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如何上好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
1浅谈如何上好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红庙中心学校黄生平)初中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此时,艺术教育逐渐显示出他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当中的美术教育更加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同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接受美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中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着眼于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通过美术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敏感性。通过初中美术课堂的多次欣赏,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博大胸怀。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创造生活的兴趣,将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姿,五彩缤纷。正所谓“没有劳动的生活是罪恶,没有艺术的生活是野蛮。”初中美术教材为了突出它的审美价值,在六册美术课本中,除了工艺课和绘画课外,教材的审美内容约占总课时的20%,并设有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两部分内容,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课时内通过对学生不断的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达成教育目标的方法应注意一下几点:2一、前提,备课充分教师要提高对欣赏课的认识,首先要对作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参观法、讨论法等。这些方法的合理运用都会取得一些成效,教师应积极创设一个轻快、和谐、民主的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审美能力,在农村初中更应该加强这方面活动。其次,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知识的难点、模糊点,欣赏方法与模糊点关系。只有当教师做到知己知彼,才会在教学中做出有效的引导。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佳。二、课堂教学因生制宜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能激发儿童兴趣富有学生情趣的、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方法归类:1、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例如,七年级美术第十课《学习服装搭配》时。学习这一课时肯定要欣赏一下课本上的图片,但是教材是2005年编排的,学生们都不太喜欢课本上的图片上的服装搭配,认为搭配的很“土”。这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把课进行下去你就要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了。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身上的服装搭配怎样,这时学生就很会有兴趣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在不同的场合该怎样注意自己的服装搭配,通过多媒体让学3生自己选图再对应出是在什么场合上穿的。最后谈谈我们作为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注意自己的穿着?学生展开讨论。2、补充课堂教学内容:○1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来,介绍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很多的学生是很有美术兴趣和天赋的,他们的美术作品往往是很有想象力、表现力、色彩搭配的也十分的好。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的兴趣将会很高,因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很渴望表现和被肯定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美术课进行起来也就会很顺利,教师上起来也会很轻松。○2补充内容当然也可以是教师自己的美术作品。如在上七年级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美术除了和学生一起认真的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还自己带了很多的作品(原作)和画册,让学生见的广一些。学生看到老师的原画时都很高兴,都想走进好好看看是怎么画的、画在什么上的、用什么画出来的等,很是好奇。因农村的学生在小学从没有见过美术作品原作或很少见,现在一下只见到这么多当然很想看个究竟,同时对美术作品(绘画)形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容易多了,效果也将会很好。三、欣赏作品时注意“作品所处的文化情境”和“知识的串联”然而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造作品时,不可避免的受到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在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注重美术学习与文化情境的关系,4尊重本民族文化特色,接纳世界多元文化。”因此我们在和学生一起上美术欣赏方面的课程时,除了关注美术作品本身的形式语言,还要关注美术作品当中所蕴涵的一定的文化情境。这样在美术欣赏课当中学生才能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还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来进一步巩固学习各学科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的能力。从而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逐步的形成自己的观点。例如,八年级下册美术《美术作品的拍卖和收藏》这一课中有一幅刘春华的《毛主席去安源》当时的拍卖价是550万人民币,在欣赏这一幅画和理解为什么这幅画在文革期间是有争议的(有人说像月份牌)还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这时只有把它放在当时特定的文化情景中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更好的欣赏它。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像罗中立的《父亲》,这幅作品也是处在历史的转折期创作的,欣赏时就必须与当时的历史文化情境相结合,这样学生才会理解。美术欣赏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里面渗透了各门学科的知识。在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就提出“拓宽美术课程的内容,加强美术课程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以及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综合性教学就是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索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它大致可包括三个方面:1、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文学、哲学、地理、宗教、甚至外语和古汉语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例如举世闻名的艺术巨匠达.芬奇就是一个集画家、雕塑家、音乐家、数学家、建筑师、5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工程师于一身的伟大人物,为了艺术创作,他刻苦钻研了各门自然科学,还将解剖学、透视学等融合到美术创作中,并整理成美学理论,为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同样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各门学科,不仅可以是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同时也与美术有着互补互通的关系。2、美术学科自身各领域(或门类)之间的综合。如绘画与设计结合,设计与鉴赏结合,或主题性的美术表现,可以有综合材料,综合资源整合运用。3、课堂教学与课外美术活动综合策划。可以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活动相结合,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情境。如欣赏建筑艺术时,可直接让学生到校园中走走,要求他们自己分析、评论校园建筑的布局和特色,这样学生对他们比较熟悉的审美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然而,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世界地理、历史方面的知识,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就可以尝试对中西方艺术作品对比、分析。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比较、探究,学生可以很明显、很深刻的感受到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差异,不仅使学生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能够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比如可以把同一画家不同时期的相关题材的作品,不同画派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同民族、国家同一题材的作品,同一绘画内容、不同处理样式的作品置于同一欣赏环境中。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时空下艺术6作品各具魅力的特点。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美术第十七课《黄山天下奇》时就是将不同画家对黄山这一题材的绘画作品进行比较赏析的;再如八年级下册美术《中国画的形式美》这一课时就可以将潘天寿的《露气》和以表现荷花、水景为主要内容的莫奈的油画作品《荷花》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以线、墨造型的特点和中西绘画的不同形式美。再引导学生自主赏析贾又福的《太行丰碑》,并作欣赏评述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美。从而完成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由感受到理解再到实践运用的具体欣赏教学。四、带领学生体会绘画作品中“诗情画意”的意境美特别是在和学生欣赏我国古代绘画作品时,如果仅从绘画的材料、题材内容来赏析时远远不够的。为此,我觉得从古诗词的意境入手,去体会中国画的意境。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小学、中学阶段的语文课中已学过大量的古诗词,所以对古诗词的意境的理解要比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容易得多了。而且中国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古代绘画本身就是文人、士大夫掌握,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墨与彩的韵味》和《笔墨情趣》,八年级美术下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中国画的形式美》时就要注意这些了。可以让学生在听着音乐、看着画、赏析这古诗词中神游一番,体现绘画中的“诗情画意”和作者的创作情感。五、欣赏美术作品可适当与故事相结合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品,有兴趣。可以在欣赏时讲解有关美术作品的背后故事,作者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7学习八年级美术上册《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课上根据课堂的具体实际情况插入了一些小故事。如欣赏梵高《高更的椅子》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是这个名字和提高学生的习兴趣。我在这里讲了梵高的传奇人生经历、他和高更的故事,学生很有兴致的听着故事,同时也对梵高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欣赏梵高的美术作品也就容易多了。六、互动讨论,分享收获的喜悦在课堂上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自省,全方位的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观念,由知识的占有人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人,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学生可利用的资源之一,教师的任务由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信息的优化选择为主,要发挥主导作用。因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课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有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其一是引导学生的情8感,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痛苦的表情等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其二是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要注意问题不要太多,要少而精,重点要突出。其三要以肯定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一点很重要。教师的几句鼓励的话语能让学生倍受鼓舞、信心十足、喜欢美术课、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等。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和鼓励者,要随时要注意学生的情绪,要通过渲染和营造一种气氛来感染学生。在现阶段中考、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中学美育的目的,使中学美育与教育的发展进步相适应,并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应有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具备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即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总之在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应把审美教育提到一定的高度,因为这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教材所开设的艺术乐园中,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应该负起的责任。
本文标题:如何上好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800008 .html