目的。第五部分通过对两大例子的大篇幅阐述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如何处理和看待经济研究(或者经济模型)中的假设与现实之间的误差导致的理论结果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问题。最终强调经济假设的目的还是将影响经济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抽象出来。结论部分作者指出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是一种暂时被接受的、关于经济现象的概括体系。这一概括体系可以被用来对情况变动的影响作出预测。人类在扩展这一概括体系,增强我们对其合理性的信赖,及改进其预测的精确程度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受到所有知识探索的人类能力方面的有限性和社会科学中所存在的种种桎梏的阻碍。实证经济学的进步不仅要求对现有假说进行验证并加以完善,而且还要求不断地创立新的假说。通读此文,作者站在很高的位置以独特的视角,客观而又全面的在看实证经济这个问题。弗里德曼一开始就表明了他的观点:实证研究旨在建立理论模型,预测经济。从实证分析的最根本前提—对事物合理的逻辑分类开始弗里德曼就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描述;然后作者在合理的逻辑分类的基础上论述经济因素的变动是对某一分类在起作用,而非对与之相对的另一分类起作用,由此才建立起了合理的能够具有说服力的理论假说,然而现实中的经济变量很难明确的区分成完全可以分割的两个部分,也就是说某一因素的变化可以说是通过作用到A引起的,也可以说是通过对B产生作用引起的,而到底是A还是B作用引起的,对分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现实世界,在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时不要片面的看待,主观臆断,妄下结论。道理深刻,举例贴切。文中所阐述的许多内容是我们未曾想过要去思考的问题。当作者在论述是否可以通过假说的假设来验证假说的真假这个问题时,将我们的思维从社会科学牵引到了自然科学上。显然是因为自然科学的假说已被证明而且完全接受。作者举例用铅球和羽毛分别来验证重力加速度的假说及推论。很明显,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经济学,假设与现实状况必然相悖,然而,它们建立假设的目的都是抽象出主要影响因素来判定被影响因素。当现实与理想存在差距时,应该视被考察因素的具体状况来分析结果,既不能一味的盲目套用理论,也不能盲目的否定理论。阐述客观,批判合理。弗里德曼在本文中主要对三个人进行了批评。首先是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穆勒认为:“很幸运,在价值法则中不存在任何有待于现在(1848年)或将来的作者来加以澄清的东西;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是完美的。”这显然是错误的,价值理论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补充和修正(如价格越高,需求越低)。弗里德曼认为约翰穆勒的说法是十分荒谬的也毋庸置疑。弗里德曼认为马歇尔将经济中的主体公司、集团划分为部门是不合理的。而且假设只存在完全竞争和垄断两种市场对于现在是缺乏现实意义的。但是弗里德曼最后还是客观的评价“马歇尔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描述世界;他所追求的是为分析世界开辟道路,而不是使现实世界得到摄影般精确的再现”。这使得马歇尔的理论存在这指导性的意义。最后作者批评了张伯伦和鲁宾逊认为张、鲁的理论不存在真正的价值。他们的理论贡献主要局限于完善了人们对单个企业经济学所作的阐述,从而完善了人们对马歇尔模型含义的推导;完善了马歇尔的垄断分析,并丰富了可用来描绘部门情况的词汇构成。言下之意,就是没有做出应有的实质性的更大层次的演进。本文不足之处在于语言晦涩,表述绕口。可能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作者在阐述很多观点的时候通常会绕几个弯子,加上阐述的内容抽象,导致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让读者不能轻易领会,再加上有些地方作者阐述机理的时候没有更加明确的解释,就更让人难以捉摸。例如:假定我们能够证明该假说与某一假设体系是等价的,并且这一假设体系中还包括了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这一假设,那么,这一假说就可以通过与它具有同样假设的那些假说在其它种类现象上的成功,而间接地获得其合理性,正是我们在通向一个更为一般化假说的道路上迈出的一步。这句话实际上主要表达具有相同假设的假说在没被推翻前是可以互相佐证的。另外,文中没有清楚解释的地方:在一个主要是投机性的市场中,对于价格的每日波动来说,这一概括就是不合理的。例如,一则关于增加超额利润税的谣传,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是应当看作是主要对今天的公司股票供给发生影响的因素呢,还是应当看作是主要对今天的公司股票需求发生影响的因素呢?在类似的情况下,几乎对于每一因素来说,将其划归“供给”标题之下的理由大约与将其划归“需求”标题之下的理由一样多。我想理由应该是这样的:一部分人认为征收超额利润税是对股票供给发生影响的因素,他们认为,超额利润税的增加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因此会积极筹资,增加股票供给,导致股票价格下降。另一部分人认为征收超额利润税会使得股东收益减少,因此对股票的需求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每股价格下降。
本文标题: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798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